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藏戲,是集戲劇、音樂、文學、舞蹈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藏語稱作「阿吉拉姆」,意為「仙女阿姐」。藏戲的表演藝術家被稱為「拉姆娃」,意思是「藏戲之人」。噶舉派僧人唐東傑布被奉為藏戲的祖師。
藏戲包含多個各具特色的流派劇種,是一個龐大的歌舞劇(戲曲)系統[1]。藏戲起源於公元8世紀的白面具跳神儀式,成熟於14、15世紀,14世紀噶舉派僧人唐東傑布被奉為藏戲的祖師。17世紀時,第五世達賴喇嘛將其從宗教跳神儀式中分離出來成立職業劇團,表演經藝術加工的民間故事和佛教故事,隨後流傳至四川、青海、甘肅、雲南及印度、不丹等藏族聚居地區,為中國少數民族中歷時最為久遠、流傳最為廣泛的劇種之一。藏戲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起源
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群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戲流傳。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2]。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
演出
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頓」,主要是開場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為「雄」,主要表演正戲傳奇;第三部分稱為「扎西」,意為祝福迎祥。
藏戲的傳統劇目相傳有「十三大本」,經常上演的是,即《文成公主》、《諾桑法王》、《朗薩雯蚌》、《卓娃桑姆》、《蘇吉尼瑪》、《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戲」,此外還有《日瓊娃》《雲乘王子》《敬巴欽保》《德巴登巴》《綏白旺曲》等,各劇多含有佛教內容。
藏戲的服裝從頭到尾只有一套,演員不化妝,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戲有白面具戲、藍面具戲之分。藍面具戲在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覺木隆藏戲、迥巴藏戲、香巴藏戲、江嘎爾藏戲四大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