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藍黃紅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藍黃紅菇
圖片來自Monaco Nature Encyclopedia

藍黃紅菇學名Russula cyanoxantha),俗稱燒炭者(charcoal burner),是一種擔子菌門真菌,隸屬於俗稱脆褶Brittlegill)的紅菇屬

生態習性

藍黃紅菇是歐洲最常見的紅菇屬真菌,且主要在山毛櫸下生長。這種真菌通常在略帶酸性,但營養豐富的土壤上生長,且是通過外生菌根的方式依附著山毛櫸生長。藍黃紅菇這種真菌主要在山毛櫸樹林中出現,但有時候會在落葉林或混合林中出現。[1]

這種真菌會在5月至11月期間出現,而高峰期則是7月至9月。[2]

食用價值

藍黃紅菇不僅沒有毒,還非常地可口,也是很常見的菇類,因此成為受歡迎的食材。其味道溫和,類似於堅果的味道。[3]

這種真菌菇類非常美味,並且在1997年獲得德國真菌協會(Deutschen Gesellschaft für Mykologie)評選為「年度蘑菇」(Pilz des Jahres)。

分類和命名

藍黃紅菇最早的紀錄是由德國真菌學家雅各布·克里斯琴·沙弗(Jacob Christian Schäffer)於1774年所描述,其學名為藍黃傘菌Agaricus cyanoxanthus)。

後來,瑞典真菌學家伊利阿斯·馬格努斯·弗里斯於1863年將其學名改為現在的名稱。其學名中的「cyanoxantha」源自拉丁文,意思是「藍黃色」,指得就是其顏色。[4]

形態特徵

藍黃紅菇的菌蓋直徑約為4–15厘米(1.5–6英寸),呈綠色或亮棕色,且同種之間的顏色差異很大。起初呈凸面狀,但隨著年齡增加會漸漸變成扁平狀或下陷狀。在潮濕時,其表面具粘性。

菌柄高達10厘米,厚1.5–2.5厘米,穩固,呈純白色,且有時候會染著紫色的色調。[5]當菌柄與鐵接觸時,會有化學反應,並產生綠色的硫酸亞鐵

藍黃紅菇的菌褶呈白色或淡奶油色,它們之間的間距不大,且子實層是自由下垂的。其觸感油膩,有彈性的菌褶是其一大特徵。其孢子印呈白色,而其擔孢子的大小則為7–9 x 6–7微米。[6]

其他相似物種

灰紅菇Russula grisea)的外形與藍黃紅菇相似,但其菌蓋顏色僅為灰綠色,且其色調較接近紫色或綠色,且其菌褶呈淡奶油色。這種真菌亦會在混交林生長,且更少在針葉林中出現。[7]

參考文獻

  1. Russula cyanoxantha Monaco Nature Encyclopedia
  2. the charcoal burner mushroom WildFoodUk 2013.11.26
  3. Russula cyanoxantha Charcoal Burner identification First Nature
  4. Russula cyanoxantha MycoBank
  5. Russula cyanoxantha MushroomExpert
  6. Russula cyanoxantha Mushroom Rogers Mushrooms 2013.12.03
  7. Russula grisea Mushroom Rogers Mushrooms 2013.12.03

參考書目

  • Mushrooms and Toadstools of Britain and Europe. By E. Garnweidner. - Collins. 1994.
  • "Danske storsvampe. Basidiesvampe" [a key to Danish basidiomycetes] By J.H. Petersen and J. Vesterholt eds.- Gyldendal. Viborg, Denmark, 1990. ISBN 87-01-09932-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