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說長道短聊臘梅(文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說長道短聊臘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說長道短聊臘梅》中國當代作家文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說長道短聊臘梅

一陣寒風起,芳香撲鼻來。1月初,南山植物園迎來一年一度的賞梅季,遊客還未進入園區,遠遠就能夠聞到遠處飄來的淡淡清香,順着香味的來源和園區的標識,便能夠找到臘梅園,一睹這「凌寒獨自開」的冬日盛況!

賞梅一直是文人墨客冬日裡的重要趣事,植物園區的臘梅錦簇,一棵挨着一棵,在林木蔥鬱、青山滴翠的中間,顯得那麼恰到好處,艷美且素雅,含蓄又傲然。

欣逢臘月暖陽高照日,在老伴和孩子的陪伴與監護下,筆者有幸乘坐代步車到南山植物園觀賞臘梅。匆匆步入觀賞區,遠眺前方忽隱忽現的裊裊艷雲與楚楚倩影,吮吸着暗香浮動浸人心脾的汩汩芳香,思緒朦朧間,已被附近景點特設音響所播放的悅耳旋律所吸引,聲情並茂的女高音激盪在耳畔,「紅岩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喚醒百花齊開放,高歌歡慶新春來、新春來!」,由於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景點所播放的歌曲恰到好處,誘導大家同頻共振,一時間激情飛揚的文人墨客手舞足蹈浮想聯翩……

《紅梅贊》是由閻肅作詞的歌曲,是歌劇《江姐》中的主旋律,曾一度傾倒了全國無數歌迷。有內行人士評點說,詞喚曲生、曲伴詞行,詞曲相諧才能順利推動一首歌曲的傳播,《紅梅贊》的詞曲作者們精誠合作幾易其稿,才創作出這樣一首具有深刻表現力的內核且靈魂充實飽滿的歌曲。老一輩革命者們能從中回憶往昔崢嶸歲月,找尋已經遠去的屬於自己的時代;新生代們則能依據歌曲遙想曾經烽火連天的征戰歲月,從中汲取力量開拓更為美好的明天。這種優質歌曲是一種「靈魂的語言,它把內心深處的哀樂情緒流露於聲音,在這種流露里它對情感的自然性加以緩和,以此使自己超出了情感的自然烈性,因為它使靈魂認識到當前自己受感情激動的情況。」可以說,黑格爾所說的「使靈魂認識到當前自己受感情激動的情況」既是《紅梅贊》成為紅色經典的深層原因,也是其作為藝術作品的核心價值所在。

據說,紅梅的花期是在冬春時分,栽培的地區不同,開花時間也是不同的。如果是在我國西南地區栽培的,花期一般是在12月份至來年的1月份左右。如果是在華中地區栽培,花期是在2月至3月份。如果是在華北地區的話,花期則是在3月-4月份。紅梅屬於梅花的一種,是比較常見的觀花樹種。

臘梅又名金梅、黃梅花等,由於臘梅的花色常為黃色,故此命名。蠟梅非常獨特的是它在冬季開花,斗寒傲霜,有着激勵向上的精神,所以非常受人歡迎,自古對於蠟梅讚賞的詩詞文章就非常多。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開放於漫天飛雪中,象徵着中華民族不畏嚴寒、奮發向上的精神,因此備受歷代文人的青睞,留下了無數詠梅的詩詞。

宋代詠梅詩詞盛行,一些著名詩人都有佳作。北宋詩人王安石的詠梅詩詞,樸素自然,意境深遠,深受讀者喜愛。王安石的詠梅代表作《梅花》,用比喻手法,借頌梅花以喻自己不畏強暴的性格: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首詩詞脫胎於南朝蘇子卿《梅花落》一詩詞。原詩詞是:「中庭一樹梅,多葉尚未開。只言花是雪,悟有暗香來。」王詩詞對原作加以點化提煉,使全詩詞語句更為精練,意境更為深遠。

這首詠梅詩詞形象地刻畫了梅花的神韻和香色。前兩句「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寫寒冬時節,萬物皆未萌芽,唯獨牆角數枝梅花迎寒綻開。「獨自開」與「數枝梅」相照應,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時間,突出了梅花於嚴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徵。「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梅花的香色,前句着眼於人們的視覺形象,含蓄地寫梅花的純淨潔白。與訴諸人們嗅覺形象的下句一道寫梅花的香色,詩詞句之間具有內在聯繫。正因為有梅花的香氣從遠處飄來,才使詩人「遙知不是雪」。倘若梅花無香氣,則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看到的「牆角數枝梅」,是難免把它錯當作雪枝的。以互為因果的兩句詩詞寫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

此詩詞中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牆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着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讚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魅力。詩人在北宋極端複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詞意境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南宋大詩人陸游寫的《卜算子·詠梅》,就是其中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我們不妨來欣賞一下《卜算子· 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首詞中,陸游以寒梅自喻,塑造了一個悽苦、哀傷、備受打擊,但又始終堅持內心理想的形象,很能引起那些懷才不遇的文人的共鳴。從藝術手法上來說,這首詞是非常成功的,前面幾句一直在不停地渲染寒梅的寂寞、孤獨、受迫害,又是「斷橋」,又是「黃昏」,飽受着「風和雨」,自己無意「爭春」,卻被「群芳妒」,最後只能「零落成泥碾作塵」,要多悽慘有多悽慘。但是,全詞的點睛之筆就在於最後一句,即使經歷了這麼多的不堪、屈辱,仍然能保持「香如故」,體現了作者始終堅持心中理想的高境界,讓人在黑暗中看到了最後的一束光,衝破天際,會心一笑。不過,這只是藝術手法上的高明,實際上這首詞仍然擺脫不了傳統文人的自怨自艾,過於強調自己的悲苦,整體格調太悲觀,缺乏積極向上的力量。

對這個問題,毛主席就注意到了,於是借用陸游的這首詞,寫了一首境界更高的《卜算子·詠梅》,我們不妨再來欣賞一下毛澤東主席的《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在這首詞前面,毛主席還特地寫了一句按語:「讀陸游詠梅詞,反其義而用之。」意思很明顯,就是針對陸游寫的《卜算子·詠梅》,重新寫了一首詞,「反其義而用之」。毛主席的這首詞,一反傳統文人寫梅花的套路,徹底拋棄了寒梅孤獨、寂寞的基調,而是寫得非常積極,充滿了樂觀主義精神。先來看上闋,毛主席也提到了寒梅嚴酷的生存環境,又是「風雨」,又是「飛雪」,還有「懸崖百丈冰」,但是,依然有寒梅傲然開放,「猶有花枝俏」。請注意這一句「猶有花枝俏」,毛主席沒有用其他更有力量、更有氣魄的詞,而是用了一個「俏」字,其實更能體現出寒梅面對漫天風雪的樂觀態度,既有「俏麗」之意,又有「俏皮」之意,完全沒有把那些惡劣的環境放在眼裡。再來看下闋,毛主席更是一反傳統詠梅的套路,寫出了寒梅「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的奉獻精神,還有「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功成身退。

歷代文人「詠梅」,基本上都擺脫不了「孤芳自賞」、「淒清悲苦」的基調,但是,毛主席卻跳出了這個窠臼,把梅花塑造成了一位「先行者」,在艱苦的環境中為大家「報春」,而且等到各種花都紛紛開放後,它又不爭不搶,功成身退,只在叢中笑。這種偉大的奉獻精神,極大地提升了「詠梅」的境界,遠非歷代文人能比!

另外,毛主席寫這首詞,其實還有着國際背景,並非只為「詠梅」。這首詞的寫作時間,是在1961年12月,就在兩個月前,蘇聯召開了「二十二大」,帶着一幫小兄弟們,一起對中國展開了大規模的抵制、抹黑,中國在國際上的處境可謂四面楚歌。正是在這個國際背景下,毛主席寫出了這首《卜算子·詠梅》,表現出了中國在這場國際風波中的樂觀態度。了解了這個背景後再來看這首詞,上闋的「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其實正是寫的當時中國所面臨的國際環境,可謂惡劣之極。正是在這種惡劣的國際環境下,中國依然像凌霜傲雪的寒梅一樣,「猶有花枝俏」,笑對這漫天飛雪。下闋的「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說的是中國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並願意幫助共產主義陣營的兄弟國家,一起對抗美國和蘇聯的霸權主義,但同時,中國又始終堅持「和平發展五項原則」,與所有國家平等相待,絕不會做「霸主」。這就是毛主席寫這首詞的國際背景,借梅花的「先行精神」和「奉獻精神」,向全世界表達中國人的態度。不得不說,這樣的境界,比單純的「詠梅」又高了一層,只能讓歷代文人望洋興嘆了!

近代文人在賞梅方面對龔自珍別樣的眼光和不同見解持有褒大於貶的評點。清人龔自珍有着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對社會的洞察力,當時列強環繞,風雨飄搖,龔自珍屢次上書要求改革弊政,無人應和,表面上大家都不作聲,結果背後排擠他,給他小鞋穿。沉悶的朝廷仿佛駕駛着無人掌舵的大船,靠慣性駛入冰川深處。他發出了巨大的悲憤的吼聲。「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他是人才,但是他無法號令喚起這個裝睡的朝廷。只幹了短短十年,也是他最蹉跎無望的十年,他宦海失意辭官回家。他從小讀書,親自見證了八股文如何淘汰埋沒人才,他做官十年,體會了陳腐制度的奴性。但是他更清醒地知道,列強環窺中國,戰爭一觸即發。龔自珍將家眷從北京接回老家浙江,在往返途中,正是浙江梅花開放的季節。這裡的人迎接過年,紛紛製作售賣梅花盆景,而這裡的梅花盆景,自明清以來,就是貴族文士的玩物,更產生一種將梅花人工捆綁彎曲,以求得在一盆之中就能領略到所謂暗香疏影的效果,能售賣高價。承平之時,這是無傷大雅的花木娛樂,但是在龔自珍清醒的眼中來看,這種末世的巧技愈演愈烈,大有所謂商女不知亡國恨的味道。何況梅花性格本身剛直高潔,這樣做法形成審美和售賣的狂潮,本身就是一種病態,他悲憤地寫下名篇《病梅館記》: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固也。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閒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作者通過譴責人們對梅花的摧殘,形象地揭露和抨擊了清王朝統治階級束縛人民思想,壓制、摧殘人才,表達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個性解放的強烈願望。文中表面上句句說梅,實際上卻是以梅喻人,字字句句抨擊時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畫士不愛自然健康的梅,而以病梅為美,以至使梅花受到摧殘,影射統治階級禁錮思想、摧殘人才的醜惡行徑。「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暗示的正是那些封建統治者的幫凶,他們根據主子的意圖,奔走效勞,以壓制人才為業。斫正、刪密、鋤直,這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的惡劣手段;他們攻擊、陷害那些正直不阿、有才能、有骨氣、具有蓬勃生氣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條」和生機窒息的枯乾殘枝,亦即屈曲、邪佞和死氣沉沉的奴才、庸才。作者「購三百盆」,「泣之三日」,為病梅而泣,正是為人才被扼殺而痛哭,無限悲憤之中顯示了對被扼殺的人才的深切同情。「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就是說要破除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才的束縛、扼制,讓人們的才能獲得自由發展。「必復之全之」,一定要恢復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態。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個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見,本文表面寫梅,實際是借梅議政,通過寫梅來曲折地抨擊社會的黑暗,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

作為喜食人間煙火的新時代凡夫俗子,尤其是生活在政通人和百業俱興的和諧社會大環境中,人們賞梅的視角更加多層次多樣化,讚美的語言生動鮮明又貼切,文辭表達中已看不到舊時代文人墨客的陰鬱晦澀與刻薄,更沒有含沙射影抑或指桑罵槐的隱喻和借代等修辭手法摻雜其中。自從攝影機和錄像機步入尋常人家,平民百姓觀賞梅花的多元化技巧更形象更透明更逼真,尤其是智能手機在民間的廣泛應用,更大幅度拉近了專業人士與普通民眾欣賞能力與水平的差距,觀賞梅花的詠梅之作,已不再是文人墨客炫耀賣弄的專利品,而成為平民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文藝佐料和雅俗共賞的文化套餐。陽春白雪式的精品雅作固然爽心悅目,但百姓喜聞樂見的下里巴人之類優秀作品也會市場繁榮前景燦爛,在鑑別視角和品賞口味多樣化的當今時代,只要是凝聚精氣神、展現自然美、崇尚理性美、弘揚真善美、激發正能量等老少咸宜的好作品,一定會招徠正直善良的讀者頻頻光顧並大加讚賞。

就八方來客文化素養和品賞口味而言,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臘梅紅梅情有獨鍾。在普通觀眾的眼裡,梅花不單是最早開的花,它的艷麗色彩,更是其它花無法相比的。當大地邁進嚴冬的門檻之後,它一枝獨秀別具風采,當花卉界各領風騷的花魁花仙們妄自菲薄地彎下了腰,自慚形穢地低下了頭,而此時此刻的臘梅卻抬頭挺胸傲然綻放在嚴冬的寒風裡,頑強地與霜雪進行較量。

筆者邁入梅花園,在瑟瑟寒風中,只見一大片梅花傲然怒放。枝頭上,那粉紅色的小花在斗寒爭艷,為這個寒冬增添了幾分生機。梅花枝條細長,形態不一,婀娜多姿。金鐘似的小花在花枝間點綴着光彩,不時吸引着遊人的目光,引來遊客一陣陣的讚嘆聲。

摒棄主觀臆斷,據實客觀評判。在北方,梅花的確是最堅韌的花。梅花在寒冬里傲霜鬥雪,不怕天寒地凍,不畏冰襲雪侵,當別的花枯萎零落,花殘葉敗時,梅花卻昂首怒放,獨樹一幟,傲然挺立在這冰天雪地中。甚至是直面零下的嚴寒,它也能「疏影橫斜水淺清,暗香浮動月黃昏」,笑傲乾坤獨領風騷。

「梅花香自苦寒來」,吹拂梅花的是凜冽的寒風;照耀梅花的是寒冬的殘陽;滋潤梅花的是殘雪的雨露。但屹立在山頂的梅花卻是那樣的芳香馥郁、雍容典雅,它依舊可以和其它在溫室中的花朵相媲美,而且一點也不遜色。梅花不及牡丹的國色天香,月季的嬌艷浮華,玫瑰的奼紫嫣紅,荷花的高貴典雅,但是,人們卻更喜歡這凌霜傲雪的梅花。

在尋常百姓心目中,梅花是最無私的花。它甘於寂寞,淡泊名利。梅花也有被凜冽寒風吹得東倒西歪、左搖右晃的時候,每當這時,它總是默默承受着,從來沒有喊過冤,從來沒有叫過屈。它不因錯過美麗春天而懊惱;不因沒有蝴蝶伴舞而沮喪;不因缺少同伴而失落。不學嬌弱桃花逐流水,不比輕浮柳絮漫天飛,只是無怨無悔地綻放於人間,努力地裝點着銀白的世界。梅花把春天留給了別人,而將這難以忍受的巨寒留給了自己

梅花從不與百花爭奪明媚的春天,也從不炫耀自己的美麗,梅花有着一副傲骨,也從不驕傲自大。每當寒冬的清晨,一股別具神韻、清逸幽雅的清香就從窗外飄來。梅花不單以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讚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推崇。梅花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世間不甘平庸者以立志奮發的激勵。

梅花不僅在瑟瑟寒風中堅強勇敢地生存下去,而且花朵竟然開的那麼美、那麼艷!為什麼在百花叢中人們偏愛梅花偏鍾情於梅花?是因為它外在美的緣故嗎?是的,它外觀的確很美,它的美雖然不比桃花艷麗,不比牡丹嬌艷,不比茉莉清香,但它的美是別具一格的美。它的美綻放在風雪中,當人們來到風雪漫捲的山嶺溝谷感到迷茫時,忽然發現不遠處一簇簇凌霜斗寒的臘梅,誰不被它傾倒,誰不被它征服!

依稀記得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所作的《七律·冬雲》:雪壓冬雲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其中的「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這一詩句表面意思是說,面對漫天大雪,梅花歡喜得很,根本就不怕嚴寒。「凍死蒼蠅未足奇」抒發了對經受不住考驗者的蔑視。毛主席在此化用中國古典文化中梅花清高,孤潔的形象,一變為革命浪漫主義的無限壯美的情懷。詩人在此似乎在高唱:來吧,狂風大雪儘管來吧,一切反華的惡勢力儘管來吧。毛澤東主席在這首詩中用了「虎豹」、「熊羆」兩個意象指敵人,僅用「梅花」一個形象指革命者,也算是一個特色。整首詩抒情的氣勢雷霆萬鈞,出入於無人之境,又一次體現了詩作大氣壯闊的特徵。此詩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象徵、對比的藝術手法。數種手法交替使用,相得益彰,有力地表達了詩人的情感意志。主席以「白絮」喻滿天大雪,以低沉的「冬雲」、紛飛的大雪、凋零的「萬花」象徵險惡的國際環境,以「英雄」「豪傑」象徵大無畏的詩人所代表的中國人民,以「虎豹」「熊羆」象徵強大的國際反華勢力,以「梅花」象徵歷經磨難更堅強不屈的中華民族,以「蒼蠅」象徵屈從於強權的國家和政黨。同時,將險惡的環境與抒情主人公的堅強意志對比,將軟弱渺小的「蒼蠅」與傲雪挺立的「梅花」對比,一反一正,一丑一美,以反寫正,以丑突出美,有效地加強了表達效果。[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