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藍矮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藍矮星紅矮星階段的一種假想的恆星類型,它是紅矮星在消耗了供應的大多數燃料之後發展成的恆星。因為紅矮星融合氫的速率緩慢,而且整顆恆星都在對流(允許供應的氫有更大的百分比參與核聚變),而現在的宇宙年齡還不足以發展出藍矮星。它們只是基於理論的模型被預言存在。

恆星的亮度隨着年齡而增加,而一顆越亮的恆星需要輻射越多的能量來維持平衡。比紅矮星大的恆星以增加它們的尺寸使表面積增加而成為紅巨星。然而除了膨脹之外,紅矮星也被預測會增加輻射的速率,因而提高了表面的溫度並變得較藍,這是因為紅矮星的表層不會隨着溫度的增加而顯得更不透明。

一旦它們的氫燃料消耗殆盡,藍矮星最終將演變成為白矮星[1]

矮星

主序星是指鄰近太陽銀河星團的恆星,絕大多數都分布在赫羅圖上從左上角到右下角的狹窄帶內,形成一個明顯的序列,這個序列叫主星序,位於主星序的恆星稱為主序星。主星序上邊為巨星超巨星,左下邊是白矮星。由於主序星的光度比巨星和亞巨星小,所以又叫矮星(是一種光度較弱的恆星)。但是藍矮星其實並不是小型的恆星,它們的光譜一般處於 A 型中期前,質量通常大於 2.5 M⊙,表面溫度接近甚至超過 10^4 K,因此藍矮星通常有着很高的光度。B2 型早期的主序星和藍巨星並沒有明顯區別,O5 型早期的主序星甚至和藍超巨星有着相似的大小,亮度和更高的溫度,因此藍矮星雖然名為「矮星」實際上並不矮小。

光譜分類

常把光譜型為 O、B、A 的矮星稱為藍矮星[2];光譜型為 F、G 的矮星稱為黃矮星(如太陽);光譜型為 K 、M的矮星稱為紅矮星;但所謂的「白矮星」,以及在理論上估計的天體「黑矮星」,都不屬於矮星範圍。

主序星

主序星的光譜從 O 到 M 型都有,光度則隨表面溫度的增高而增大。質量可相當於太陽質量的百分之幾到幾十倍。能量來源一般為氫聚變為的反應。這是恆星演化的中期階段,恆星在這一階段停留的時間也最長。主序星壽命的長短,主要看其質量發現。目前認為,恆星的壽命和其質量的 2.5 次方成正比。像太陽這樣的主序星,用作燃料,能量可供其生存約 10^10 年;大於 10 M⊙ 的主序星,氫只能燃燒約 3 × 10^7 年;只有 0.2 M⊙ 的主序星,就能生存超過 5.6 × 10^11 年。除了太陽為主序星外,織女星牛郎星角宿一等,都是著名的主序星。

視頻

藍矮星 相關視頻

一分鐘了解紅矮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