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胡邈

胡邈字敬才,漢末侍中,被李傕喜歡。時李傕不肯從詔,謁者僕射皇甫酈告於省門。邈任侍中為傕新幸,呼傳詔者令飾其辭,又指責酈。[1]


原文侍中胡邈為傕所幸,呼傳詔者令飾其辭。又謂酈曰:「李將軍於卿不薄,又皇甫公為太尉,李將軍力也。」酈答曰:「胡敬才,卿為國家常伯,輔弼之臣也,語言如此,寧可用邪?」邈曰:「念卿失李將軍意,恐不易耳!我與卿何事者?」酈言:「我累世受恩,身又常在幃幄,君辱臣死,當坐國家,為李傕所殺,則天命也。」

三國歷史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漢靈帝中平元年【元始184歲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

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鬥中失去權柄,永漢元年(元始189歲年),董卓控制了朝廷,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呂布所殺,李傕郭汜又控制了東漢王朝。地方州郡長官在反董卓戰爭及後來的相互攻伐中逐漸壯大實力,形成了地方軍閥割據。曹操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先後消滅呂布、袁術等割據勢力,降張繡、逐劉備,控制了兗州、豫州、徐州以及司州等地,後來又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了河北強大的割據勢力袁紹,最終統一了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劉表病亡、荊州不穩之時,征荊州,劉琮束手,寄身荊州的劉備被迫退守夏口。曹操對江東虎視眈眈。在劉備謀士諸葛亮孫權謀士魯肅的共同推動下,孫劉結盟。其後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曹操被迫退守北方。劉備乘勢占據荊州五郡,後分別於建安十九年(214年)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奪得益州和漢中,勢力達到了極盛時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劉備大將關羽北伐曹操,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圍曹操大將曹仁於樊城,一度威震華夏,曹操幾欲遷都避其鋒。後曹操採納司馬懿的建議,派人勸說孫權合攻關羽,孫權大將呂蒙設計偷襲荊州,殺關羽,至此荊州落入孫權之手。

延康元年(220年)冬,曹丕篡漢稱帝,建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黃初二年(221年)劉備為了延續漢朝、興復漢室,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或「季漢」。

劉備為報孫權奪荊州、殺關羽之仇,在稱帝同年(221年),就率數萬大軍東討孫權,次年(222年)被陸遜敗於夷陵,蜀漢元氣大傷,之後數十年再也沒恢復國力,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

孫權於建興七年(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稱帝,國號「吳」,改元黃龍元年,史稱「東吳」或「孫吳」。後又遷都建業,自此三國正式鼎立。

曹魏正始十年(249年),曹魏重臣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控制了大權。炎興元年(263年),司馬昭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征蜀漢,與蜀漢大將軍姜維發生拉鋸戰,鍾會被擋於劍閣,鄧艾避開姜維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滅亡。泰始元年(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黜曹魏皇帝曹奐而稱帝,建立晉朝,史稱西晉,仍定都洛陽。太康元年(280年),晉武帝司馬炎大舉伐吳,孫皓投降,東吳滅亡,三國時代結束。

胡姓起源

1、出自「媯」姓,以人名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西周初年,舜的後裔胡公滿受封於陳國(河南淮陽)後被楚國所滅。其公族四散,有的以先公之名「胡」為氏。

2、出自「歸」姓。以國名為氏。周代有異姓諸侯「胡」國,在安徽阜陽縣。被楚國所滅。其國人有的以「胡」為氏。

3、為鮮卑族複姓所改。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複姓「胡骨氏」(為魏獻帝之兄的姓氏)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定居中原,代為漢姓「胡」氏。

4、據《周書.李遠傳》所載,敕勒有胡姓。

5、李改胡姓。大唐王朝皇室後裔,因家族皇權敗落,最後一位太子在於幼年逃亡於江西途中由家臣託付寄養與一對好心的胡姓夫婦,自此隱姓埋名。並為其後祠立下家規,不得與李姓通婚等,後祠子孫興旺,分支甚廣,於元末明初時期自江西鄱陽湖瓦片壩一帶逃避戰禍至今安徽、湖北、陝西等地。

6.東漢末官東漢末官吏。字敬才。時李傕不肯從詔,謁者僕射皇甫酈告於省門。邈任侍中為傕新幸,呼傳詔者令飾其辭,又指責酈。吏。字敬才。時李傕不肯從詔,謁者僕射皇甫酈告於省門。邈任侍中為傕新幸,呼傳詔者令飾其辭,又指責酈。

參考文獻

  1. 胡邈. [201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