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航空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航空史,人類很早就有像鳥類一樣在空中飛行的夢想,甚至包括古人用的石頭和矛等、到古希臘人阿爾庫塔斯所製造的機械鴿、遠至澳大利亞的飛去來器等。另外人類還通過神話傳說來表達自己對如同鳥類一樣在天空中自由飛行的渴望。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掌握了一定的手工技術,古代中國人相繼發明了風箏、天燈等可以飛入空中的人造物。進入文藝復興時期後,歐洲的學者們開始以科學的方法探討並嘗試進行載人航空器的設計。到了18世紀末期,工業革命給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人類的航空技術也因此開始迅速發展,熱氣球、飛艇、滑翔機和飛機等眾多現代航空器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相繼被發明並發展成熟,兩次世界大戰更是進一步刺激了飛機製造業的進步。到了20世紀中葉以後,人類踏入了航天領域。現在航空業已經成為人類最前沿、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領域。

古代探索

人類對于飛行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左右古希臘人阿爾庫塔斯所製造的機械鴿,遠至澳大利亞的回力鏢等。另外人類還通過神話傳說來表達自己對如同鳥類一樣在天空中自由飛行的渴望。

伊卡洛斯的神話

自古以來,人類只要看到在天空中飛翔的鳥兒就會萌發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願望。但在上古時期,人類囿於當時有限的科學技術水平根本無法實現這個願望,於是只好把這個願望寄托在神話傳說中。神話的講述者們也似乎感覺到凡人飛行絕非易事,因此在大多數古代文明的傳說中飛行都是神的專利,而講述凡人飛行的故事則少之又少。在為數不多的凡人飛行的神話中,古希臘神話中的伊卡洛斯的悲劇則是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個。

伊卡洛斯的故事講述了希臘建築師兼發明家代達羅斯替克里特島的國王米諾斯建造了一座路線設計非常巧妙的迷宮,用來關住米諾斯那個牛頭人身的兒子米諾塔。但國王擔心迷宮的秘密走漏,於是下令將代達羅斯和他的兒子伊卡洛斯一同關進那座迷宮裡高高的塔樓,以防犯他們逃脫。為了逃出,代達羅斯設計了飛行翼。然而,飛行翼是以蠟結合鳥羽製成,不能耐高熱,代達羅斯告誡兒子:「飛行高度過低,蠟翼會因氣潮濕而使飛行速度受阻;而飛行高度過高,則會因強烈陽光照射的高熱而灼燒,造成蠟翼融化。」他們父子從島上的石塔展翅飛翔逃出,年輕的伊卡洛斯因初次飛行所帶來的喜悅感受,他越飛越高,因太接近太陽而使蠟翼融化,最終導致墜海身亡。父親代達羅斯目睹此景,悲傷的飛回家鄉,並將自己身上的那對蠟翼懸掛在奧林帕斯山的阿波羅神殿裡,從此不再想飛翔[1]

從伊卡洛斯的故事中人們或許可以感覺得到古人對于飛行那種既希冀又悲觀的複雜感情。然而儘管伊卡洛斯的飛行以悲劇收場,人類對飛行的探索卻未曾停步。

現代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成為首個能夠飛上太空的人,而在1969年7月21日,尼爾·阿姆斯特朗則成為首個登陸月球的人。而在60年代開始,人們發現用複合材料製造的飛機比傳統的更寧靜、更具燃油效益和更適合,但更富進步性的是飛機儀器及飛控技術的改良,出現了GPS、晶體管、通信衛星、電腦和LED顯示器,這些科技使駕駛艙里的儀器得以減少,節省空間,對較小型的飛機有極大幫助,飛行員除了能夠準確地駕駛飛機,還能夠準確地觀察地形和飛機周圍的環境。在1969年首款大量投入服務的超音速協和式客機首航,它的飛行速度高達2馬赫,比一般民航機快一倍,成為當時最快的空中交通具之一。

2004年6月21日,太空船1號成為首架能飛上太空的私人飛機[2],為航空業界開拓一個新的市場。同時,飛機燃料亦可由其它新能源取代,如電、乙醇、甚至太陽能,這些新燃料將會被廣泛採用在小型飛機。

視頻

航空史 相關視頻

代達羅斯與伊卡洛斯的神話傳奇
全球第一個飛行翼垂直起降試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