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飲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美國飲食[1]文化反映出它的歷史。來自歐洲的殖民者引進了一批食材和烹飪風格,時間進入19世紀和20世紀以後,由於眾多外國移民的湧入,使得全美國各地展現出豐富的食物與多樣性。
歷史
因是移民國家,美國飲食文化基本是受歐洲人所影響。
在歐洲人移居美國時,往往把歐洲的烹飪、食材帶到了美國。
因為早期大多數美國移民是英國或愛爾蘭裔,英式文化在美國菜中,一直佔主導地位。
在十九世紀歐洲大陸大量移民,亦帶來了不少其他飲食文化元素。美國菜在吸收了歐洲大陸的烹飪精華後,逐漸形成自己獨特風格。
美國特色食物
民間食物
午餐一般在工作地點用速食,一般有三明治、水果、咖啡、漢堡、熱狗、薯條等。
晚餐是正餐,比較豐盛,如牛排、豬排、烤肉、炸雞等,配麵包、黃油、青菜、水果、點心等,也有不少人上餐館用晚餐。
美國餐館很多,一般供應自助餐、速食、特餐(固定份飯)、全餐等各種形式的餐飲,價格一般比較低廉,也可點菜,點菜價格最高。
早餐一般在8時左右,午餐一般在12時-14時,晚餐一般在18時左右。
他們在臨睡前有吃點心的習慣,成人以水果、糖果為主,孩子則食用牛奶、小甜餅。
美國人喜歡吃牛排、豬排、烤雞等肉食品,愛喝可樂、啤酒、威士忌、白蘭地等飲料,喜歡在飲料中加冰塊,不喜歡飲茶。飯前會以西瓜汁、柳橙汁等作為開胃飲料,吃飯時習慣飲用啤酒、葡萄酒、汽水等飲料,飯後則喝咖啡,很少喝烈性酒。
參考文獻
- ↑ 你不可不知的台美飲食習慣差異,旅遊咖, 2018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