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考研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考研》中國當代作家於禾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考研

-考 研(小說)-

晨露微曦,四周寂靜一片,詠梅靜靜地躺在床上,她一夜無眠,一雙眼睛在黑暗中或睜或閉或假寐,輾轉反側。上周研究生考試國家線已經公布,經濟類分數線高達三百六十分,僅次於文學和藝術學,位列三甲。可是兒子考了三百四十九分,以十一分之差,與今年的研究生失之交臂。詠梅也明白這分數即使勉強進了複試線,過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網上撲面而來的400+,看的讓人心驚肉跳。

詠梅一家人在查出考分的時候就一直擔心,感覺這分數有點低,比去年的分數線三百四十八僅僅多一分,實在是太危險了。她一直祈禱今年的複試線原地不動,或者是增長幅度小一點,沒想到的是比去年竟然漲了十二分,漲幅之大令人咋舌。

這兩年的考研競爭很激烈,幾乎成白熱化趨勢,複試線一路高歌猛進,連續上漲。一個人的努力提高的是成績,一群人內卷提高分數線。在考研中或許還要加一句:有人考研生,有人考研死。近幾年嚴峻的就業形式,讓學子們意識到,在就業市場上,博士生研究生一出場,本科生只能閃退。某些優勢崗位非一張研究生畢業證莫屬,本科生簡直成了小透明。加之新冠疫情陰雲不散,讓大學生就業形式更是雪上加霜,很多人不得已去考研,「二戰」「三戰」者比比皆是,那些眉頭緊鎖年近半百的中年人,多半是家裡有大學畢業生或准畢業生的家長。專門的考研輔導班和自習室,如雨後春筍般遍布大街小巷,考研大軍呈現井噴式激增,今年考研人數,官方公布為四百五十多萬,比三年前近乎增長了一倍之多。這個數字,讓詠梅惶恐不安。

六點鐘詠梅悄悄的起床,她老公還在睡夢中,微鼾聲一起一伏。她頭暈腦脹的,太陽穴發木,她實在沒有胃口吃早飯,就簡單收拾一下騎着電動車上班了。馬路上街燈在晨曦中閃爍,人們行色匆匆。她是一名中學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每天早晨,天不亮就得趕往學校。

到校後,她先是檢查學生出勤情況,接着組織學生測體溫做記錄,然後是檢查室內外衛生,最後去宿舍查寢,向宿管老師了解上一個晚上的住宿生就寢情況。她忙完這些還來不及喘口氣,就到了語文早讀課時間,早讀課她需要檢查學生的背誦和聽寫,四十分鐘的時間很快就結束了。然後她還要上兩節語文課,每天上午,詠梅都會忙的像陀螺一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水的日子就這麼溜走了。

除此之外她還需要見縫插針地接待某個家長來訪,參加某個領導的小會,處理某個學生告狀或生病請假等等,如果備課改作業這種耗時耗力的事情再算上的話,她一天的工作滿滿當當,老公大林經常說她是「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乾的比牛累,掙的僅夠吃飯!」。對此話她從來不屑一顧,因為她喜歡自己的工作,她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看到孩子們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龐,她感覺自己也年輕了。

辦公室劉老師的女兒今年也考研,成績是400+,順利進入了複試環節,這些天劉老師春風滿面,走路帶風。複試線出來後,詠梅不願意和同事們提及兒子考研失利的事,索性就離開辦公室,以管理學生為由,把辦公地點轉移到教室內,親自坐鎮班級。有一臉嚴肅的老班在教室後面辦公,連最愛說小話、做小動作的調皮鬼馬小光也正襟危坐,腰板兒聽的倍兒直,一幅認真的樣子在聽課。

上午一直忙到十一點半,詠梅才拖着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家裡悄然無聲,牆上懸掛的鐘表兀自一下一下的跳動,柯基犬可能蹲在門口等她許久了,但是看她臉色不對,也不敢撒歡兒,胖胖的屁股一拽一拽的跟在她後面。兒子的房間毫無聲息,估計還沒起床。孩子今年大四,現在是第二個學期,因為疫情的原因,學校規定學生可以選擇返校學習,也可以選擇單位實習或者居家,兒子年後就一直呆在家裡,忐忑不安的等待考研的結果。詠梅打起精神衝進廚房,裡面一陣鍋碗瓢盆協奏曲之後,餐桌上出現了兩菜一湯。她敲敲兒子的門,沒人回應,她推開門,一股濁氣撲面而至,不由引來詠梅一個噴嚏。厚重的窗簾讓整個房間一片昏暗,兒子側臥在床上,閉着眼睛張大嘴巴酣睡正歡,看樣子這孩子昨晚又熬一個通宵,唉!天天晨昏顛倒。詠梅壓了壓涌到心頭的一團火苗,說「吃飯了」!兒子睜開眼,懶洋洋的瞄了她一眼沒說話。

晚上詠梅沒有晚課任務,她把家務收拾完畢,早早的上床休息了,一天下來,現在她只想擺爛。老公大林說兒子今年考研失敗,不如勸勸孩子儘快準備「二戰」,反正一家人從始至終沒計劃就業。詠梅嘆了一口氣說:「先緩緩,冷靜幾天看兒子的打算。接下來的校招不能錯過機會,不妨報一下名,如果有好的就業機會,也可以考慮先就業,即使是研究生和博士生畢業,終及目標也不過是就業。」夫妻二人對兒子的未來一片迷茫,兩人嘮嘮叨叨,商量半天最後也沒啥結果,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第二天晚上詠梅九點才上完晚課,安頓好學生後,回到家已經十點多了,她累得一句話也不願意說。當她打開門卻發現老公和兒子整整齊齊的坐在沙發上,似乎在等她,兩人臉上沒有了這幾日的陰霾,好像有什麼喜訊要宣布。看到她進門,兒子搶先發話說學校趙老師打電話詢問他考研的情況了,並且告訴他稍安毋躁,等一等看國家線是否會降。另外建議他可以考慮B類的專碩,一旦分數線回落,一定要抓住機會爭取上岸,一切還可能有轉機。所以要他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建議他這幾天可以挑選幾個調劑學校,萬一機會來了就可以及時出手,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趙老師是兒子大學金融學原理專業課老師,在兒子大學期間,多次指導他參加全國的各類大學生競賽,大大小小斬獲不少獎項,二人師生關係融洽,趙老師對兒子關愛有加。其實兒子一直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孩子,他所就讀的大學,也是國內專排前三的知名高校。當年兒子以高考六百四十七的成績,選擇了本校分數最高的會計學專業。孩子大學期間也很優秀,只不過頂級大學裡學霸如雲,這些孩子個頂個出色,他們不僅聰明而且上進。

大三時,兒子績點等綜合分數不錯,但是最後卻以微弱的差距沒有取得保研資格。備考研究生的幾個月,兒子起早貪黑,天天泡在圖書館裡,有時完不成當天的學習任務,他就不回宿舍睡覺,就蹲坐在圖書館角落裡湊合一晚,兒子的這種拼搏精神,詠梅很欣慰也很心疼,但是也沒辦法,只能隔空鼓勵,不斷地給他發紅包,叮囑孩子注意身體,好好吃飯。這次參加考研,孩子本來是信心十足,把握挺大的,無奈天不遂人願,考研之前的那幾天,兒子不慎染上新冠肺炎,連續幾天高燒不退,後來強拖病軀參加考試,不幸以十一分之差敗北。

趙老師打來的電話,猶如給他們一家注入了強心劑,重新燃起了一家人的希望。他們一家一改近日頹廢的狀態,積極投入到可能有機會參加調劑的希望之中。大林逐一研究B區的哪些大學有希望進入複試,查詢它們去年的錄取分數,分析可能性。經過幾天的搜尋篩選,一家人列出一張表格,上面是三人選中的B區的學校和它們近兩年的複試線,一旦今年的分數降下來,立刻可以着手申請調劑。詠梅心裡像明鏡似的,在研究生考試如此激烈的情況下,複試線降分的希望渺茫,但是除此之外又能怎樣?凡事盡人力知天命,順其自然吧。大林對兒子說:「你申請返校吧,有關就業或讀研,學校里的信息更多,畢業季許多事情也需要你自己親自處理。」根據學校要求,兒子帶着連續三天的核酸檢查結果,坐火車回去了。

一天兒子打電話給詠梅,說他們系裡今年考研情況很糟糕,好幾個像他這樣優秀的學生,在今年的考研中遭遇了滑鐵盧,失利原因各異,現在系裡到處哀聲一片。最後他感嘆:「唉!現在大家見面都閉口不談考研的事,傷不起!」一周後兒子垂頭喪氣地又說今年考研堪比一場戰爭,競爭太激烈了,分數線不降了!詠梅原本知道降分無望,現在聞之還是戚戚然,心裡像壓了一塊大石頭,但是她嘴上故作輕鬆的說:「沒關係,兒子!我們還可以'二戰』,有機會讀研的!」

春天是疾病的多發季節,詠梅班裡的學生,每天有五六人請假。孩子們發燒流涕兼咳嗽,上課時課堂上咳嗽聲此起彼伏,搞的詠梅心煩意亂。一天上午詠梅剛上完課,想喝口水喘口氣兒,她連續講了三個小時的課,嗓子就要冒煙了。她翻開手機一看,兒子竟然連續打了三個電話,於是急忙回過去:「啥事兒,打這麼多電話?」「今天趙老師告訴我說,我們學院有個吹風通知,學校和英國的約克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有一個'4+1』模式,即本校畢業生可以申請約克大學的碩士,但是費用自理。老師說這也是一個讀研的機會,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考慮!」詠梅聽後眼前一亮大呼:「好事,好事!我和你爸爸商量一下!你去學校官網仔細查詢一下,搞清楚英國留學的具體情況。」

接下來的幾天,她們家有關兒子出國留學的問題,成為了主要議題。為此,大林還專門給趙老師打電話,了解留學的具體情況。趙老師說約克大學報名截止時間是七月底,建議可以把它做為備胎,趁着現在英國的大學申研窗口還沒有關閉,不妨試一下其它的知名大學,說不定會有意外之喜。現在已經是三月中旬了,時間太晚了,像香港、新加坡和美國的大學,申研最後一輪也接近尾聲,幾乎是沒有希望了。既然目前英國大學申研窗口沒有關閉,一定要儘快行動,這可能是唯一的機會,一旦錯過,真的要等一年。時間緊任務重,一家人全力投入到出國留學的忙碌之中,大林連續找了多家留學機構諮詢,情況基本一致:以兒子的條件,很有可能申請到英國的頂尖大學offer,但是收費比較高高。

全家人聞之欣喜若狂,兒子說:「你們別管,這事兒我來辦,你們啥心也別操心了!」當晚他發來信息,找的是英國的一家留學中介「my offer」,根據他們的規定,學生一次可以申報五個學校,收費七千,另加五千塊錢沖一所「G5」。詠梅和大林心裡沒底,因為他們所諮詢過的中介,費用沒有低於兩萬塊錢的。「my offer」只收七千?靠譜嗎!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嘛。兒子不高興了,說少花錢辦成事兒才是王道,錢少並不能代表事情辦不好,他嫌棄父母羅嗦,就不再搭理詠梅了。兒子從小就這樣,自己認準的事兒,從不拖泥帶水,他們兩口子索性就放手了,一切交給兒子去辦。

青草漫漫紙鳶滿天的三月份,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在這一個美好的季節里,詠梅卻無暇聽風觀景,她心裡塞滿棉花,每天都處在焦慮和糾結中。一天她所在的初三畢業班,要進行中考百日衝刺誓師大會,詠梅組織她班的學生集合到操場,看着稚氣未脫的臉龐,堅定的眼神,聽着他們從心中發出鏗鏘有力的吶喊,她不禁心潮澎湃,默默祝福兒子今年能夠和這些孩子一起,鵬舉九天攬明月,苦戰百日圓夢想。

最近她從兒子的考研失利中還沒有完全走出來,就一頭又栽進另外一個新領域裡,她感覺自己像一隻無頭的蒼蠅一樣亂撞。她生活在一個四線小城,對於孩子出國留學這件事,他們比較陌生,她的同事同學家的孩子目前沒有出國留學的例子,她不知道這條路怎麼走,他們的這個選擇是否正確。

兒子那邊也一團亂麻,他要趕時間給中介提交各種資料,還要和文案老師商量如何寫申請文書,忙的頭上冒煙。詠梅不放心,幾次打電話想了解一下事情的進程,都被兒子草草地掛掉電話,搞的她和大林焦急如焚又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能幫上忙。G5之一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最後的申研日期是三月三十一號,在三十號這一天,「my offer」幫兒子提交了申請文書。兒子一共申請了英國的六所大學的研究生,其中包括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兒子說時間太緊了,他在半個月內完成申報,已經拼盡全力了。

出國留學需要做準備,很多工作必須提前先做好。他的一位室友從大二就準備出國,大三考已經考過雅思了,大四上學期從十月份就開始申請,目前手握好幾個名校的offer,可以從容地選擇性價比最高的一個。像他這種考研失利轉出國的人,屬於撿漏一族,能夠收到QS排名前一百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就已經是很幸運了,一切盡聽天意吧。如果再奢望一下,能夠得到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青睞,那簡直就是「走狗屎運」 !

等待的日子很煎熬,轉眼一個月過去了,他們沒有收到英國任何一所大學的信,。詠梅多次想催促兒子問問中介,又擔心會給他製造緊張氣氛,也就隱忍不發。她晚上又開始失眠了,半夜醒來翻來覆去的睡不着,第二天上課時感覺頭昏昏沉沉,講着講着課,心是口非,不知所云,她是一個對工作一絲不苟的人,暗暗地警告自己工作一定不能分心。

兒子申研之後,面臨的又一個難題是考雅思,在焦急等待的同時,詠梅一有空就打開手機,時刻關注着雅思報名的情況。因為疫情的原因,兒子所在的大學被取消了雅思考點,與此相同的是很多城市的雅思考點也紛紛被叫停。所以全國各地的雅思考位很緊張,可謂是一位難求。兒子好不容易搶到鄭州的一個四月五號的考位,結果在四月三號收到郵件通知,考試因為疫情被取消了。禍不單行,四月十六號的西安考試也被取消。兒子很鬱悶說:「咋辦哪?不如報名PTE或劍橋英語考試吧!但是,英國的某些大學只承認雅思!」所幸南京的雅思考試可以正常進行。考試前一天,大林在網上定好賓館,趕去南京親自去陪考。他和兒子分別從不同的地方出發,在南京會合,他的任務是全力給兒子做好後勤服務。可惜的是這次雅思考試,兒子口語只得了五分,第一次雅思考試宣告失敗。接下來大林開車又帶兒子趕往青島考試,父子倆有一點進京趕考的悲壯之感。目送他們的汽車越走越遠,詠梅腦海里冒出那句詩「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她一人不禁啞笑。不幸的是這次考試也沒過關!

詠梅和大林一籌莫展,五一假期本應是一個放鬆休閒的時候,詠梅一家卻是在忐忑不安中度過的。詠梅所帶的畢業班,最近也連續參加了幾場考試,有微機考試、實驗操作考試和一模考試等等。詠梅天天待在學校,學生臨近畢業,要處理的事情比較多,她對這些孩子不放心,隨時關注他們的學習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因為新冠疫情,他們市中考的體育考試取消了。五一假期最後一天,兒子終於迎來了第一個offer,它是來自被稱為「發offer機器」的格拉斯哥大學。兒子很高興,總算有學上了啊!畢竟格大也是世界百強名校。詠梅和大林也很興奮,他們實在不想讓兒子「二戰」,想一想兒子在家備考的情景就令人揪心,格大的錄取通知書把籠罩在她家多日的陰霾一掃而光。常言道好事成雙,一周之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商科offer也姍姍而來,收到中介發的消息後,兒子高興的抱着詠梅跳起來,接着眼淚汪汪的想說什麼,卻激動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幾個月以來的壓抑和失望在這一刻得以釋放,詠梅忍不住流淚了。中介「my offer」專門為此做了一期宣傳,說在申研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歷史上,兒子創造了最晚申研最快收到offer的記錄。接下來兒子的雅思考試迫在眉睫,剩下只有區區兩個月的時間了,語言成績必須過關,箭在弦不得不發!

兒子拚命的在練習英語聽力和口語,備戰第三次雅思。在雅思聽說讀寫這四項中,聽說這兩塊是最難啃的大骨頭,對於中國孩子來說,因為沒有英語語言環境,聽力口語相對較弱,過關率比較低。在這期間,詠梅又抽時間帶兒子去銀行辦理了VISA卡,英國校方需要看留學生的資金證明,她根據校方要求向卡里存進去一萬英鎊的保證金。英國歷史上第三個女首相特拉斯,入住唐寧街十號後,一頓操作猛如虎,特別是她實行的減稅政策,使英鎊一路下跌到7開頭,英鎊匯率不到八塊錢的情況太少見了,詠梅感覺機會千載難逢,索性一次性買進三萬英鎊,把兒子的學費備齊了。

六月中旬,詠梅親手把自己帶了三年的學生,送進了中考的考場。她站在考場的入口處,和進場的孩子一一擊掌,給他們加油打氣,預祝這些孩子們考試順利!她眼前閃現出兒子的臉龐,衷心希望她的學生能夠像兒子一樣,歷盡艱辛努力前行,擁抱成功!

一天兒子加入了一個叫着「倫敦政經之友」的微信群,裡面有許多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學姐學長,他們經常交流一些有關留學的信息。其中的一個學長說:「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官方網站上最新發布了一則消息,今年要留學的小夥伴兒,語言成績朗斯也承認!」兒子聞之大喜,立刻登上朗斯官網,報名考試。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兒子很快參加了朗斯網上考試,在六月份的最後一周,朗斯成績出來了,兒子以high pass的成績高分通過!語言成績終於合格了。一家人長長的舒一口氣,可以順利出國讀研了。事不宜遲,兒子立刻把朗斯成績上傳,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半個月後,他的有條件offer換成了正式的錄取通知書。

此刻,兒子大學也面臨畢業,燃眉之急是需要提交畢業論文,完成畢業答辯。兒子再次開啟日日夜夜泡在圖書館的模式,學習、查資料、完善論文忙的不亦樂乎。一天詠梅和兒子視頻,看着鬍子拉碴、面容憔悴的兒子,很是心疼說:「兒子,多吃點兒好的,別捨不得,你又瘦了!」「沒關係!放心吧媽媽,忙完這一陣子就好了!」人這一輩子,總會有那麼一兩次,義無反顧的去拼盡全力!兒子一直有愛他的人陪伴、鼓勵和支持已經是很幸運的了。星光不負趕路人,兒子的畢業論文優秀,順利地為大學生涯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暑假裡詠梅收到了兒子寄來的快遞,四個大編制袋子。這個傻兒子,他竟然把他大學四年的日常用品,一股腦的打包回家了。袋子裡有被子、褥子、書籍、衣服,竟然還有一台小風扇!詠梅和大林看着客廳里的這一堆堆東西,莫名的感動。爺爺嘮嘮叨叨地說「真是一個會過日子的好孩子!」

兒子大學畢業回家了,詠梅也放暑假了。事情還沒算完,她和兒子又一起研究英國的研究生宿舍。英國一年制的留學生,一般學校提供宿舍,住宿費相對比私人的公寓便宜。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生的宿舍,選擇性還是蠻多的,只需要學生自己申請即可。因為兒子行動較晚,大部分宿舍被預定一空,所剩不多,但是好在還有得選。很幸運兒子通過了International Hall的申請,這是一套十人間的公寓,十人共用一個廚房,獨衛。公寓裡面各種生活設施齊全,如自動洗衣房、健身房、自習室等等。樓下有中超,購物也很便利。他上學可以坐地鐵去,學校和宿舍相隔僅僅兩站路,十分鐘的車程,也可步行。房子周租249英鎊,兒子很滿意。

八月初,大林和詠梅開車帶着兒子,去省城的英國大使館簽證中心,辦理出國留學簽證。簽證辦公室在四樓,大廳裡面人來人往,大多數是辦理出國留學簽證。詠梅在大廳一角坐下,遠遠地看着兒子在排隊辦手續,高高瘦瘦的兒子在人群中很帥。詠梅眼前閃過一幀幀的鏡頭,從三月份準備出國到正在簽證辦理,現在她可以安靜的坐在這兒,一家人的在短短的幾個月中就像翻越一座座山,闖過一道道關,不亞於打了一場戰爭,一切如夢幻一般,好在最後心想事成。這五個月,他們每天都有新任務要完成,一直有事干。詠梅和大林從對出國留學一無所知,到今天成功把孩子送進世界名校,一步一步走來冷暖自知,終於成功了,她感覺一切的努力是值得的。窗外微風吹進來,詠梅感覺像一雙嬰兒的手,輕輕的拂過。兒子很快就辦完了手續,輕快的走過來說:「三周後,簽證直接寄回家,不耽誤九月份開學……」

簽證辦完,接下來應該訂機票了。大林同事六月底在英國參加一個會議回國的時候,當時因為回國航班較少,中途還得轉機,使得平時不足五千塊錢的機票漲到七萬,那還一票難求。不過現在雖然中英未能恢復直航,但是航班增加不少了,買票還算比之前相對容易些,不過也得搶票,最後兒子以一萬一千塊錢訂購的南航機票。但是需要他去杭州坐飛機,中間經停土耳其,最後抵達倫敦希斯羅機場。機票搞定了,意味着出國留學所有的工作都準備完畢,剩下的就是等待動身。

英國大學裡有食堂,據說他們做的中餐很難吃且價格巨貴。兒子的最後的任務就是學習做飯,詠梅把孩子養這麼大,兒子下廚房的機會不多,不過像煮麵條,炒雞蛋這些簡單的飯,他還是可以應付的。因為兒子有任務在身,詠梅接下來的這些天,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神仙日子。兒子放出豪言:「媽,我要把你養胖十斤!」「先不要口出狂言!我們的要求就是可以果腹!」大林戲謔。兒子不服氣說:「拭目以待!」為了練習做飯,兒子專門去超市採購,除了詠梅所熟悉洗的菜、米、油、鹽、茶之外,還有她從來不會看一眼的西米、奶酪和咖喱等等,兒子統統買回家,嘗試各種做飯。之後的日子,廚房是兒子的天下,每天做飯時間一到,兒子就走進廚房,帶上圍裙,只聽叮叮咣咣一通忙,擺到餐桌上的食物,由原來黢黑焦爛到後來的色香味俱全,詠梅直豎大拇指說:「見證了一個大廚的誕生!」兒子一臉認真說:「能把學習搞好的人,其他的事情都不會差!」

國內疫情依然嚴重,大街上做核酸的簡易棚前排着長長的隊伍。小區門口的喇叭循環播放,時時在提醒人們嚴加防範新冠疫情,病毒的魔爪就在你我身邊。英國基本上實行的是的「群體免疫」措施,並且英國民眾都注射了疫苗,據說現在他們出門都不戴口罩了。大林是醫生,他認真地給孩子準備了一百隻口罩、一套醫用防護服、護目眼罩等等。藥品有蓮花清瘟膠囊、布洛芬、阿莫西林等等。兒子嫌麻煩:「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學姐學長說,英國從疫情之初至今,老百姓都感染好幾輪了,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已經正常化了,無需這么小題大做的,再說我已經打過疫苗了!」詠梅兩口子不太相信,還是不放心。

詠梅是一個愛操心的人,從襪子到外套,她為兒子置辦的整整齊齊,還貼心的買了一個小型的電飯鍋,可熬粥可蒸飯可燒水。大林笑着說:「把兒子伺候到屁眼兒,鑑定完畢,是親媽!」詠梅瞟他一眼不以為然。

離別時間到了,客廳里放着一大一小兩隻行李箱,鮮艷的打包帶子成十字星纏繞在行李箱上,很是晃眼。爺爺摩挲着箱子依依不捨地說:「這麼快就要走了!孩子要飛嘍!」詠梅心裡倒是有些許小期盼,希望兒子展翅高飛。常言道最是兒女留不住,留來留去留成愁。

他們一家三口先乘坐火車動身趕往杭州,當晚住在機場附近的一家賓館裡。第二天一早乘坐賓館提供的班車去機場,很快就到達機場。離家時太慌忙了,詠梅忘記帶她的身份證,機場進不去,她又急急忙忙拿出手機,找到她的電子身份證工作人員才算放行。接着是排隊託運行李,看着兒子的黑色行李箱隱身在安檢口的鉛簾後面,詠梅大腦里一片空白,這隻小箱子率先邁出了去遠方的步伐。

等待飛機起飛的時間很無聊,大林背着手在候機大廳里四處瞎逛,他是社牛,不時的和乘客搭訕幾句,好為人師告訴小白們廁所在哪、熱水在哪、行李如何託運……兒子見狀訕笑。暖暖的陽光照進候機廳,儘管晚秋暑氣未消,但是這裡空調的溫度適宜,詠梅懶懶的想睡覺。她吃完了從家裡帶來的葡萄,又從包里拿出兩盒白象方便麵和火腿腸,準備做為早餐填填肚子。大林自嘲的說:「好習慣!衣不離手,飯不離口,走到哪裡只要有你,肯定有飯吃!」「方便實惠,何樂而不為!」

十點鐘,兒子進入登機檢票口,揮手間,詠梅似乎看到了兒子在異國他鄉的匆匆身影……

兒子很快適應了英國的學習和生活,此後的一年間,兒子不斷的發來信息:第一階段的學習結束了,聖誕節放假了,小論文作業完成的很好,復活節期間去了劍橋,在康橋上遇到很多中國遊客,他的國際會計師證考過了,畢業論文非常順利,有望拿到優秀……兒子說九月底要回國了。

詠梅在看去年的海外留學人才就業發展報告,上面顯示,在打算回國就業的海外留學生中,90.79%的人表示他們回國求職有壓力,背後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內優秀人才越來越多,崗位有限,就業競爭激烈」,「留學花費很多,擔心薪資不達預期,很難回本」,「海歸人數持續增加,其優勢已不如以前突出」。數據說今年向國內崗位投遞簡歷的海歸人才數量較比去年猛增33.9%,增幅遠高於往年的同比增幅。國外在讀研究生求職時,信息和人脈方面都處於劣勢,除疫情造成經濟下滑外,另一因素是海外留學生缺乏實習經驗。由於學制原因,很多海歸匆匆讀了一年碩士後,畢業後便直接開始求職。此時海歸除了英語水平略高於國內研究生一點以外,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優勢。當許多海歸11月份畢業的時候,已經錯過了國內9-10月的秋招了,在自身沒有足夠的實力或者工作經驗的情況下,貿然去參加社招,被HR拒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夜幕低沉,詠梅坐在陽台的搖椅上,看着滿天的星辰,感覺兒子飛的越來越遠,又越來越近……[1]

作者簡介

於秀霞,筆名於禾,中學教師,文學愛好者。多年來在報刊和網絡平台,發表多篇中短篇小說、詩歌及雜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