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貴州安順邢江河國家濕地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貴州安順邢江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貴州省西秀區、總面積601.24公頃,功能區劃圖見附件。

相關資訊

貴州安順邢江河國家濕地公園:青山碧水迎客來

7月盛夏,位於西秀區舊州鎮的邢江河國家濕地公園愈發顯得綠意蔥蘢,青山碧水間,「新鳥類」鉗嘴鸛又一次如約而至,在小河與稻田中自由飛翔、徜徉嬉戲。

鉗嘴鸛的到來,是邢江河流域生態環境條件得到有效改善的最好印證。不僅如此,2020年冬季,邢江河流域還迎來了新成員紅嘴鷗,吸引了大量遊客的關注。

邢江河是安順人民的母親河,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全長約80公里,養育了沿河兩岸勤勞朴這的人民。邢江河國家濕地公園於2013年12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開始試點建設,始終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使邢江河流域的生態系統得到有效的保護和恢復,2018年12月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並於2019年1月獲正式授牌。

公園簡介

該濕地公園位於西秀區東北部,是雲貴高原上典型的以河流濕地為主體的濕地公園,涉及大西橋鎮、舊州鎮、黃臘鄉、劉官鄉4個鄉鎮,規劃總面積601.24公頃,濕地總面積為486.6公頃,濕地率為80.9%。

據了解,邢江河濕地是由永久性河流、洪泛濕地、稻田和周圍山體的植被共同組成的複合濕地系統,在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保護價值。其植被的保護與恢復已成為「兩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秀區踐行「兩山」理念,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旅遊生態化、生態旅遊化」成果的重要體現。

邢江河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不僅彌補了安順旅遊業濕地生態旅遊項目的空白,還為安順全方位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投資環境條件,成為集濕地保護、生態體驗、科研監測、濕地科普宣教於一體,具有西部特色的國家級濕地公園[1]

邢江河國家濕地公園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區域內屯堡文化、布依文化等民族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得益於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邢江河濕地正朝着集科研、民俗訪問、休閒寫生、旅遊觀光、濕地考察於一體的全域旅遊新路邁進,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日漸凸顯。

根據自身優勢和特點,邢江河國家濕地公園劃為五個功能區,即管理服務區、宣教展示區、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和合理利用區。隨着科普宣教活動的開展,大眾在生態旅遊過程中感受科普、參與科普、濕地保護意識增強,提高了對濕地公園生態保護的認同感和參與保護的自覺性,濕地公園環境教育基地逐步打造成形,在當地已經起到很好的宣教效果。

在保護與建設過程中,邢江河國家濕地公園堅持生態保護與促進當地居民就業並舉,利用豐富的濕地景觀資源、屯堡文化、布依文化等開展民族文化體驗、濕地採風、濕地食材鑑賞、濕地農耕文化體驗等特色品牌旅遊,生態農產品如生態山藥、生態茭瓜、生態慈姑種植等生態創業,有機水稻示範基地等帶動當地居民就業脫貧,其中季節性務工雇用當地人每年可達3000餘人次,不僅從根本上改善了周邊群眾的生活環境,也為當地群眾提供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脫貧致富新路。

隨着各項服務功能的不斷完善,邢江河國家濕地公園正逐步成為貴州省濕地公園建設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學習培訓示範基地。自2019年10月貴州大學與邢江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貴州大學林學院教學科研基地」與「貴州大學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研究中心科研教學基地」後,公園相續掛牌建設「西秀區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及「安順市科普教育基地[2]」,現正在積極申報「貴州省十大研學旅遊示範基地」。

如今,放眼邢江河國家濕地公園,遊人或泛舟河中,欣賞沿河風光;或岸邊垂釣尋趣,漫步消暑;或尋一家農家客棧,感受迷人的布依風情,聆聽神奇的軍屯傳說……在生態保護中開發利用,在開發利用中保護生態,這個景色別致的美麗濕地宛若「世外桃源」,處處彰顯着田園與河流共美,生態與發展共融的和諧景象。

視頻

貴州安順邢江河國家濕地公園 相關視頻

貴州安順最大公園,是安順免費的4A級景區
西秀區積極推進2017年邢江河流域治理工程建設工作

參考文獻

  1. 五大類公園 建設標準各不同 ,搜狐,2016-06-06
  2. 什麼是科普教育基地?,搜狐,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