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致諸弟·帶歸度歲之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致諸弟·帶歸度歲之資(曾國藩家書)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致諸弟·帶歸度歲之資》選自《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

《曾國藩家書》章節目錄:《修身篇[1]》、《勸學篇》、《治家篇》、《理財篇》、《交友篇》、《為政篇》、《用人篇》。

理財篇
致諸弟·帶歸度歲之資

譯文

澄侯、溫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二十五日派春二、維五回家,曾經寄了一封信,並諭旨奏摺二冊。二十六日水師在九江開仗得勝,陸路塔、羅的軍隊在江北蘄州的蓮花橋大獲全勝,殺敵一千多人,二十八日收復廣濟縣城。初一日在大河埔大獲全勝,初四日在黃梅城外大獲全勝,初五日收復黃梅縣城。敵軍幾萬人,現屯踞江岸的小池口,和九江府城相對。塔、羅的軍隊,當日追到江岸,便可水陸夾攻,能將北岸掃除,然後可以渡江去剿九江府之敵。

乘魏蔭亭親家回家之便,寄去銀子一百兩,為家中年底的用度。分成三份,新屋人多,可占兩份供他們用;老屋人少,可分一份。另外五十兩的一封,送親戚族人各家,即往年的舊例。以後我家光景略好,這個項目決不可缺,家中卻不可過於寬裕,因處在動亂年代,越窮越好。

我現在軍隊中聲名極好,所過之處,百姓放爆竹,焚香跪着迎接,送錢、米、豬、羊來犒賞軍隊的人絡繹不絕。憑藉祖宗一代又一代積累下來的厚德,使我一個人得到隆重的回報,享這麼大的榮名,心裡真是戰戰兢兢,又慚愧又謹慎。現在只願官階不要再升,虛名不要再張大,保持現狀,不出過失,便是持家守身的道理。至於軍事的成與敗,利與不利,這是關係國家的福澤,我只能盡人事,不敢存一點僥倖心理,弟弟們請稟告堂上大人,不必懸念。

咸豐四年十一月初七日寫於武穴船中。

作者簡介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2]」。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視頻

致諸弟·帶歸度歲之資 相關視頻

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的家書
曾國藩家書經典,辦事要做好這5條原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