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武關是長安(水兵)
作品欣賞
西出武關是長安
天下雄關,莫非三秦。老詩人陸放翁中原北望中寫下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這大散關就是關中四關中的西關,其它三關是東函谷關(東漢後被潼關取代),南武關,北蕭關。
四關之中的地域統稱關中,著名的長安]便在其中。四關不僅是天下雄關,更是文化之關,見證了歷史的金戈鐵馬,風霜雪月。其中的「武關」在南陽之西,不少人誤認為它就是南陽關,這源於一出唱遍天下的大戲《南陽關》。
《南陽關》是京豫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余叔岩、劉法印等大師的代表劇目,豫劇新唐(喜成)派保留劇目。漢劇、川劇、湘劇、滇劇、豫劇、秦腔、淮劇、同州梆子、河北梆子、粵劇都有此劇目。說的是隋唐英雄天下第五條好漢伍雲召的故事。
劇情大略是:隋初,隋文帝被害後,楊廣篡位,是為隋煬帝。隋煬帝命太宰伍建章起草詔書,伍建章不肯,被斬。伍建章死後,楊廣知其子伍雲召鎮守南陽,為斬草除根計,遣大將韓擒虎等前往討之。伍雲召得息,據城抗禦,韓不敵。宰相宇文化及又差其子宇文成都助攻,伍雲召知非其敵,其妻自盡。伍抱子突圍而逃。宇文成都窮追不捨,遇朱燦假扮關帝廟中周倉,嚇退宇文成都,收養伍子,伍雲召自投隋唐英雄雄闊海處。
你聽聽這唱詞,就引人抓心:
我的父南殺北戰東擋西沖立下功效,
臨死前我的父項吃鋼刀。
文帝老主,有道的湯堯,
滿朝里忠良將齊心來保。
天不幸老主爺染病扎倒,
小楊廣十王宮飲酒逍遙。
他那裡進宮探病走一遭,
金香爐砸死他父宴駕了。
小楊廣登基來橫行霸道,
欺嫂奸妹害同胞。
用藥酒害死他的大長兄,
尊陽宮又欺壓他的嫂嫂。
小楊廣害父篡位你願保,
我的父不保昏王坐九朝。
頭戴麻冠身穿重孝懷抱靈牌,
足指午門罵當朝。
只罵的楊廣昏君他的心好惱,
把我父綁到午門拔舌挖目
抽腸破肚命赴陰曹,
可嘆金剛四將全被殺掉。
我的老母親,三拿三放並三絞,
死後心又受一刀。
這一下,南陽關就出了名,但這裡的「南陽關」指的是南陽城,和李白「南都信佳麗,武闕橫西關。」及 張衡《南都賦》中「爾其地勢,則武闕關其西,桐柏揭其東。」的「武闕關」(武關)並不是一回事。據唐代知名學者李善(630—689)註:武闕山為關,在西弘農界也。而古時的弘農郡正包含今天的商洛丹鳳、丹水淅川西峽一帶。
武關,作為關中通往南陽咽喉通要道上的重要關隘,在先秦歷史上起着舉足輕重的影響。《讀史方輿紀要》雲武關:「扼秦楚之交,據山川之險,道南陽而東方入,入藍田而關右危。武關巨防,一舉而輕重分焉。」素有「一夫守壘,千夫沉滯」之說。但由於史書典籍對其地望記載不清,使得武關古址有些迷離,眾說不一。
現今學界對武關地望主要有兩種看法,即以歷史學家譚其驤等為代表,認為戰國早期武關應在今荊紫關西的丹江北岸,至秦漢西移至今商南縣西南的過風樓一帶,至唐代移至今武關鎮。還有認為戰國武關舊址應在過風樓附近,六朝時關址遷到了今丹鳳縣竹林關附近,唐代又遷到武關鎮。另有說法認為武關一直在丹江北岸的過風樓處,至唐代才移至今武關鎮。而以文化大家郭沫若等為代表,認為戰國武關就在今武關所在位置,古今只有一個武關。而今根據丹鳳縣武關鎮出土武侯瓦當推論漢代武關確應在此處。
關注一下資料,「武關」的介紹很多很細。
武關,古晉楚、秦楚國界出入檢查處。位於今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東南武關河的北岸。武關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以建置,名曰「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關城建立在峽谷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的武關河。關城周長1.5公里,城牆用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建國前西門上有「三秦要塞」四字,東門有「武關」二字,內門額上有「古少習關」四字。建國後城門、城牆等遭到毀滅性破壞。關西地勢較為平坦,唯出關東行,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谷深,狹窄難行,因此武關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武關舊有城垣,北倚岩崖,南臨絕澗,河水環東、西、南三面,城址橫出河心。城東有四道嶺,特別是吊橋嶺高且陡峭,「上山一道,不容並騎」,為武關屏蔽。故史稱其為「關中東南門戶嗟不誤也」,且有「秦關百二」(以二敵百)之譽。迄今尚有古「秦楚分界牆」一段,約300多米。古稱商於道、商山道,是關中東南部的重要門戶,也是古都長安連接荊襄、吳越的紐帶。
《集解》引應劭的話:「武關,秦南關,通南陽」,秦國軍隊和使臣曾多次從這裡通過去楚國或楚的屬國。秦國向外發展的主要方向在東面和南面,除去攻擊他國之外,還須防備他國的攻擊,所以東面的函谷關和南面的武關一直受秦國重視。
武關地形險要,占據武關,北可直搗關中,有四兩撥千斤之勢。特殊的戰略位置,使得武關自建成起就與戰爭結緣,上演了一幕幕改朝換代的戰爭巨片。有專家統計,歷史上武關大小兵戰不下50次,而一場戰役的勝敗,往往就能決定一個王朝的盛衰興亡。
秦楚爭霸的戰國時期,在這「楚水秦山古戰場」上,秦楚鏖兵,秦出武關而東取十五城,「張儀戲楚」不僅讓楚懷王客死於此,還使三閭大夫屈原最終投江自盡。
到楚漢相爭,劉邦曾兩次通過武關。公元前207年,當時秦軍主力正在河北與項羽決戰,部分兵力又防守在函谷關,長安至武關一線空虛,劉邦親率主力兩萬餘人輕鬆攻占武關,奪得關中。後來項羽敗走關東,劉邦又從關中出武關,同項羽決戰,使項羽自刎烏江邊。漢景帝時,大將周亞夫神速通過「武關道」而平定了「七國之亂」。
在隨後的數百年裡,武關一次次證明着自己的戰略價值。新莽時期,起義軍攻克武關後,直驅長安,推翻新莽政權;東晉穆帝永和十年(公元354),大將桓溫北伐前秦,經武關至藍田,大敗前秦軍,屯軍灞上;晉安帝時期,名將劉裕北伐後秦,一路經過武關,沿武關向西,最終攻克長安;公元767年7月,吐蕃軍隊圍困長安,一路潰逃的唐軍向最後的庇護所武關擁來,準備南逃,然而就在此時,名將郭子儀及時抵達,聚攏殘兵,重整武關,於兩月後出關大戰吐蕃,一舉解了長安之圍;明末李自成及起義軍多次往復武關及武關道,並於1645年敗退西安,出武關轉戰豫鄂;清朝時,白蓮教、太平軍、捻軍等都曾攻入武關……
武關的「中流砥柱」作用,由此可見一斑。唐之後,歷代統治者無不看重武關,修繕擴建從未間斷。特別是在清朝初年,為了加強戒備,朝廷特地從江西、湖北等地遷來大量人口屯駐武關,今天武關鎮上的田、王、段、梁等幾大姓就是當年軍屯移民的後代。
到了近現代,武關依然發揮着軍事要地的作用。1932年秋天,賀龍、夏曦、關向應率領的紅三軍從洪湖向湘鄂轉移,在武關城西與國民黨軍劉鎮華部交戰,一戰告捷,順利通過商洛。
從長安到宛,西北起自長安,經積道、灞上、芷陽、藍田、嶢關、上洛、武關、丹水、淅、酈等地至宛城。這條道南陽古稱「武關道」,其中的「丹水、淅、酈等」都屬今天的南陽。
02
一直想去探訪印象武關,也為了這篇文章,深秋冬初,衰草搖曳,黃葉遍地。我約上幾個朋友從南陽出發,過西峽,到商南,沿着312商丹線,很快就到丹鳳縣,再沿312國道向東南方向行進,在大約35公里處,武關鎮就到了。這裡現在是武關鎮政府所在地,城牆早已不復存在,原先的關城被一個新舊交織的村子所占據,有新房也有舊屋,有水泥鋼筋的也有古木土坯的,有的華麗如別墅,有的斷壁岌岌可危。
在本地一位文友的指引下,我們一行穿行在新舊夾雜的古城裡,踏着殘垣斷壁探尋着那烽火連天、硝煙蔽日的過去。簫落的古關留下的遺蹟並不多,只在東面尚存部分古城遺蹟,在僅有的一段殘牆邊,立有「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塊牌子,算是今「武關城」遺址的一個標識。文友介紹說,上世紀50年代初,東城門樓及兩邊城牆尚在,城牆上並行騎馬也綽綽有餘。後來由於「破四舊」,城牆也倒塌了,村民們紛紛把刻有「武」字的磚頭撿回去,蓋房或做他用,雄偉的城牆僅留下夯土數段,更不用說城門樓了。
凝視着這塵封在歷史深處的斑駁,讓人不由生出「一杯殘土弔古塞」的悲傷感慨。還好,東門內,老街兩旁還保留着不少的明清老宅,看起來古樸莊重,典雅華貴,還殘留着一點歷史的印痕。文友還告訴我們,歷史上的武關城重修於1510年,關城東西280米,南北320米。城牆高8米,厚3.4米,是用夯土版築,灰磚包牆的。1860年,清商州知府曹熙主持了對武關的再次修復,還手書「武關」二字。
如今,站在武關城遠眺東南,只見茫茫群山,懸崖深壑,石環水繞,依然能領略到它的險阻天成,可以想象「武關」昔日曾經一夫當關的雄偉。然而無論曾是秦朝的要塞,抑或是漢時的關隘,武關已是芳草萋萋,唯有漫漶的殘碑斷牆在向人們訴說着它的千年往事,前世今生。
03
「三顧茅廬」的故事天下皆知,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諸葛亮為啥要把躬耕地安在南陽。
他在南陽種地,可不是真的想「苟全性命於亂世」,而是想快速通道地「聞達於諸侯」。
東西兩漢,南陽可不僅是一塊小盆地而被長期遺忘,而是一個一直處於水陸交通要道的樞紐古城,用兵、逃命都要經過此地。南北的宛襄大道,宛與洛的古三鴉皇道,往西過武關秦嶺到長安的武關大道;還有南船北馬的丹江荊紫關、從唐河直通漢江的古賒店。《續漢書》荊州記中有記載,「從襄陽渡江,經南陽,出方關,是周、鄭、晉、衛之道」,有人認為,南陽當時可能已成為實際上的「天下之中」。
因得交通之便,消息也比較靈通。各地名士游聚或避難至此,帶來最新軍政動態,所以諸葛亮才能對天下大勢了如指掌,未出茅廬便能三分天下。同時,名士之間會互推介紹,指不定哪個新貴要人是皇室後人,推薦下,說不定「朝為讀書郎,暮登天子堂」一步躍升。劉皇叔就是在司馬徽的推薦下成為孔明的忠粉的。
南陽作為交通要道,可上溯至春秋時期,連接關中平原和江漢平原的武關道,即以南陽為一端,相當於古代的「西武高鐵」。《史記.秦本紀》記載,百里奚被晉國俘虜後送往秦國餵牛,他逃出來走的就是武關道,所謂「亡秦走宛,楚鄙人執之」,而被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換回,成了秦國的相宰。
後來吳王闔閭和伍子胥伐楚,破了楚都,楚大夫申包胥沿武關道跑到秦國,跪哭求援,七天七夜。秦哀公看不下去了,派兵解圍,走的也是武關道。要沒這條路,戰國七雄就成了六雄。不過生也武關,死也武關,戰國後期,秦出武關而東取楚十五城,楚懷王即被執於武關,秦國牢牢控制武關道,滅楚如風捲殘雲。
嬴政南巡,走的也是這條路,上衡山,下雲夢,多經「武關高速」,想必很有成就感。秦末,項羽、劉邦約定「先入關者為王」。趁着項羽和章邯在巨鹿血拚,劉邦經武關道拿下關中,秦二世而亡。楚漢之爭時,劉邦在滎陽干不過項羽,只好故技重施,自關中出武關道,將項羽主力引到南陽,同時派韓信、彭越分頭攻城略地,總算轉敗為勝。
漢景帝時,吳楚等七個諸侯王不滿中央政府的削藩令,起兵作亂,周亞夫奉命平叛。他走藍田,出武關,毫不費力拿下洛陽,吳王還以為是兵從天降。有記載說,當時從長安經南陽到洛陽,雖然需要繞一大彎,但因為是「高速」,只比走殽澠間(三門峽)多了一兩天。
飽讀詩書,博學聰慧的諸葛亮,對這些歷史故事應該爛熟於心,瞭然於胸。他在南陽耕讀,事實上是以待其時。就像蜘蛛一樣伏在網上伺機而動,南陽的交通脈絡則像他的蛛絲。劉備的三顧茅廬,終於讓他吐絲施慧,把蛛網拉長,覆蓋西南大地,定西蜀而三分天下。
漢後,魏晉南北朝時,東晉的桓溫伐前秦、劉裕伐後秦,東魏丞相高歡打西魏,西魏出兵攻陷江陵,也都走的武關道。唐時郭子儀於武關招亡卒使吐蕃夜遁;黃巢出武關轉戰中原;李自成囤兵商洛後出武關而進軍北京;就連賀龍將軍率領之工農紅軍戰勝劉鎮華,均出入於武關。
歷史上,武關道一直是長安東南去之大道,戰亂時是兵家必經之地。和平年間它則造福於民。隋唐年間,武關道上文人墨客、大小商販絡繹不絕,被稱為名利路。
王貞白《商山詩》云:「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白居易《登商山最高頂》詩曰:「高高此山頂,四望惟煙雲,下有一條路,通達楚與秦……」到了北宋末年,這條路又變成宋金鏖戰之地。元末,紅巾軍攻入陝西也經武關道。 但隨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轉移,明清年間,武關道已淪為運糧通道,供戍邊之用。今天的312國道南陽至藍田段,基本沿着武關古道而修建。
因地處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水系交匯處,是「長江支系水流伸入中原腹地最遠的地區」,除了陸路上的武關道,南陽的水上交通之前也很發達。其水運航程為「中國古代南北天然水運航線之最長最盛者」,歷史上南陽境內的主要河流白河、唐河、丹水、湍河等都可通航,只是後來因水位下降、泥沙淤積等漸漸蕭條。而隨着京廣鐵路的建成和水上航運的逐漸消失,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南陽的交通區位優勢漸漸不在。
然時代大潮,洶洶湧涌,隨着南陽毗鄰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確立,現在的南陽,航空、高鐵、高速密集,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唐河即將復航,水陸空並進,大美南陽「天下之中」的樞紐功能再次顯現。雄關漫道,武關洞開,青山綠水,古宛勃發。
試問智聖諸葛,如果再世,你還會隴畝臥龍,躬耕南陽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