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稻花只香一季,袁公流芳百世(李佳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稻花只香一季,袁公流芳百世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稻花只香一季,袁公流芳百世》中國當代作家李佳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稻花只香一季,袁公流芳百世

一一緬懷袁隆平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題記

走進21世紀的中國,稻花米香溢滿大地,這裡的每一株水稻格外飽滿、每一穗都傾注着濃濃深情。每當風雨來襲,「沙沙沙」的聲音便會響徹田野——就是它,養育了我們14億中華兒女,挺直了中國的脊樑。

這是雜交水稻,不僅適應能力強,而且產量高、是普通水稻的5、6倍。它使我們中國人擺脫「人多地不足」的難題,讓我們擺脫了飢餓、解決了溫飽。

然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930年,袁隆平出生於北京一個普通家庭。時值日寇的鐵蹄肆意踐踏中華大地,因此他隨父母時常顛沛流離、四處遷徙。正是在那時,他在火光沖天、屍橫遍野的悲慘景象中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弱肉強食。民以食為天,一個國家的強盛與百姓的溫飽有着極大的關係,所以在他成年後,他毅然決然地投入到我國的農業生產中去,成了一名農學專家。

1962年,由於連年天災,中國的糧食產量大打折扣,幾千萬人忍受飢餓的折磨。每當看到這些飽受飢餓折磨的百姓,袁隆平的心無不隱隱作痛。就是在那時,他下定決心要提高糧食產量,讓所有人遠離飢餓。

糧食非畜性,哪會那麼容易提高?經過他的研究,他發現提高水稻產量可以通過普通水稻和高產量水稻稻株相結合來培育出新的高產量水稻。於是,袁隆平開始了他的漫長探索。他時常在田間、山上去搜尋高產量稻株,一搜就是一整天。餓了啃幾個饅頭,渴了喝幾口水,累了就地休息,更別提蚊蟲的叮咬啦!這樣日復一日地堅持,豈是我們常人所能忍受的?終於,他成功找到了高產量稻株並與普通水稻結合,培育出了新的高產量水稻——雜交水稻。

它的誕生,解決了我國乃至世界的難題;他的堅持,使人類首次擺脫了飢餓;他的成功,使我們中國人端穩了自己的飯碗;他的努力,使「禾下乘涼」成為現實。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國士無雙驚天地,天公有心惜棟樑。也許是天意,辛丑年5月12日13時7分,「90後神農」袁爺爺離開了這個令他飽含深情的世界;他化做一顆星,戴着共和國勳章、點亮了蒼遠的星空。

天地之大,無不為之悲痛。雜交水稻覆蓋全球之願還沒實現,人已離去;超級水稻禾下夢還未實現,人卻遠行;他還沒好好地看到所有人擺脫飢餓,人……

風吹過稻田,我們怎能不想念您?把功勳寫在大地上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讓我們永遠牢記「袁隆平」這個響亮點名字吧;讓我們珍惜餐桌上的每一粒米,時時緬懷他為我們做出的豐功偉績吧;願這盛世,如袁公所願![1]

作者簡介

李佳穎,山東省東明縣第一初級中學八年級一班學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