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范·貝多芬號列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范·貝多芬號

圖片來自痞客邦


范·貝多芬號(德語:Van Beethoven)是曾經運營於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經比利時至前西德首都波恩間一班國際列車所使用的名稱,由德國聯邦鐵路(1994年後為德國鐵路)在1972年至2002年間開行。其命名源自德國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後者原籍法蘭德斯,但出生于波恩。列車曾先後被納入全歐快車城際列車等類別,直至2002年停運。[1]

全歐快車

范·貝多芬號的前身是自1953年起開行、連接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德國金融中心法蘭克福全歐快車萊茵-美因號。隨着後者的東行運行區間在1971年秋天縮短至波恩終到,列車不再進入美因河沿岸,導致其最終於1972年5月28日被更名為范·貝多芬號。范·貝多芬號沿用了前者的車次編號(TEE23/24次)及機車車輛(由電力機車牽引的萊茵的黃金型車廂德語Rheingold-Wagen),乘客若欲前往法蘭克福可以在科隆或波恩換乘後續的全歐快車藍寶石號布魯塞爾-法蘭克福),其所需時間與此前相比增加了8分鐘。

23次 停靠站 22次
里程 時刻 時刻 里程
0 18:06 阿姆斯特丹 11:52 482
39 18:34 烏得勒支 11:26 443
97 19:09 阿納姆 10:53 385
127 19:37 埃默里希 10:32 355
196 20:14 杜伊斯堡 09:51 286
259 20:54 科隆 09:14 223
293 21:13 波恩 08:51 189
科布倫茨 08:14 130
美因茨 07:24 38
法蘭克福 07:00 0

1976年5月30日,為響應德國國會議員的建議,范·貝多芬號的東行運行線路被延長至紐倫堡終到,列車單程運行時間增加了兩小時以上,約在凌晨1:30分抵達紐倫堡。其中科隆-紐倫堡區間沿德國城際列車2號線運行,目的是要取代原鷹號(Adler)的時刻表。此外,列車也需要連續在法蘭克福火車總站威斯巴登火車總站進行換向。

1978年,德國聯邦鐵路決定恢複列車在阿姆斯特丹至法蘭克福間的雙向停站服務,因此范·貝多芬號在紐倫堡的終到也獲得了一個體面的時刻(23:58分)。同時,自1978年5月28日起,德國聯邦鐵路開始在范·貝多芬號所行經的城際列車2號線區間中搭載二等車廂。其中東行的運行線路調整為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法蘭克福,列車在這一區間仍享受全歐快車待遇,而法蘭克福至紐倫堡路段搭載二等車廂的編組則獲得相同的名稱、但使用IC23次的車次編號,並且只有1節車廂提供史基浦機場至紐倫堡的直通服務。

城際列車

1979年5月27日,范·貝多芬號搭載二等車廂的運行區間被拓展至全路段,因已不再符合全歐快車的標準,它在德國境內被降級為城際列車IC)類別。至1980年6月,列車在全路段都被定位為國際性質的城際列車類別。此時范·貝多芬號雙向都在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間運行,但東行列車沿萊茵河右岸運行,並經停美因茨;西行列車則與全歐快車時代一樣沿萊茵河左岸運行,並經停威斯巴登

在1983年5月29日進行的運行圖調整中,荷蘭鐵路與德國聯邦鐵路對運行於兩國間的國際列車進行了調整。范·貝多芬在此時停運,另一班城際列車倫勃朗號則開始接替前者原有的線路及時刻表運行。

范·貝多芬號的列車名稱在隨後也被陸續運用至德國國內不同的城際列車班次中:

  • 1985年6月2日–1986年5月31日:多特蒙德 - 科布倫茨
  • 1986年6月1日–1988年5月28日:多特蒙德 - 慕尼黑
  • 1988年5月29日–1991年6月1日:多特蒙德 - 科布倫茨
  • 1992年5月31日–1993年5月22日:波恩 - 柏林
  • 1999年9月26日–2002年12月14日:多特蒙德 - 慕尼黑

現況

自2002年以來,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間開設有經由科隆-萊茵/美因高速鐵路運行的直通城際快車ICE)服務。在2009年冬季的運行圖中,每天共有6班(取決於工作日或休息日)城際快車往返於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至法蘭克福火車總站之間、以及1班城際快車往返於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經法蘭克福機場巴塞爾之間。其中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的單程耗時約為3小時56分。

參考文獻

  1. 范·貝多芬號,科學工做者之家,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