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荀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智罃
荀氏、知氏(或智氏)
子羽
諡號
時代 春秋時代
國家 晉國
官位 晉國下軍佐(公元前578年五月)
晉國上軍佐(公元前574年)
晉國次卿、中軍佐(公元前573年)
晉國正卿、中軍將(公元前566年)
出生日期 不明
逝世日期 公元前560年
荀首
子女 荀朔(又名知朔)

荀罃(?-前560年),中國春秋時期晉國政治人物、將軍。荀氏、按封地又為智氏,名罃,字子羽,諡號武。荀林父之弟荀首(智首、智莊子)之子。史稱智武子

智罃為晉國名門智氏之一員,父親荀首。前597年,邲之戰之時,他與父親下軍大夫智首共同參戰,在楚軍壓倒的軍力前,晉軍崩潰,智罃被楚國俘虜。智首俘虜了公子榖臣、射殺連尹襄老

公元前588年荀首提出楚共王異母兄弟穀臣交換自己的兒子智罃,共王同意了。智罃回國之前謁見共王。

共王問:「您恐怕怨恨我吧?」智罃回答:「兩國交兵,臣沒有才能,不能勝任戰爭,所以做了俘虜。君王的左右沒有用我的血來祭您的戰鼓,而讓我回國去接受誅戮,這是君王的恩惠啊。臣實在沒有才能,又敢怨恨誰?」

共王問:「那您感激我嗎?」智罃回答:「兩國爲自己的國家打算,希望讓百姓紓困,各自抑止自己的憤怒,以互相寬宥,兩邊都釋放戰俘,以結成友好。兩國有了和平,跟臣沒有關係,臣又敢感激誰?」

共王問:「您回去晉國要如何報答我?」智罃回答:「臣無所怨恨,君王也不受恩德,沒有怨恨,沒有恩德,就不知道該報答甚麼才好。」

共王問:「雖然如此,也請您一定要告訴不穀(楚王的自稱)。」智罃回答:「憑藉著君王的靈慧聰明,被俘虜的臣能夠回到晉國埋葬了,如果我國寡君把臣處死了,臣認為死得有價值。如果由於君王的恩惠而赦免臣,把臣賜給您的外邦臣子智首,智首向寡君請求,而把臣在智家的宗廟中誅戮,也死得有價值。如果僥倖沒有被處死,而讓臣保有了繼承人的地位,依序協助晉國的軍事,率領小小部隊以管制邊疆,即使以後與君王的部下切磋,我也不會躲避,會竭盡全力到死為止,沒有第二個心念,盡了臣的回禮,這就是臣用以報答君王的。」共王聽後說:「還不能與晉國爭霸啊。」

智罃回到晉國後,繼承為智氏家主。公元前583年,趙武韓厥的支援下,趙家復興,士燮對趙武的祝辭為:「吾子勉之,成,宣之後而老為大夫,非恥乎!成子之文,宣子之忠,其可忘乎!夫成子導前志以佐先君,導法而卒以政,可不謂文乎!夫宣子盡諫於襄、靈,以諫取惡,不憚死進,可不謂忠乎!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納之以成子之文,事君必濟。」

公元前578年五月,智罃討伐秦國時為下軍佐,麻隧之戰撃退秦軍。公元前575年,晉楚鄢陵之戰,智罃留守,率領別軍討楚之僕從陳國蔡國

公元前574年,士燮去世,郤至等三郤被誅殺,智罃由下軍佐進昇為上軍佐。

公元前573年,次卿、中軍佐中行偃(智罃的堂侄、荀林父之孫、荀偃)和正卿、中軍將欒書一起弒殺晉厲公後,智罃到成周迎立晉襄公之孫孫周為晉悼公。後來,欒書去世,中行偃降級,智罃晉升為次卿、中軍佐。

公元前571年,智罃聯合魯、齊、宋軍攻打鄭國鄭成公剛剛去世。智罃聽從魯國孟獻子進言,在鄭國邊境近築虎牢城,威脅鄭國,鄭國不戰而歸附晉國。

公元前566年,正卿韓厥年老退休、次卿、中軍佐智罃繼承正卿、中軍將。智罃協助晉悼公重新建築晉國的霸權。同時奠定了智氏家族獨立於荀氏,成為晉國主要家族。

公元前560年,智罃去世,由於其子智朔早逝,因此由智罃之孫智盈繼承智氏家主之位。他的諡號為武,史稱智武子知武子

參考文獻

前任:
韓獻子
春秋晉國正卿
前566年—前560年
繼任:
中行獻子
前任:
荀首
晉國智氏家主
前583年—前560年
繼任:
荀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