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約翰內斯·格羅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約翰內斯·格羅曼(德語:Johannes Graumann,筆名:Johannes Poliander,1487年7月5日-1541年4月29日),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德國人文主義者和歐洲宗教改革的先驅,基督教新教改革者。

在耶穌時代,沒有天主教這回事,耶穌升天后,聖靈降臨,教會出現了,以後一直都稱為教會[1]。一直到主後三世紀末,教會組織受羅馬政治法律的影響,形成了羅馬大公教,後稱羅馬教,1054年才稱天主教。因此天主教又稱「羅馬天主教」[2]

簡介

1487年生於中法蘭克尼亞行政區市鎮艾施河畔諾伊斯塔特,於1519年曾出任約翰·埃克在萊比錫辯論中的秘書,在此他認識了馬丁·路德,隨後加入了宗教改革運動。

新教徒

基督新教,又稱更正教,簡稱新教,是基督教西方教會中除了天主教會以外的宗派的統稱,而這些宗派大多從天主教會中分離。新教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為基督教三大分支,其辭源為拉丁文「protestatio」,意為「抗議」,源於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宣布馬丁·路德為異端之後所引起的強烈抗議;漢語「新教」一詞則主要對應和及區別於宗教改革之前的「舊教」,即天主教。

新教源於16世紀神學家馬丁·路德、加爾文、慈運理等人所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一些既不屬於天主教,亦與歐洲宗教改革沒有歷史淵源的西方教會,例如獨立教會,也被視為新教。新教強調「因信稱義」,認為人要得到上帝拯救,唯獨憑藉信心而不是靠善行。新教以《聖經》為信仰之唯一依據,反對天主教教皇制,更相信所有信徒都具有祭司的職分 。新教各宗派在聖餐觀等神學問題持不同看法,但普遍以「五個唯獨」為信仰核心思想

視頻

約翰內斯·格羅曼 相關視頻

真假基督教——宗教界知名人士揭批邪教系列專題片
中國的宗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