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詹姆士·伍德·布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詹姆斯·伍德·布什,(英語:James Wood Bush),約1844年-1906年4月24日,是美國聯邦海軍水兵,擁有英國人夏威夷族(夏威夷原住民)血統[1]

簡介

詹姆斯·伍德·布什,

夏威夷王國在19世紀尚屬獨立國家,據確切記載,有上百名夏威夷原住民或在該國出生的公民投身南北戰爭,這些人統稱「南北戰爭夏威夷之子」,布什便是其一。

1864年加入聯邦海軍後,布什先後在萬達利亞號博勒加德號戰船服役,負責封鎖邦聯港口。

1865年因傷病退役後,他受貧窮所限在美國本土各地輾轉十餘年,1877年才返回故土。布什在考艾島定居,成為當地稅吏和公路督查。步入晚年後,他轉信摩門教,是教會積極分子。

夏威夷成為美國屬地後,布什的服役經歷獲得政府承認,從1905年開始領取補助金,1906年4月24日在考艾島的家中去世。

內戰結束後,包括布什在內眾多夏威夷軍人的貢獻很大程度上已被遺忘,無論是夏威夷歷史還是南北戰爭的集體回憶都沒有他們的身影。但在他曾侄孫女埃德娜·布什·埃利斯等軍人後代組成的民間團體和少數歷史學家共同努力下,夏威夷王國和美國這段特殊歷史時期的人物和故事引起學界興趣。

2010年,檀香山太平洋國家紀念公墓的紀念通道旁為南北戰爭夏威夷之子立起青銅牌匾。

早年經歷

詹姆斯·伍德·布什生於歐胡島檀香山,具體出生日期尚無定論,有來源認為是1844年10月[2]、1845年[3][4],1847或1848年[5]

他的父親喬治·亨利·布什(George Henry Bush,1807至1853年)生於英格蘭薩福克郡,1825年定居夏威夷;母親是夏威夷王國原住民[6],所以詹姆斯是夏威夷原住民高加索人混血,夏威夷語稱為「哈帕」,意為混血,美國稱為「half-caste」,意為「半種姓」,即混血[7]

他的哥哥叫約翰·愛德華·布什John E. Bush),之後成為報紙出版商和政治家,曾任考艾島皇家總督卡拉卡瓦國王的內閣大臣[5][8]。詹姆斯1864年前的經歷大多已不可考,他和哥哥的職業經歷都是從太平洋捕鯨船或商船上的水手開始[3]。18至19世紀,夏威夷王國出身的水手頗受推崇[9]

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爆發後,夏威夷國王卡美哈梅哈四世於1861年8月26日宣布中立[10]。但是,許多夏威夷原住民和夏威夷出生的美國公民(以美國傳教士後裔為主)自行前往美國本土或就在夏威夷群島加入分屬不同州的聯邦邦聯軍隊[11][12]

1812年戰爭開始,歷史上多次美國戰事都有夏威夷原住民的身影,內戰也不例外且人數更多[13]。夏威夷王國的傳教士大部分來自新英格蘭,該國不少人靠新英格蘭捕鯨業安身立命,還有很多人反對奴隸制,所以大部分國民支持聯邦[14][15]

布什在戰爭剛爆發時抵達新英格蘭,於1864年9月27日在新罕布什爾州朴茨茅斯登記入伍,成為聯邦海軍「普通海員」,役期三年。

他曾在萬達利亞號(Vandalia小型風帆戰船和聯邦海軍從邦聯俘獲的博勒加德號(Beauregard雙桅縱帆船服役,隸屬大西洋封鎖中隊,負責在西佛羅里達近海封鎖邦聯港口。布什服役期間患上慢性喉炎和脊柱損傷,進入布魯克林海軍醫院治療期間於1865年9月退伍。內戰結束後,一貧如洗的布什根本沒錢返回夏威夷,此後十年先後在新貝德福德舊金山大溪地過活,最後於1877年回國。[3][4][16]

1905年,夏威夷成為美國屬地,布什因參戰經歷獲得退伍軍人補貼,並追溯到1897年5月8日開始計算[17][18]

晚年

布什返回夏威夷後定居考艾島,於1880年成為當地稅吏[19]。1882年,哈納利區公路督查員克里斯蒂安·貝特曼(Christian Bertlemann)辭職,正擔任夏威夷內政部長的約翰·愛德華·布什任命弟弟繼任[20]

1887年,詹姆斯加入摩門教,並在兩年後成為教派長老,在夏威夷群島傳教,是基阿利亞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主教,1895年摩門教歷史學家安德魯·詹森Andrew Jenson)訪問考艾島期間就是由布什接待[21][22]

1894年左右,布什與拉海納某青年女子成婚,婚後兩人遷居科納Kona[23]

1906年4月24日,布什因心臟衰竭在基阿利亞與世長辭,此前還在當地監獄看門,身後留下愛妻和獨子[5]

不久,《德瑟雷特新聞》(Deseret News)刊登洛倫佐·泰勒(Lorenzo Taylor)的文章,稱布什「積極傳教,努力行善,尊重長者,熱心助人。所有認識的人都深愛並尊重他,他的一生就是忠心不懈奉獻福音的崇高典範。」[2]據信布什葬在考艾島,但具體地點已不可考。主教博物館助理文化研究員安妮塔·曼寧(Anita Manning)表示:「連家人都不知他葬於何處。」[24]

影響

南北戰爭結束後,包括布什在內眾多夏威夷軍人的貢獻很大程度上已被遺忘,無論是夏威夷歷史還是南北戰爭集體回憶都沒有他們的身影。夏威夷居民、歷史學家,以及夏威夷戰鬥人員的後代一直呼籲世人重視這段歷史,牢記先輩的犧牲和貢獻。近年來,夏威夷王國和美國這段特殊歷史時期的人物和故事引起學界興趣,南北戰爭中的夏威夷軍人也因此獲得重視。[25]

布什的曾侄孫女德娜·布什·埃利斯(Edna Bush Ellis)積極發揮影響,提倡銘記「我們的夏威夷兒郎」,要求為此設立紀念館[25][26]

2010年8月26日,值夏威夷王國宣布中立150周年紀念之際,檀香山太平洋國家紀念公墓(National Memorial Cemetery of the Pacific)的紀念通道旁立起青銅牌匾,紀念文獻有載的上百名投身南北戰爭各方陣營的「南北戰爭夏威夷之子」(Hawaiʻi Sons of the Civil War[25][27]

截至2014年,研究人員已根據歷史文獻確定119名夏威夷原住民或在該國出生的內戰軍人身份,但由於許多人入伍時採用英語化名登記,又沒有詳細記載存世,確切人數及其他大部分信息都已無從考證[11][28]

2015年是南北戰爭結束150周年,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出版《南北戰爭中的亞裔和太平洋島原住民》(Asi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and the Civil War)。書中涉及大量曾參與內戰的亞裔和[太平洋島]]原住民戰鬥人員,其中包括布什在內夏威夷王國參戰人員的部分由歷史學家林露德Ruthanne Lum McCunn)、安妮塔·曼寧和賈斯汀·萬斯(Justin Vance)共同完成。[29][30]

參見

外部鏈接

腳註

書目和期刊

報紙和線上來源

擴展閱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