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裂變中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裂變中子是中國科技名詞。

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着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東方。而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漢字[2]

名詞解釋

原子核裂變時發射出來的中子。分瞬發中子和緩發中子。瞬發中子是裂變過程中直接放出的中子,在裂變10-4~10-3秒內放射出來 ,占裂變中子總數的99%;能量分布很寬,從零延伸到15兆電子伏特(MeV),主要分布在0.1~5MeV範圍內,235U熱中子裂變中子譜的峰在0.8MeV附近,平均能量在2MeV左右;即使同樣的核在同樣條件下裂變,每次裂變發射的中子數也不固定,有的不發射中子,多數發射2~3個中子,最多可有7~8個,其平均值稱為平均裂變中子數;的大小對鏈式反應裝置的臨界條件起關鍵作用。緩發中子是裂變碎片因含中子過多不穩定而放射出來的,碎片核以幾分之一秒到幾十秒的半衰期放射中子,其數目不足裂變中子總數的1%;其能量分布也是連續譜,平均能量在1MeV以下;緩發中子在慢中子裂變反應堆的控制上起重要作用。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