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店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羅店鎮位於寶山區西北部,東靠羅溪路,西沿滬太路,北至練祁河,南至月羅路。與本市嘉定區接壤,和江蘇太倉市相鄰,是二省三地的交匯處。全鎮現轄行政村21個,居委13個。鎮域面積4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8758人,外來人口37405人,實有人口86163人。
2019年1月,羅店鎮被認定為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
歷史沿革
羅店在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因羅升在此開店形成集市而得名,練祁河橫流該鎮,也名羅溪。明代前期已成大鎮,為當時嘉定縣七鎮五市之首,貨物集散以棉花、棉布為大宗。清末民初該鎮三里長街有商鋪六七百家,有典當、花行、米行、布莊、醬園、錫箔莊等業,每日三市,市面繁榮,四鄉來客,車船不斷,為全縣最大的市鎮,有「金羅店」之稱。「三灣九街十八弄」有居民5萬以上。每年元宵節、端午節、「三月廿八」等燈會、廟會期間,八方來會,人流如織,花炮鑼鼓之聲通宵不絕,龍舟競渡更是熱鬧非凡。鎮境原屬羅店區,1951年改為縣屬鎮,轄塘東和向陽兩居民委員會、8個居民大組、50個居民小組。1987年有居民3897戶、1198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244人[2]。
藝術之鄉
長期以來,羅店是當地文化藝術的中心,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傳統的民間藝術精彩紛呈,不僅形式多樣,而且有着極其鮮明的地域特色。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1 、羅店龍船。中國的龍船起源於上古時代,盛行於全國各地,儘管寓意有別,風格迥異,但都側重於競渡。而羅店龍船卻獨樹一幟,輕競速,重觀賞,以表演為主。造型別具一格,船體小,船底平,吃水淺,出駛快,小巧玲瓏,宜於在本地狹小河道中行駛。龍頭用整段香樟木雕刻而成,鱷魚嘴,麒麟角,蝦眼,頸下長須拂水,遍體龍麟疊彩,前有牌樓,後建艄亭,更有台角展示驚險造型。船上豎繡傘十四頂,插旗仗五十三面,正如《羅溪鎮志》所述:「彩錦奇目,旗仗鮮艷,擅一邑之勝」。羅店龍船的表演別開生面,「打招」的招式五花八門,名目繁多,劃手們功夫獨到,或挺腰舉漿,或橫身臥水,令觀眾眼花繚亂,賞心悅目。此外,還有樂隊伴奏,年年端陽時節,總要連劃五至七天,吸引方圓百里之民眾,呈現萬人空巷之盛況。
2 、羅店彩燈。據寶山縣誌記載,明代有羅店人王綸,善用紙紮燈,成人物花鳥諸狀,工細獨絕。清代潘履祥等鄉紳名流,聚結燈社,常以詩文製成燈謎。每年元宵,不僅家家掛燈,並舉辦出燈活動,出燈隊伍長達二三里路。
3 、滬劇。滬劇起源於民間,最早的滬劇盛行於三個地區,一是松江,二是浦東,三是寶山,寶山的滬劇演員被稱為北頭先生。羅店在清朝就建有古戲台,唱滬劇、看滬劇的大有人在。正因為這樣,才會哺育出丁婉娥這樣的藝術人才。
榮譽記錄
羅店鎮兩個文明建設成績不俗:「美蘭湖之夜」(第二屆上海羅店龍船文化節)獲上海市大型群眾文化活動優秀組織獎;龍船彩車在「95上海柑橘節」上榮獲彩車展示一等獎;2002——2006年分別獲得上海市文明鎮、上海市雙擁模範鎮、上海市衛生鎮、上海市群眾文化先進集體、上海市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同時也被國家農業部、國家體育總局、全國農民體育協會評為億萬農民健身先進鄉鎮;「十五」期間羅店被評為寶山區「落實教育責任優秀鎮」和「教育督導先進鎮」;轄區內各居委也分別獲得了模範居委(市級)、示範居委(市級)、一級居委(市級)、文明小區(市、區級)、百佳文化小區(區級)等榮譽稱號。
2019年1月,羅店鎮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19年1月,羅店鎮被認定為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視頻
羅店鎮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重磅】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正式公布,上海寶山羅店實至名歸! ,搜狐,2019-01-30
- ↑ 上海市寶山區羅店古鎮當何去何從?古建築不少,卻並非一個旅遊區 ,上海熱線,20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