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竹瀝來源同竹茹。系新鮮的淡竹和青杆竹等竹竿經火烤灼而流出的淡黃色澄清液汁。又稱為竹汁、淡竹瀝、竹油。[1]

形態

1.淡竹

植株木質化,呈喬木狀。竿高6-18m,直徑5-7cm,成長後仍為綠色,或老時為灰綠色,竿環及籜環均甚隆起。籜鞘背面無毛或上部具微毛,黃綠至淡黃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點和條紋;籜耳及其繸毛均極易脫落;籜葉長披針形,有皺摺,基部收縮;小技具葉1-5片,葉鞘鞘口無毛;葉片深綠色,無毛,窄披針形,寬1-2cm,次脈6-8對,質薄。穗狀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狀的圓錐花序;小穗含2-3花,頂端花退化,穎工或2片,披針形,具微毛;外稃銳尖,表面有微毛;內稃先端有2齒,生微毛,長12-15mm;鱗被數目有變化,3至1枚或缺如,披釷形,長約3mm;花葯長7-10mm,開花時,以具有甚長之花絲而垂懸於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頂生一長形之花柱,兩者共長約7mm,柱頭3枚,各長約smm,呈帚刷狀。筍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2.青竿竹

植株木質化,呈喬木狀。植株叢生,無刺。竿直立或近直立,高達15m,徑約6cm。頂端不彎垂,竿的節上分枝較多;節間圓柱形,竿的節間和籜光滑無毛。

3.大頭典竹

植株木質化,是喬木狀。竿高達15m。多少有些作之字形折曲,幼竿被毛和中部以下的竿節上通常具毛環,節間通常較短;籜鞘背部疏被黑褐色、貼生前向刺毛;釋片基部較狹;釋舌較長,長約5mm;小穗通常呈麥稈黃色;內稃背部被柔毛,脊上具較長而密的緣毛。葉鞘通常被毛;葉舌較長以及外稃背面被疏柔毛。花期3-5月,筍期6-7月。[2]

產地

1.淡竹通常栽植於庭園--分布於山東河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2.青竿竹多生於平地、丘陵--分布於廣東廣西

3.大頭典竹生于山坡、平地工路旁--廣東、及廣西及海南

加工方法

取新鮮的淡竹,截成20~30厘米的段,縱劈成塊。裝入鐵桶內塞緊,桶外糊泥,桶口用鐵絲紗封住,斜懸於鐵架上,下面放一容器。然後在桶的周圍微火燒烤。其油即滴瀝於容器中,稱竹瀝油。

竹瀝膏:取竹瀝油,加入十倍的飴糖,加熱攪拌均勻即成。

性味

甘苦,寒。

①《別錄》:"大寒。

②《綱目》:"甘,大寒,無毒。

③《藥品化義》:"味甘淡,性涼。

④《本草從新》:"甘苦,寒,滑。

歸經

經,

①《藥品化義》:"入二經。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三經。

功能

清熱化痰、止咳定喘。

主治

中風不語、痰迷癲狂、瘟熱咳嗽、消渴煩悶。

參考文獻

  1. 止咳平喘化痰藥,中藥大全,2014-01-06
  2. 竹瀝,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