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貴州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貴州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原圖鏈接  


貴州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貴州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編輯 討論99+ 上傳視頻 貴州,簡稱「黔」或「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貴陽,地處中國西南內陸地區腹地。是中國西南地區交通樞紐,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世界知名山地旅遊目的地和山地旅遊大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界於北緯24°37′~29°13′,東經103°36′~109°35′,北接四川和重慶,東毗湖南、南鄰廣西、西連雲南。 [1] 貴州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總面積17.62萬平方千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 [2-3]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轄9個地級行政區, [4] 其中6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51個縣,11個自治縣,9個縣級市,16個市轄區,1特區。 [5] 常住人口3622.95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6769.34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80.5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058.4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430.33億元。

歷史沿革

春秋以前,貴州為荊州西南裔,屬於"荊楚"或"南蠻"的一部分。 [10] 戰國後期,夜郎國逐步發展成為西南地區的大國之一(夜郎國大部分疆域在今貴州境內)。 [10]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在夜郎地區修築"五尺道",並在部分地方設郡縣、置官吏。 [10] 西漢武帝在夜郎地區繼續推行郡縣制,同時開闢了從四川南部經貴州西部平夷(今畢節)至江(北盤江)、南到番禺(今廣州)的通道。公元前25年,夜郎國滅,郡縣制在夜郎地區最後確立。 [10] 東漢時,沿襲西漢建置。三國時,西南大部地區蜀漢政權占有。貴州屬牂牁郡、朱提郡、興古郡、江漢郡、涪陵郡。兩晉南北朝,今貴州境內,除置牂牁郡外,邊遠地區又分屬朱提、江漢等郡。隋時,在貴州置牂州牂牁郡、明陽郡。此外,今貴州東北地區分屬黔安郡和沅陵郡。唐代,在今貴州地區推行經制州與羈縻州並行的制度。唐在貴州建置的經制州有播州、思州等,建置的羈縻州有矩州、蠻州等。從地域上看,烏江以北多系經制州,烏江以南多系羈縻州。 [10] 宋代,今貴州地域分別隸於夔州路、荊湖北路、潼川府路、廣南西路、劍南西路、劍南東路等,而主要屬夔州路。公元974年,土著首領普貴以控制的矩州歸順,宋朝在敕書中有「惟爾貴州,遠在要荒」一語,這是以貴州之名稱此地區的最早記載。宋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為奉寧軍承宣使知思州軍事土著首領田佑恭加授貴州防禦使銜,「貴州」才成為行政區劃的名稱。但當時的「貴州」僅限於今貴陽一帶。 [10] 元代在今貴州地區遍行土司制度。在今貴州境內的建置主要有:八番順元宣慰司都元帥府、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蠻安撫司、烏撒烏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等,分別隸屬於湖廣、四川、雲南3行省。 [10] 明朝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設置貴州承宣布政使司,正式建制為省,以貴州為省名。廢思州宣慰司與思南宣慰司,保留水東土司與水西土司,同屬貴州布政司管轄。明末,貴州布政司領貴州宣慰司及貴陽、安順、平越軍民府並都勻府、黎平府、思州府、思南府、銅仁府、鎮遠府、石阡府。 [10] 清代前期,貴州的行政建置有較大的變化。雍正五年(1727年),將四川所屬遵義府及其所屬各縣改隸貴州,同時,將畢節以北的永寧全境劃歸四川,將廣西紅水河、南盤江以北之地置永豐州,與廣西的荔波、湖廣的平溪、天柱一併劃歸貴州管轄。至此,貴州的疆域基本形成。清末,貴州建置設有12府、2直隸廳、13州、13廳、43縣。 [11] 民國二年(1913年),貴州地方政區進行了一次調整,以前的府、廳、州,一律改為縣。全省設3道觀察使。1920年廢道。1937年,貴州置6個行政督察區,分管各縣。1941年置貴陽市。至1948年,貴州設1個直轄區、6個行政督察區、下轄78個縣(市)。1930年4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入貴州,並在部分地區建立革命政權。1934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即紅二軍團)進入黔東,建立黔東特區,7月成立了特區委員會,在沿河、德江、印江、松桃等縣建立了縣、區、鄉革命委員會。1935年1月召開了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中的領導地位。 [12] 1935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進入貴州,1936年2月在大定建立了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後遷畢節縣城),以後還在畢節、大定、黔西等地建立了縣、區、鄉人民政權。 [10]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解放軍解放貴陽,12月26日成立貴州省人民政府。解放初期,全省設1個直管市、8個專區、1個專區轄市,共置79縣。 1956年4月,撤銷貴定專區、鎮遠專區和都勻專區,設置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治所為凱里(同年7月23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鎮遠成立,之後於1958年遷往凱里)和都勻。 1956年,四川省綦江縣2個村劃歸貴州省鰼水縣(後改稱習水縣)。 1960年,撤銷安順專區郎岱縣、設六枝市,後改為六枝縣。 1965年,恢復都勻市建制,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 1966年,在原安順專區六枝縣、畢節專區水城縣、興義專區盤縣的基礎上設置六枝工礦區、水城工礦區、盤縣工礦區。 1970年,設萬山特區,屬銅仁專區管轄。合併六枝、盤縣、水城三工礦區及原屬縣,設置六枝特區、盤縣特區、水城特區。設立六盤水專區,管轄原安順專區的六枝特區、原畢節專區的水城特區、原興義專區的盤縣特區。 1978年12月,撤銷六盤水專區,設地級六盤水市,轄3個特區,市政府駐水城特區,為貴州省第二個地級市。 1981年9月,撤銷興義地區,設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治所為興義。 1983年,撤銷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縣,設縣級凱里市,為自治州首府。 1987年,撤銷六盤水市水城特區,設水城縣和鐘山區,六盤水市政府駐地改為鐘山區。 1988年,撤銷黔西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興義縣,設縣級興義市,為自治州首府。 1990年,撤銷遵義地區赤水縣,設縣級赤水市。合併安順市和安順縣,作為安順地區行政中心。 1992年,撤銷六盤水市盤縣特區,改設盤縣。撤銷安順地區清鎮縣,設縣級清鎮市,仍屬安順地區管轄。 1994年,撤銷遵義地區仁懷縣,設縣級仁懷市。撤銷畢節地區畢節縣,設縣級畢節市,為畢節地區行政中心。 1996年,將原屬安順地區的清鎮市、修文縣、開陽縣、息烽縣劃歸貴陽市管轄。 1997年,撤銷遵義地區,設立地級遵義市,原縣級遵義市改為紅花崗區。遵義市轄1區2市10縣。 2000年,撤銷安順地區,設立地級安順市,原縣級安順市改為西秀區,安順市轄1區5縣。 2003年,析分遵義市紅花崗區部分地區,成立遵義市匯川區。 2011年,撤銷銅仁地區,設地級銅仁市,原縣級銅仁市改為碧江區,原萬山特區改為萬山區。銅仁市轄2區8縣。同年,撤銷畢節地區,設地級畢節市。原縣級畢節市改為七星關區,畢節市轄1區7縣。 2013年,推行省直管縣試點模式,將原屬遵義市的縣級仁懷市,畢節市的威寧縣劃為省直管縣試點。 2014年1月6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貴州貴安新區的批覆》(國函〔2014〕3號)同意設立國家級新區——貴州貴安新區。 [13] 同年,撤銷安順市平壩縣,設安順市平壩區。 2016年,撤銷遵義市遵義縣,設遵義市播州區。 2017年4月,民政部同意撤銷六盤水市盤縣,設縣級盤州市,由六盤水市代管。 2018年8月,根據《民政部關於同意貴州省撤銷興仁縣設立縣級興仁市的批覆》(民函〔2018〕107號),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黔西南州興仁縣,設立縣級興仁市。 [14] 2020年7月,撤銷六盤水市水城縣,設六盤水市水城區。 [15-16]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7月,轄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畢節、銅仁6個地級市,黔東南、黔南、黔西南3個民族自治州;有9個縣級市、51縣、11民族自治縣、15個市轄區和1特區 [17] 。省政府駐地貴陽市雲岩區。 地級單位 人口 (萬人) 面積 (km2) 區號 車牌代碼 市轄區、自治州首府 縣級市 縣、自治縣 貴陽市 423.46 8034 0851 貴A 觀山湖區 南明區 雲岩區 花溪區 烏當區 白雲區 清鎮市 開陽縣 息烽縣 修文縣 遵義市 612.7 30763 0851 貴C 匯川區 紅花崗區 播州區 赤水市 仁懷市 桐梓縣 綏陽縣 正安縣 道真縣 務川縣 鳳岡縣 湄潭縣 餘慶縣 習水縣 六盤水市 285.12 9914 0858 貴B 鐘山區 水城區 盤州市 六枝特區 安順市 229.73 9267 0851 貴G 西秀區 平壩區 —— 鎮寧縣 普定縣 關嶺縣 紫雲縣 畢節市 653.64 26852 0857 貴F 七星關區 —— 赫章縣 威寧縣 納雍縣 織金縣 黔西縣 金沙縣 大方縣 銅仁市 309.24 18003 0856 貴D 碧江區 萬山區 —— 江口縣 玉屏縣 石阡縣 思南縣 印江縣 德江縣 沿河縣 松桃縣 黔東南苗族 侗族自治州 348.06 30339 0855 貴H 凱里市 —— 鎮遠縣 黃平縣 施秉縣 三穗縣 岑鞏縣 天柱縣 錦屏縣 劍河縣 台江縣 黎平縣 榕江縣 從江縣 雷山縣 麻江縣 丹寨縣 黔南布依族 苗族自治州 323.11 26195 0854 貴J 都勻市 福泉市 荔波縣 貴定縣 甕安縣 獨山縣 平塘縣 羅甸縣 長順縣 龍里縣 惠水縣 三都縣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80.59 16805 0859 貴E 興義市 興仁市 普安縣 晴隆縣 貞豐縣 望謨縣 冊亨縣 安龍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貴州地處雲貴高原,介於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東靠湖南,南鄰廣西,西毗雲南,北連四川和重慶,東西長約595千米,南北相距約509千米。總面積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1.8%。 [18] 最東部為黔東南州天柱縣地湖鄉,最西部為畢節市威寧縣玉龍鄉,最南部為黔西南州興義市洛萬鄉,最北部為遵義市道真縣陽溪鎮。

地形地貌

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嶂,綿延縱橫,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川黔要隘婁山關高1444米;中南部苗嶺橫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東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淨山高2572米;西部高聳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6米,為貴州境內最高點。而黔東南州的黎平縣地坪鄉水口河出省界處,海拔為147.8米,為境內最低點。貴州岩溶地貌發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積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61.9%,境內岩溶分布範圍廣泛,形態類型齊全,地域分布明顯,構成一種特殊的岩溶生態系統。 [19]

氣候

貴州的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從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多在3℃~6℃,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高;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一般是22℃~25℃,為典型夏涼地區。降水較多,雨季明顯,陰天多,日照少。 2002年,9個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興義市,為1480毫米;最少的是畢節市,為687.9毫米。受季風影響降水多集中於夏季。境內各地陰天日數一般超過150天,常年相對濕度在70%以上。受大氣環流及地形等影響,貴州氣候呈多樣性,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另外,氣候不穩定,災害性天氣種類較多,乾旱、秋風、凝凍、冰雹等頻度大,對農業生產危害嚴重。 [19]

水文

貴州河流處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上游交錯地帶,有69個縣屬長江防護林保護區範圍,是長江、珠江上游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全省水系順地勢由西部、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分流。苗嶺是長江和珠江兩流域的分水嶺,以北屬長江流域,流域面積115747平方千米,占全省國土面積的66.1%,主要河流有烏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舞陽河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欄江橫江等。苗嶺以南屬珠江流域,流域面積60420平方千米,占全省國土面積的35%,主要河流有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 [20]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貴州礦產資源豐富,是礦產資源大省。發現礦產110多種,其中有76種探明了儲量,有多種保有儲量排在全國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飾面用輝綠岩、磚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鋁土礦、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鎂、錳、等;此外,煤、銻、金、硫鐵礦等在國內占有重要地位。煤炭儲量大,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稱,2002年末保有儲量為492.27億噸;鋁土礦保有儲量為4.24億噸;磷礦儲量26.95億噸,占全國總量的40%以上;重晶石儲量為全國的三分之一;金礦儲量居全國第十二位,是中國新崛起的黃金生產基地。 [20]

水資源

貴州河流數量較多,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條。2002年貴州省河川徑流量達到1145.2億立方米。貴州河流的山區性特徵明顯,大多數的河流上游,河谷開闊,水流平緩,水量小;中遊河谷束放相間,水流湍急;下遊河谷深切狹窄,水量大,水力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蘊藏量為1874.5萬千瓦,居全中國第六位,其中可開發量達1683.3萬千瓦,占中國總量的4.4%,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開發條件優越。

土地資源

貴州省土地資源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較少。山地面積為108740平方千米,占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61.7%,丘陵面積為54197平方千米,占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31.1%;山間平壩區面積為13230平方千米,僅占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7.5%。可用於農業開發的土地資源不多,由於人口增多,非農業用地增多,耕地面積不斷縮小。2002年底,貴州省實有耕地面積176.94萬公頃,比2001年減少6.29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05公頃,遠低於全中國平均水平。土層厚、肥力高、水利條件好的耕地所占比重低。

生物資源

貴州省有維管束植物9982種(包括亞種、變種,下同),其中可食用的700多種,綠化、美化以及能抗污染、改善環境的2000多種;列入國家Ⅰ級保護的珍稀植物有冷杉、銀杉珙桐、貴州蘇鐵等16種。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脊椎動物1053種,其中獸類141種,鳥類509種,爬行類104種,兩棲類74種,魚類225種;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動物有黔金絲猴黑葉猴黑頸鶴等15種。貴州是中國四大中藥材產區之一,有「夜郎無閒草,黔地多良藥」之稱,全省有藥用植物4419種、藥用動物301種,享譽國內外的「地道藥材」有50種,已開發利用的中草藥資源有350餘種,天麻杜仲黃連吳萸石斛是貴州五大名藥。 [21]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常住人口3622.9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2.9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775.97萬人,占年末常住人口的比重為49.02%,比上年末提高1.5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49.30萬人,出生率為13.65‰;死亡人口25.10萬人,死亡率為6.95‰;自然增長率為6.7‰。 [6]

民族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個,其中世居民族有漢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瑤族壯族畲族毛南族滿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個民族。在貴州黔西北地區還分布有穿青族(也叫青族、川青族),由於多次考察所遺留的疑問,穿青族暫不在我國56個民族中,其身份證上所注民族為「穿青人」。 [22] 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人口超過10萬的有漢族(2191.17萬,占62.2%)、苗族(429.99萬,占12.2%)、布依族(279.82萬,占7.9%)、侗族(162.86萬,占4.6%)、土家族(143.03萬,占4.1%)、彝族(84.36萬人,占2.4%)、仡佬族(55.9萬,占1.6%)、水族(36.97萬,占1.0%)、白族(18.74萬,占0.53%)和回族(16.87萬,占0.5%)。 [23] 2009年末,貴州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39%。全省有3個民族自治州、11個民族自治縣,地級行政區劃單位占全省的30%,縣級行政區劃單位46個,占全省的52.3%;少數民族自治地區國土面積9.78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55.5%。還有253個民族鄉。千百年來,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創造了多姿多彩的貴州文化。 [23]

政治

現任貴州省黨政領導(截止2020年10月) 中國共產黨貴州省委員會 書記 孫志剛 副書記 諶貽琴、藍紹敏 常委 夏紅民、時光輝、趙德明、盧雍政、劉捷、李再勇、龍長春、嚴朝君、王艷勇、吳強 秘書長 吳強 [24] 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主任 孫志剛 副主任 孫永春、袁周、慕德貴、劉遠坤、陳鳴明、何力、李飛躍 秘書長 陳鳴明 [25] 貴州省人民政府 省長 諶貽琴 副省長 李再勇、王世傑、陶長海、郭瑞民、譚炯、胡忠雄 秘書長 張平 [26-27]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貴州省委員會 主席 劉曉凱 副主席 蒙啟良、左定超、李漢軍、周建琨、羅寧、陳堅、任湘生、孫誠誼、張光奇 [28] 秘書長 熊德威 [29]

經濟

綜述

2019年,貴州省地區生產總值16769.34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80.56億元,增長5.7%;第二產業增加值6058.45億元,增長9.8%;第三產業增加值8430.33億元,增長7.8%。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6%,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6.1%,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3%,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6433元。 2019年,貴州省財政總收入3047.81億元,比上年增長2.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67.36億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稅收收入1203.93億元,下降4.9%;非稅收入563.42億元,增長22.3%。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就業人員2049.40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78.49萬人,比上年增長1.0%。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14.6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7.93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1%。 2019年,貴州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97元,比上年增長10.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04元,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56元,增長10.7%。全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780元,比上年增長7.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402元,增長3.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222元,增長11.5%。年末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43.19輛,比上年末增長8.3%;擁有空調37.23台,增長7.9%。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22.84輛,比上年末增長16.7%;擁有摩托車54.31輛,增長2.3%;擁有熱水器61.93台,增長17.4%。年末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現住房面積38.19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長0.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現住房面積35.31平方米,增長0.9%。 [6]

第一產業

2019年,貴州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408.03億元,比上年增長5.7%。其中,種植業增加值1566.47億元,增長8.3%;林業增加值182.09億元,增長7.8%;畜牧業增加值493.12億元,下降1.8%;漁業增加值38.88億元,增長4.6%。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064.11萬畝,比上年下降1.1%。糧食總產量1051.24萬噸,下降0.8%,單位面積糧食產量3879.96公斤/公頃,增加12.72公斤/公頃。全年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2153.40萬畝,增長2.5%,蔬菜及食用菌產量2735.44萬噸,增長4.7%。年末果園面積1029.94萬畝,比上年末增長18.5%,全年園林水果產量370.85萬噸,比上年增長26.5%。全年商品木材產量316.22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3.5%。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豬存欄1171.27萬頭,比上年末下降24.4%;牛存欄492.96萬頭,增長5.9%;羊存欄380.25萬隻,下降5.3%;家禽存欄10640.67萬羽,增長9.8%。全年全省豬出欄1678.56萬頭,比上年下降10.2%;牛出欄168.56萬頭,增長7.0%;羊出欄293.55萬隻,下降1.2%;家禽出欄15004.83萬羽,增長27.6%。豬牛羊禽肉產量202.49萬噸,比上年下降3.5%;禽蛋產量22.95萬噸,增長14.6%;牛奶產量5.29萬噸,增長15.5%。 2019年,貴州省水產品產量24.36萬噸,比上年增長2.7%。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23.30萬噸,增長2.9%。 [6]

鹽酸菜

獨山鹽酸菜是聞名全國的八大醃菜之一,為貴州所特有,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種民間手工工藝。 鹽酸菜味道濃郁,口感脆嫩,色彩紅里透綠。蒸、煮、炒、燜、涼拌都可以。 鹽酸菜是過年和酒席上貴州人家必不可少的一道風味,能夠吃上一口絕對讓人念念不忘。

酸湯

貴州人家家戶戶必備的酸湯,因為「酸」可以用來炮製一切美味佳肴。酸湯有分紅酸和白酸,紅酸一定是微辣酸爽,而白酸則是酸香開胃。加入了酸湯的菜餚,從鼻尖就開始散發出開胃誘人的酸味,作為貴州人一日三餐都在吃的酸湯,帶出去送人絕對會收穫一片掌聲。

絲娃娃

貴州最出名也是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絲娃娃麵皮潔白如玉,加上爽口的蔬菜絲,包裹後猶如襁褓中的嬰兒,最後再澆上酸辣的沾水,素菜的脆嫩,麵餅的香綿,蘸水的點睛之筆,一口一個都不夠。不過由於絲娃娃好吃不好帶,所以只能遺憾的排名在後面了。 [1]

第二產業

2019年,貴州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9.9%,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9.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6.9%,私營企業增加值增長6.9%。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13.7%,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11.0%。全省19個重點監測的行業中,12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比上年增長21.1%,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8.9%,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長18.2%,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增長14.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2.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1.3%。 2019年,貴州省生產集成電路5843.23萬塊,增長53.1%;電子元件71.35億隻,增長36.1%;鋼材707.74萬噸,增長24.3%;原鋁(電解鋁)127.80萬噸,增長23.3%;飲料酒140.67萬千升,增長6.9%。 2019年,貴州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886.58億元,比上年增長0.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1.0%,比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為9.3%,提高0.2個百分點;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75.15元,下降0.92元。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1565個,比上年末增加242個。其中,特級和一級資質建築業企業111個,增加24個;二級資質企業685個,增加216個;三級資質企業766個,與上年末持平;其他資質企業3個,增加2個。全年全省建築業增加值1517.06億元,比上年增長10.6%。 [6]

第三產業

2019年,貴州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1.0%。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8%,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2.2%,第三產業投資下降3.8%。工業投資增長32.6%,製造業投資增長19.3%。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27.3%,其中,住宅投資增長33.4%。商品房銷售面積5323.3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7%;商品房銷售額3183.57億元,增長9.0%。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市場主體總數達306.81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5.4%;市場主體註冊資本7.39萬億元,增長13.9%。全年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67.42萬戶。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5.1%。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5.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6.1%。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增長3.6%,餐飲收入額增長11.9%。 2019年,貴州省限額以上法人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8%。其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3.1%;中西藥品類增長10.5%;石油及製品類增長8.6%;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6.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1%;汽車類下降4.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5.3%;日用品類下降9.8%;煙酒類下降11.2%。限額以上法人企業(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額比上年增長5.3%。 2019年,貴州省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0.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6%,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3.2%,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2.3%。 2019年,貴州省進出口總額453.57億元,比上年下降9.5%。其中,出口總額327.14億元,下降3.1%;進口總額126.43億元,下降22.6%。出口總額中,加工貿易65.22億元,下降46.0%;一般貿易251.03億元,增長20.5%。進口總額中,加工貿易45.13億元,下降49.8%;一般貿易57.36億元,下降2.6%。全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91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6.79億美元。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完成額13.6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2.84億美元,增長28.1%。 2019年,貴州省郵政行業業務總量76.05億元,比上年增長20.6%;郵政函件業務6092.17萬件,下降34.4%。快遞業務收入46.11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快遞業務量2.46億件,增長16.0%。電信業務總量3874.88億元,比上年增長76.8%。年末移動電話用戶4386.24萬戶,比上年末增長3.2%;互聯網出省帶寬1.20萬Gbps,增長31.4%;光纜線路長度114.14萬千米,增長17.8%。移動電話普及率提高到122.52部/百人。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27170.60億元,比年初增加690.08億元。其中,住戶存款11527.25億元,增加931.60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8448.73億元,比年初增加3482.64億元。其中,住戶貸款9032.64億元,增加1319.06億元。年末共有境內上市公司29家,境內上市公司總市值16931.54億元;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中掛牌的公司50家。全年通過境內市場籌資962.54億元,其中,股票市場籌資24.52億元,債券市場籌資816.28億元。證券、期貨成交金額26916.54億元,比上年增長19.3%。 2019年,貴州省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89.26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23.41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265.85億元。支付各項賠款與給付186.57億元,比上年增長2.9%。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120.44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賠款及給付36.57億元,壽險業務給付29.56億元。 [6]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擁有國家級科技合作基地5個,院士工作站8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全年登記技術合同2906項,比上年增長3.3%;合同成交金額227.18億元,增長32.5%;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220項,增長238.5%;申請專利44328件,增長5.5%;授權專利24729件,增長27.1%。 [6]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擁有普通小學6943所,在校生388.30萬人;初中學校2008所,在校生179.28萬人;普通高中468所,在校生99.21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85所,在校生43.81萬人;普通高等學校72所,在校生76.57萬人;研究生培養單位10個,在學研究生2.37萬人。全省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3.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9.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38.0%。 [6] 普通高等院校 序號 學校名稱 主管部門 辦學地點 辦學層次 備註 1 貴州大學 貴州省教育廳 貴陽 本科、研究生 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30]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2 貴州師範大學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省部共建高校 [31] 3 貴州醫科大學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4 貴州民族大學 省部共建高校 5 貴州財經大學 普通本科 6 貴州中醫藥大學 貴州省重點支持建設高校 卓越中醫師教育培養計劃 7 貴州理工學院 本科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 8 貴州師範學院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9 貴陽學院 本科、研究生 普通本科 10 貴州商學院 本科、專科 11 貴州警察學院 本科、專科 12 遵義醫科大學 遵義 本科、研究生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13 遵義師範學院 本科、專科 普通本科 14 六盤水師範學院 六盤水 本科、專科 15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 都勻 16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畢節 17 銅仁學院 銅仁 18 安順學院 安順 19 凱里學院 凱里 20 興義民族師範學院 興義 21 茅台學院 仁懷 本科 獨立學院(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序號 學校名稱 主管部門 辦學地點 辦學層次 1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 貴州省教育廳 貴陽 本科 2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 3 貴州師範大學求是學院 4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 5 貴州醫科大學神奇民族醫藥學院 6 貴州中醫藥大學時珍學院 7 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 惠水 8 遵義醫科大學醫學與科技學院 遵義 專科(高職)院校 序號 學校名稱 主管部門 辦學地點 辦學層次 1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教育廳 貴陽 專科,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 2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銅仁 專科,國家骨幹高職院校 3 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都勻 專科 4 貴陽護理職業學院 貴陽 專科 5 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畢節 專科 7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遵義 專科 8 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凱里 專科 9 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貴陽 專科 10 貴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專科 11 貴州職業技術學院 貴陽 專科 12 畢節廣播電視大學 畢節 專科 13 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 六盤水 專科 14 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貴陽 專科 15 安順職業技術學院 安順 專科 16 畢節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畢節 專科 17 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都勻 專科 18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凱里 專科 19 黔西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興義 專科 20 遵義職業技術學院 遵義 專科 21 畢節職業技術學院 畢節 專科 22 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銅仁 專科 23 貴州工商職業學院 貴陽 專科 24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 專科 25 貴州工貿職業學院 畢節威寧 專科 26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 銅仁德江 專科 27 銅仁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銅仁 專科 28 貴州農業職業學院 貴陽 專科 29 貴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專科 30 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 專科 31 貴州電子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專科 32 貴州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盤縣 專科 33 貴州盛華職業學院 黔南惠水 專科 34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 貴陽 專科 35 貴陽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專科 36 黔南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獨山縣 專科 [32]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貴州省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74%,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3.93%。擁有城市影院204家,票房收入7.27億元。出版各類圖書1001種,報紙27種,期刊93種,錄像製品1種。擁有藝術表演團體41個,藝術表演場所6個,博物館、紀念館73個,公共圖書館98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9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567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1個。 [33]

醫療衛生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擁有衛生機構2.85萬個,其中,醫院、衛生院0.27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48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00個。醫院、衛生院床位25.11萬張,比上年末增長7.9%。衛生技術人員26.63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8.80萬人,註冊護士12.14萬人。 [6]

體育事業

2019年,貴州省運動員在國際、國內重大體育比賽中獲獎137項,比上年增長23.4%。其中,獲得世界冠軍5個,獲得國內最高水平賽事金牌51個。全年全省安裝全民健身器材0.83萬台,比上年增長19.6%。 [6] 貴州省大型體育場館名單 場館類型 場館類別 場館名稱 座位數(個) 體育場 甲類 貴陽奧體中心體育場 60000 乙類 興義體育中心體育場 30000 乙類 畢節奧林匹克體育場 23000 乙類 六盤水市涼都體育中心 25000 乙類 甕安全民健身活動中心 22000 丙類 貴州省體育場 20000 丙類 凱里民族體育場 25000 丙類 遵義市匯川體育中心 26000 丙類 福泉市體育場 20000 體育館 乙類 貴州省體育館 6000 丙類 開陽縣體育館 3100 丙類 修文縣體育館 3100 丙類 榕江縣體育館 3000 丙類 銅仁體育館 5000 丙類 興仁市體育中心綜合訓練館 3000 丙類 畢節繡山體育館 4100 丙類 仁懷市體育館 3500 丙類 赫章縣夜郎體育館 3000 丙類 遵義市匯川體育館 5600 丙類 遵義市習水縣體育館 3614 丙類 遵義市餘慶縣體育館 3000 丙類 六盤水市涼都中心體育館 4200 丙類 六盤水市黃土坡體育館 4000 游泳館 丙類 銅仁游泳館 1500 信息來源 [34]

環境保護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共有自然保護區106個,自然保護區面積860.48千公頃。全年完成營造林任務520萬畝,年末森林覆蓋率59.95%。縣城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98.3%。縣城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提高到94.1%和93.0%。全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1%,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6.6%。 [6]

社會保障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83萬人,全年減少貧困人口124.45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85%,比上年下降3.44個百分點。全年共有24個貧困縣摘帽,2300個貧困村出列。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855.76萬人,比上年末增長2.9%。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77.44萬人,增長5.9%。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76.07萬人,增長7.3%。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60.22萬人,增長1.9%。工傷保險參保人數408.26萬人,增長14.8%。其中,農民工參保人數106.95萬人,增長12.9%。生育保險參保人數349.61萬人,增長7.2%。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8.70萬人,月人均保障標準615元,比上年增長2.8%。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07.49萬人,年人均保障標準4103元,比上年增長5.0%。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擁有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1034個,其中,養老機構928個,兒童福利和救助保護機構26個。社會服務床位18.91萬張,其中養老機構床位17.81萬張,兒童服務床位3373張。 [6]

交通

綜述

2019年10月15日,交通運輸部確定貴州省為第一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 [35] 截至2019年末,貴州省公路通車裡程20.47萬公里,比上年末增長4.0%,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7004.47公里,增長8.6%;內河航道里程3755.09公里,增長0.3%。全年鐵路、公路、水運貨物運輸總量106802.26萬噸,比上年增長3.7%;貨物周轉量1953.89億噸公里,增長8.7%。民航貨郵吞吐量12.74萬噸,增長8.0%。全年鐵路、公路、水運旅客運輸總量93756.10萬人,比上年增長0.8%;旅客周轉量832.94億人公里,增長4.3%。民航旅客吞吐量3030.88萬人次,增長8.3%。 [6]

鐵路

貴州省會貴陽是中國西南鐵路樞紐,以貴陽為中心,黔桂鐵路、川黔鐵路、貴昆鐵路、湘黔鐵路四條鐵路幹線貫穿貴州,營運里程達2093.00公里(2013年末)。貴昆、川黔、湘黔鐵路已實現了電氣化改造,電力牽引營運里程達1138公里,貨運量比以前增加一倍。南昆鐵路(貴州省境內227公里)已建成通車;水城至株洲電氣化複線(貴州省境內596公里)已建成通車;地方與中央合資興建的水城至柏果鐵路、黃桶至織金鐵路也將陸續開通。境內鐵路主要由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 2014年12月26日,貴廣高鐵正式通車,貴州跨入「高鐵時代」。沿線設有22個車站,其中貴州省境內設8個車站。 [36] 2015年6月18日,滬昆高鐵貴州東段正式開通,貴州全面融入高鐵網。滬昆高鐵新晃西至貴陽北段全長286公里,全線設銅仁南站、三穗站、凱里南站、貴定北站、貴陽東站、貴陽北站6個車站,初期運營時速300公里。 [37] 2015年,滬昆高鐵貴陽至長沙、貴陽樞紐龍里至白雲聯絡線、林織鐵路(林歹村至織金)、織納鐵路(織金至納雍)和織畢鐵路(織金至畢節)5條鐵路建成通車。 2017年12月23日,貴南(貴陽至南寧)高鐵開工建設,貴南高鐵是貴州省第一條時速350km的高鐵。

公路

貴州是西南地區交通樞紐省份,是西北,西南省區通往沿海的重要中轉過境地區。貴州基本形成以貴陽為中心、溝通貴州各市縣的公路網。西南第一條高等級公路——貴陽至黃果樹公路已建成通車,並有貴陽至遵義、貴陽至廣西新寨的高等級公路。截止到2013年12月,貴州省境內高速公路里程已達3200公里,含蘭海、杭瑞、廈蓉、蓉遵、滬昆、汕昆、都香,貴陽繞城8條國家級高速公路。銅大、思劍、貴興二線(晴興)、水盤、遵綏、黎洛等省級高速。 2015年12月31日,貴州省提前三年實現88個縣(市、區、特區)通高速的目標,成為西部地區第一個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省份,也是全國為數不多實現這一目標的省份之一。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超過5100公里,高速公路路網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2.9公里,形成15個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與相鄰省(區、市)形成兩個以上高速公路通道。「十三五」期間,貴州交通預計投入建設資金5000億元,到2020年,全省公路網總里程達到20萬公里,其中,力爭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達到7400公里以上,建成環貴州高速公路,形成23個省際通道,使網絡結構更加完善、高速公路密度進一步提高,基本建成以高速公路為骨架、國省幹線為支撐、縣鄉公路為脈絡、通村公路為基礎的公路網絡體系,適應貴州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38]

航空

貴州省民航系統已形成「一干九支」機場布局,幹線機場是指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9個支線機場分別是遵義新舟機場、遵義茅台機場、銅仁鳳凰機場、興義萬峰林機場、安順黃果樹機場、黎平機場、黔南荔波機場、畢節飛雄機場、凱里黃平機場、六盤水月照機場,其中銅仁鳳凰機場為貴州省與湖南省共有機場 [39] 。 貴州省主要機場一覽表 地區 機場名稱 用途 使用狀況 所屬區域 貴陽 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 民航機場 已使用 南明區 貴陽磊莊機場 軍用機場 ——— 清鎮市 黔東南 黎平機場 民航機場 已使用 黎平縣 凱里黃平機場 民航機場 已使用 [40] 黃平縣 黔南 黔南荔波機場 民航機場 已使用 荔波縣 獨山通用機場 通用機場 建設中 獨山縣 羅甸機場 民航機場 建設中 羅甸縣 [41] 遵義 遵義新舟機場 民航機場 已使用 新蒲新區 遵義茅台機場 民航機場 已使用 仁懷市 安順 安順黃果樹機場 民航機場 已使用 安順市 畢節 畢節飛雄機場 民航機場 已使用 畢節市 六盤水 六盤水月照機場 民航機場 已使用 六盤水市 盤州官山機場 民航機場 建設中 盤州市 [41] 銅仁 銅仁鳳凰機場 民航機場 已使用 銅仁市 黔北機場 民用機場 建設中 德江縣 [42] 黔西南 興義萬峰林機場 民航機場 已使用 興義市

地方文化

苗族剪紙

黔東南苗族稱剪紙為「剪花」、「苗花紙」。在長期的刺繡實踐中,藝人們發現用剪紙圖案來代替在繡面上描繪圖案,可以準確無誤地不斷複製,既省工又省時,同時也能保持繡面的乾淨潔亮,從此,她們就把剪紙圖案作為刺繡藝術的「藍本」。為了保證刺繡的質量,苗族婦女們把她們的聰明才華和喜怒哀樂等審美觀融入到剪紙圖案中,使之與眾不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族民間剪紙形式靈活多樣,各具特色。如「中心構圖式」,藝人主要在畫面中心表現主題,四周講究相應的對稱協調,用不同的花木草蟲來裝飾搭配。這與「不完全對稱」式那種以中軸為坐標,以量的平均分配來使畫面產生穩定感、層次感和節奏感有所不同,突破只講求統一,不講求變化的單調刻板的構圖形式。 [43]

美食文化

貴州菜又稱黔菜,由貴陽菜、黔北菜和少數民族菜等數種風味組成。在明朝初期,貴州菜已趨於成熟,許多菜式都有600多年的歷史。 貴州菜餚的一大特色就是酸。貴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的民謠。酸菜家家醃製,食之開胃消食。酸湯則有爽口提神、殺菌消毒、去油膩化脂肪、健脾防結石的功效。酸菜的醃製主要原料為蘿蔔、白菜、捲心菜等。酸湯的製作又分菜類酸、魚類酸、肉類酸、米類酸等,完全靠生物自然發酵而成。 [44] 貴州省各地小吃一覽表 地區 美食 貴陽 花溪牛肉粉、腸旺面、青岩豆腐、滷味、串串香、絲娃娃、洋芋粑、青岩鹵豬蹄、青岩雞辣角、清鎮黃粑、青岩玫瑰糖、豆腐圓子、糕粑稀飯、戀愛豆腐果、酸辣燙、叉燒圓子粉等 六盤水 水城羊肉粉、水城烙鍋、岩腳面、郎岱富硒茶、水城涼粉、荷葉糯米雞、豆湯圓子火鍋、蘭家牛肉粉、郎岱涼粉等 興義 刷把頭、興義羊肉粉、興義牛肉粉、雞肉湯圓、舒記槓子面、聶記涼剪粉、貞豐糯米飯、盒子粑、興義香酥鴨、三合湯、沖沖糕、邱家雞蛋糕等 安順 波波糖、安順蕎涼粉、安順裹卷、雞肉餅、黃平牛肉乾、一品大包、碗耳糕等 甕安 陰辣椒、涼拌折耳根、灠菜、酸大腸等 畢節 畢節湯圓、畢節羊肉粉、王豬腳、竹蓀燉雞、徐家太婆香豆花、戀愛豆腐、夜郎八卦雞、王傻子燒雞、炒蕎飯、燕麥炒麵、納雍豬米腸、畢節臭豆腐乾、燕麥炒麵、奢香玉簪、發粑、黃粑、木梳粑、彝家水花酒、石姨媽菜葉豆腐乳、芙蓉蹄筋等 羅甸 蕎灰豆腐、荷葉粑、羅甸花米飯等 都勻 沖沖糕、油炸鮮魚、蹄花飯、砂鍋豆腐、涮雞片等 遵義 羊肉粉、豆花面、豆腐皮火鍋、赤水竹筍、綏陽空心麵條、遵義雞蛋糕等 銅仁 江口米豆腐、油香粑、社飯等

風景名勝

截至2017年底,貴州省有風景名勝景區71個。其中,國家級風景名勝景區18個,省級風景名勝景區53個。5A級旅遊景區5個,比2016年末增加1個;4A級旅遊景區95個,比2016年末增加27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區131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1104個。 [45] 貴州省著名景區一覽表 名稱 區位 概括 黃果樹瀑布 安順 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1999年被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評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瀑布群 [46] 龍宮風景區 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全世界電磁輻射最小地方 西江千戶苗寨 雷山 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赤水 赤水 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4A級風景區,直接以行政區命名的風景區 馬嶺河峽谷 興義 國家地質公園、國家風景名勝區,集雄、奇、險、秀為一體。馬嶺河峽谷是一條在造山運動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縫,谷內群瀑飛流,翠竹倒掛,溶洞相連,兩岸古樹名木點綴其間,千姿百態 萬峰林 國家4A級景區,千萬座奇峰組成,氣勢宏大壯闊,山峰密集奇特,整體造型完美 百里杜鵑 畢節 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地球彩帶、杜鵑王國、養生福地、清涼世界 織金洞 世界地質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首批「中國國家自然遺產」,溶洞之王 威寧草海 世界十大觀鳥勝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遵義會議會址 遵義 貴州主要紅色旅遊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小七孔 荔波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世界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 紅楓湖景區 貴陽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天河潭 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青岩古鎮 貴州四大古鎮之一,建於600年前的軍事古鎮 玉舍國家森林公園 六盤水 國家AAAA級景區 甕安縣草塘千年古邑旅遊區 甕安 國家4A級景區,中國最具價值文化(遺產)旅遊目的地 貴州省境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貴陽市 息烽集中營舊址、馬頭寨古建築群陽明洞和陽明祠、文昌閣和甲秀樓 六盤水市 大洞遺址、小沖墓群 遵義市 遵義會議會址、楊粲墓、海龍屯、湄潭浙江大學舊址、務川大坪墓群、復興江西會館、尚稽陳玉璧祠、茅台酒釀酒工業遺產群 安順市 穿洞遺址、天台山伍龍寺、雲山屯古建築群、安順文廟、寧谷遺址、平壩棺材洞、鮑家屯水利工程、安順武廟、王若飛故居 銅仁市 石阡萬壽宮、東山古建築群、寨英村古建築群、思唐古建築群、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石阡府文廟、樓上村古建築群 畢節市 大屯土司莊園、奢香墓、黔西觀音洞遺址、可樂遺址、織金古建築群、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七星關摩崖、敖氏和羅氏墓石刻、貴州抗日救國軍司令部舊址、紅二、六軍團政治部舊址、七星關五尺道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交樂墓群、「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龍廣觀音洞遺址、普安銅鼓山遺址、興義萬屯墓群、明十八先生墓、魯屯牌坊群、興義劉氏莊園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增沖鼓樓、青龍洞、郎德上寨古建築群、地坪風雨橋、飛雲崖古建築群、舊州古建築群、黎平會議會址、和平村舊址、鎮遠城牆、隆里古建築群、榕江大利村古建築群、岩門長官司城、錦屏飛山廟、高阡鼓樓、宰俄鼓樓、金勾風雨橋、三門塘古建築群、述洞獨柱鼓樓、重安江水碾群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福泉城牆、葛鏡橋、惠水仙人橋洞葬、黔南水族墓群 跨省市區 茶馬古道、紅軍四渡赤水戰役舊址 貴州境內的中國森林氧吧 名稱 類型

地理位置

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銅仁市,地跨江口、印江、松桃三縣 畢節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級森林公園 畢節市七星關區 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 國家級濕地公園 貴陽市南明區 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黔南州荔波縣 堯人山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級森林公園 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 西江苗寨 紅楓湖 天河潭 青岩古鎮 龍宮 小七孔 紅楓湖 貴州景點圖

著名人物

張之洞: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出生於興義府,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何應欽: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字敬之,貴州省興義人。 王陽明:(1472~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世稱「陽明先生」。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 [47] 。 [48] 楊龍友:明代著名詩人、書畫家。 姚茫父:清末民初著名畫家、詩人、學者。 周漁璜:清代著名才子、詩人。 林青:原名李遠方,又名李肅如,貴州畢節(今七星關區)人。中共貴州省地下黨的重要創始人,中共貴州省工委第一任書記。革命先烈。 丁道衡:字仲良,貴州平遠(今織金縣)牛場鎮人,著名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張道藩:(1897年7月12日~1968年6月12日)字衛之,本籍貴州六盤水盤縣人(城關鎮),美術教育者。曾於1952年3月11日~1961年2月24日擔任台灣地區「立法院」院長。 安健:(1877~1929年)字舜卿,彝族,去世後被南京政府追贈為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貴州六枝特區上官人,出生在一個彝族土司家庭,是傑出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的後人,清末附生(秀才)。少年時就學安順府,後遊學省城貴陽。受民主革命思想影響,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拋棄科舉仕途,東渡日本留學,同年在東京首批加入中國同盟會。 丁寶楨:字稚璜,清貴州平遠(今織金縣)人。清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清代中興名臣之一。著有《十五弗齋文存》、《丁文誠公奏稿》等。 李端棻:晚清著名維新派代表人物之一、詩人。1898年,因力主變法,被授予禮部尚書之職。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撤職查辦。1901年返回貴陽。在貴陽以開啟民智為己任。主持經世學堂的教學工作。 李世傑:字漢三,號雲岩。生於貴州黔西縣隱者壩(今城關鎮黎明村)。清朝一品重臣。 謝六逸:當代外國文學研究奠基人、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 蹇先艾:當代中國鄉土文學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作家。 張諫:明赤水衛(今七星關區)人,貴州第一個進士。張諫於正統四年(1439)己未科取進士,歷官順天府(今北京)尹、太僕卿,為皇家股肱重臣。 陳恆安:當代中國著名書法家、文史學家。 宋吟可:當代中國著名畫家。 蕭嫻:當代中國著名書法家。 [49] 周起渭:字漁璜,號桐野(1663年~1714年),貴陽青岩騎龍人。清初著名學者、詩人。24歲鄉試第一,31歲進士及第。歷任翰林院檢討、編修、侍講學士。後任浙江正考官、直隸學政和詹事府詹事等職。 謝三秀:字君采,明萬曆、天啟年間著名詩人。曾三任掌故,精於詩作,詩名遠播,有「天末異士」之譽。 趙以炯:清咸豐十七年(1857年)生,為雲貴兩省自興科舉以來「以狀元及第而奪魁天下」的第一人。 熊蘊竹:畢節縣(今七星關區)人。中共早期革命女傑。 樂森璕:(1899年~1989年),字季純,祖籍貴州黃平縣。民國七年(1918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民國九年(1920年)升入該校本科地質系,民國十三年(1924年)畢業,獲理科學士學位。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考取公費留學德國。1936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在中國地質勘探、礦產資源開發方面貢獻卓越。 周素園:貴州畢節縣(今七星關區)人。著名愛國民主人士、革命家、社會活動家和學者。前清貢生。貴州籍辛亥革命元勛。貴州第一份日報《黔報》創辦者。大漢貴州軍政府行政總理。貴州抗日救國軍司令。八路軍高級參議。 黃齊生:(1897年~1946年),貴州省安順縣。他畢生和陶行知、黃炎培等探索中國教育改革之路。曾兩次到延安,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親切會見,兩位中共領袖對黃齊生為抗日救國所做貢獻倍加讚賞。 [50] 王若飛:(1896年~1946年),貴州省安順縣(現安順市西秀區)人。傑出的共產主義先驅、中共領導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的「四八」烈士。 [51] 任正非:1944年出生於貴州安順鎮寧縣,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 [52]

所獲榮譽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確定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53]


相關視頻

貴州是哪個省的城市?

標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