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韶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繁華》是中國當代作家韶融的散文。
作品欣賞
繁華
繁華已逝,喧鬧不再。帶着失落和惆悵的心緒離開林後村,沿潯河南岸向東走,九峰山遠遠地映入眼帘。李老師說,九峰山上當年有文昌閣,建於明永樂十二年,青瓦紅牆,柏參天,座東朝西,俯瞰大店。高大的魁星像塑於二樓中,一腿站立,一腿高蜷,左手持墨斗,右手高舉朱筆,他原來面朝西,後來朝了北,莊謠看了說,大店出不了狀元,就因這魁星臉轉向了北,是指北邊的莒縣小窯村出過父子兄弟叔侄翰林。
站在九峰山頂,大店古鎮一覽無餘,舉目眺望鎮區那一片復古的莊氏莊園,與周圍的普通房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種雄渾蒼茫的意象在心頭冉冉升起。自明初,莊氏從異鄉人成長為莒南的仕宦望族;至清,家族蒸蒸日上,以耕讀傳家,攢下巨額財富,終成罕有的商業世家;再至抗戰中的紅色選擇。
是什麼,讓他們在六百年間的劇烈社會變革中經久不哀,並且歷久彌堅,最後成為紅色堅守的典範?「忠厚傳家,讀書興業」開明着莊氏莊園,七十二堂號走出了眾多的開明紳士,他們順應時代潮流,在山東省人民政府和八路軍115師司令部進駐四餘堂和居業堂後,又捐出了三元、四喜、五柳、慎余、安仁、三餘、燕喜七個堂號作為省政府的辦公場所,為抗戰和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卓越貢獻,成為名副其實的山東「小延安」。
古建築群最後保留下來的兩口屋前的綠樹和牆壁上的青苔,以及至今還繁榮着的商業街告訴我,仿古建築群正和「四餘堂」、「居業堂」相得益彰,現代與古稀之間匹配得能夠遮掩住歷史的縫隙;商業街店鋪琳琅滿目的商品以及川流不息的車輛和行人,顯示着古鎮的繁榮,兩側樓房的白牆青磚灰瓦挑檐流水溝壑,示意時間正在悄悄流逝。
臨走的時候,我站在居業堂大門口的一棵紫薇花樹下,感受着那如雨的花香。一個靈感驀地閃進腦際: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詩、一畫,不都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孕育着人類的智慧嗎?離去好久,古鎮與紅都,還有鎮外不遠處莒阿公路邊上立着的那個牌樓,都在舉手投足間,浮現在我的眼前。
作者簡介
韶融,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