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梆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西路梆子 |
中文名;西路梆子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編號;IV-154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河北省海興縣 非遺保護單位;海興縣文化館 [3] |
西路梆子,河北省海興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西路梆子是現在的河北梆子的雛形,形成於清道光年間。其前身為山陝梆子,經商人傳入今河北海興一帶,當地人結合本地的哈哈腔、羅羅腔、柳子戲、漁鼓戲、秧歌劇及地方民歌、鼓詞等說唱藝術及武術、雜技、舞蹈等民間技藝,形成了西路梆子,並迅速傳播至北京、天津、上海及河北、山東的大片地區,極受觀眾歡迎。清道光後期,定名為「西路梆子」,與同樣由山陝梆子演變而成的東路梆子並稱。
2011年5月23日,西路梆子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IV-154。
2019年11月12日,入選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1]
歷史淵源
西路梆子的傳統劇目多表現當地民風民俗,且大多來源於當地的傳說及故事。
西路梆子生、旦、淨、醜行當齊全,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內容豐富,做工偏多,唱腔高亢、激昂,表演粗獷,念白多用海興一帶方言土語,尤其武戲最受歡迎,要求演員有極高的武術功底和高超的技藝,如「走矮人」、「耍軸棍」、「吊小辮」、「抖帽翅」、「仙人脫衣」等高難度動作。表演中尤以武生、武丑、刀馬旦戲份最重。主弦伴奏與當今河北梆子伴奏指法明顯不同,唱詞的語言結構比較靈活,句式不拘一格,口語化成分較重。武戲要求演員有極高的武術功底。如著名武生張三創編的傳統劇目《張三打拳》、《張三跑馬》等廣泛流傳於河北、京津一帶。
戲曲唱腔
唱腔高亢、激昂,表演粗獷,念白多用海興一帶方言土語,主弦伴奏與當今河北梆子伴奏指法明顯不同,唱詞的語言結構比較靈活,句式不拘一格,口語化成分較重。
代表劇目
武戲要求演員有極高的武術功底。如著名武生張三創編的傳統劇目《張三打拳》、《張三跑馬》等廣泛流傳於河北、京津一帶。《走矮人》、《耍軸棍》、《吊小辮》、《抖帽翅》、《仙人脫衣》等高難動作均始創於西路梆子,現今各大劇種中仍然流行。旦角的青衣、花旦等行當的表演也獨具特色,後來對京劇的表演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西路梆子深受冀魯邊區一帶群眾喜愛。曾在京、津、滬、魯、冀等地廣泛傳播並盛行一時。清代末期進入宮廷,深受帝王及王公重臣推崇。它是今河北梆子的雛形,同時也為京劇等戲曲藝術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挖掘、整理、研究、傳承西路梆子,對于海興以及冀魯邊區一帶的民間戲曲、民間音樂發展史研究,尤其對我國重要劇種河北梆子淵源的研究有着極其重要的價值。
傳承現狀
西路梆子這一傳統的民間戲劇形式,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着一些老藝人的不斷故去而面臨失傳的危險,已瀕於滅絕。目前,只有極少數民間藝人能夠演唱、伴奏。且僅有的幾個傳承人年事已高,後繼乏人。珍稀劇本急需加緊挖掘、整理,並進行搶救性編演。西路梆子演出團體隊伍急需組建並狀大。近年來,海興縣戲劇史調研組經調查、考證,掌握了許多的文史、口碑資料,搜集到大量相關實物,其中包括清末至民國期間的手抄劇本四十餘件。進一步挖掘、整理、保護西路梆子,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參考來源
參考資料
- ↑ 西秦腔_西府秦腔_西路梆子,豆丁網 , 2014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