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諸病源候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諸病源候論》,又稱 《巢氏諸病源候總論》、《巢氏病源》,中醫學病因病理專著。巢元方等奉敕編撰,約成書於公元610年。日本現收藏有宋代校正醫書局印本,北京圖書館等現收藏有元代刻本。還有明刻本等20餘種。日本東洋醫學研究會將宋本收入 《東洋醫學善本叢書》中複印,書末附錄山本恭庭之解題,丹波元簡之扎記及陸心源之校補。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年據1891年周學海《周氏醫學叢書》本出版四合一影印本。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共50卷,約30餘萬字。分67病,每病之下,少則3論,多則255論,全書對內科疾病,包括傳染病,雜病等,外科疾病,婦科產科以及小兒科疾病之病因病理、病變證候等進行了系統論述,共計1 739論。本書是中國現存最早對各種疾病進行病因病理學探討巨著,一般不涉及疾病方藥治療,但對少數疾病附錄有「養生方導引法」,或個別適於手術治療者附有外科手術方法和步驟等。本書卷1—30重點敘述了內科病證,包括風病、虛勞、腰背病、消渴、解散病、傷寒病,時氣病、熱病、溫病、疫癘、瘧、疸、氣病、腳氣、咳嗽、淋病、五臟六腑病、痢病、九蟲病、積聚、疝,痰、痞噎、水腫、霍亂、注病、蠱毒、血、發、面體病諸侯等,以及目、鼻、耳、齒、唇舌、咽喉等五官、口齒科病證。卷31—36重點論述了外科病證,包括癭、瘤、丹毒、腫病、丁瘡、癰疽、瘺病、痔病、瘡病、金瘡、獸毒、蛇毒、折傷諸候等。卷37—44列述了婦產科病證,包括婦人雜病、婦人妊娠病、婦人將產病、婦人難產病、婦人產後病等;卷45—50為小兒雜病證,包括養小兒,變蒸、癇、傷寒、時氣、疸、瘧、注、蠱、吐、利、驚以及先天性畸形與小兒外科疾病等。

本書對各科病證之論述,十分重視逐病的研討,探索其病因病理和臨證表現,並不拘泥於傳統三因學說的論證,將中國醫學的病因學說推向新的高度。如對疥瘡之病原體,傳染性、好發部位,不同類型的診斷要點,以及「蟲死病除」的治癒標準等,均有較詳論述。又如對傷寒、時氣、溫病等病因,該書均歸之為因感「乖戾之氣」而生病,並確認三者同屬傳染病,均可進行預防。在論述時幾乎完全一致的強調:「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延及外人,故須預服藥及為法術以防之。」又如對腸道寄生蟲病,過敏性疾病漆瘡、運動病以及風麻、結核病、血吸蟲病、痢疾、天花……等疾病認識,均明顯超過前人。本書為理論性專著,但在涉及某些嚴重外傷手術急救方面也達到很高水平,為人類醫學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在金瘡腸斷候中強調:「腸一頭見者,不可連也,……腸兩頭見者,可速續之,先以針縷如法,連續斷腸,便取雞血,塗其際,勿令氣泄,即推內之」,「若腸腹&55385;&56957;(按為大網膜)從瘡出,……當以生絲縷系,絕其血脈,當令一宿,乃可截之,勿閉其口,膏稍導之」。上述文字說明,中國在隋或隋以前已成功的進行了外傷斷腸的吻合手術,外傷引致腸、大網膜從腹部傷口出,外科學家為其作了大網膜血管結紮,並經一宿觀察,對絕其血脈而壞死的大網膜進行了切除術。這些都是人類醫學史上的創舉。本書影響之深遠廣泛是很少有的,中國醫學名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太平聖惠方》、《普濟方》、以及日本醫學名著《醫心方》,朝鮮醫學名著《鄉藥集成方》、《醫方類聚》、《東醫寶鑑》等,均曾以該書為重要依據。

作者簡介

巢元方,貫里不明,於隋大業中 (605—616) 曾任隋太醫署太醫博士,奉隋文帝之命編撰 《諸病源候論》。巢氏醫術高明,曾奉隋煬帝之命為開運河總管治癒虛痢而聞名於時。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諸病源候論 相關視頻

《引書》、《導引圖》及諸病源候論
諸病源候論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