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經濟閾值是中國昆蟲學一個名詞術語。

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着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東方。而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漢字[2]

目錄

名詞解釋

經濟閾值意為防止有害生物發生量超過經濟受害水平應採取防治措施時的有害生物發生量(病情指數或害蟲密度),又稱防治指標

不少的學者在ET的研究中,提出了多種不同的定義.對於經濟閾值的爭論問題,盛承發(1989)結合棉鈴蟲ET的研究工作,對經濟閾值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和剖析,並提出經濟閾值的新定義:「害蟲的某一密度,達到此密度時應採取控制措施,否則,害蟲將引起等於這一措施期望代價的期望損失.」

昆蟲學

昆蟲學是以昆蟲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從事昆蟲研究的人稱作昆蟲學家(Entomologist)。遍及全球的昆蟲學家對昆蟲進行觀察、收集、飼養和試驗,他們所進行的研究涵蓋了整個生物學規律的範疇,包括進化、生態學、行為學、形態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和遺傳學等方面。這些研究的總體特徵就是研究的生物體是昆蟲。

生物學家選擇研究昆蟲作為科學研究材料,揭開了很多自然之謎,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以果蠅(Drosophia melanogaster)為材料發展起來的遺傳學。以昆蟲為題材料的優點:昆蟲易於飼養,生活周期短,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個體;昆蟲是開放循環的動物,器官和內分泌腺的移植比較容易,無脊椎動物的生理問題很多都是以昆蟲為實驗材料研究的;昆蟲作為研究材料不像靈長類動物容易受到社會和道德約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