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莘縣張魯鎮營頭完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莘縣張魯鎮營頭完小位於張魯營頭村北首,占地面積16畝,建築面積2143m2。一教學樓和一座綜合樓,配備了音樂室,計算機教室、實驗室、閱覽室、美術教室、音樂教室等各類學科專用教室和圖書室、儀器室、音體美器材室等公共教學用房。擁有高標準塑膠操場、足球場,各項設施完善,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學校簡介

學校現有6個教學班,90餘名學生,教職工11人,其中本科學歷5人,專科學歷5人,中師學歷1人,學歷達標率100%。其中高級教師4人。學校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以育人為本,營造和諧溫馨氛圍,學生在校生活豐富多彩,健康快樂,身心得到全面發展,贏得了社會、家長、學生對學校工作的充分肯定。

教育目標

最低目標是:通過培養人的良好行為習慣[1]和良好思維習慣,解放人的大腦。習慣是人體中的軟件系統,在這個軟件系統的使用下,人的許多行為與思維活動將處於一種不加思索的下意識狀況,從而使大腦得以解放出來,集中到自由創造的方面上來,最終激發大腦的潛能。終極目標是:培養人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這也是素質教育[2]的三大核心任務。

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教育。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長期地教育和訓練」,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質,從而達到其最終的目的—— 形成良好的習慣。養成教育既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也包括良好習慣的訓練,以及對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的培養。習慣是養成教育的產物,它往往起源於看似不經意的小事,卻蘊含了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巨大能量。習慣能決定人的命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指出:「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參考文獻

  1. 幼兒時期良好習慣的養成,小紅書,2019-07-12
  2. 素質教育的內涵及重要性,有途網,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