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賈大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賈大山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賈大山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942年7月

逝世日期;1997年2月20日

職業;作家

代表作品;《取經》等

籍貫;河北正定

賈大山(1942年9月9日—1997年2月20日),男,河北正定人,中國當代作家,歷任正定縣文化局局長、政協副主席,河北省政協常委、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1971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取經》等。《取經》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等。[1]

人物生平

賈大山,1942年7月出生於河北正定古城西南街

一個普通市民家庭。

自幼聰慧,小時愛好京劇,愛唱老生,能翻跟頭、拿大頂。

上中學時就有文學小品在校刊、《建設日報》、《河北日報》上發表。

1964年中學畢業後,因家庭成分原因不能考大學,作為下鄉知識青年到西慈亭村插隊務農。在下鄉期間,他有機會深入生活,了解民情,親身體驗了農村生活。在農村他說快板、編節目、出板報、寫文章,受到廣大農民群眾和村幹部的讚揚。這一段經歷為以後的小說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1971年到文化館任創作員,開始了戲曲小說的創作,他的作品經常在省級以上文藝刊物上發表。他的主要作品收入《賈大山小說集》。

後調任正定縣文化館館員,曾任職正定文化局局長、正定縣政協副主席,河北省政協常委、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作為著名作家,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全國文學界,一度與賈平凹齊名:說起寫短篇小說的二賈,一是賈平凹,再就是賈大山。並與另一篇散文《花市》一起,被選入全國中學語文課本。

1977年,發表短篇小說《取經》,並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1978年,以小說《取經》榮獲全國首屆短篇小說獎,一舉成名。此後,又創作了《花市》、《夢莊紀事》等一批短篇佳作,作品多次獲獎,並被翻譯到國外,產生了很大影響,成為河北省乃至全國的著名作家。

1991年,賈大山不再擔任正定縣文化局局長,回歸文壇。

1995年,患病。

1996年,賈大山到北京治療。

1997年2月20日,因罹患癌症,不幸去世,年僅54歲。

個人生活

祖上經營一家食品雜貨店鋪,父母生產八個姐姐,賈大山是第九胎——老九。

百善孝為先,大山也是這樣。在弟兄排行中,他是老九。先於他來到這個世界的,都是姐姐。孩提時代,他的聰慧總是讓父母臉上堆滿了笑容。長大了,他懂事,更叫父母寵愛有加。高中畢業後,大山沒有走進大學之門,他的人生被做了另一種安排。他想着,成人了,不能再「嚼吃」父母,於是一介書生便以苦力的身份進了鄉間的灰窯。為了生計,諸如草台班子的演出、小劇團的編劇之類,他不嫌不拒,樂在其中。儘管生活艱難而清苦,可一點兒也沒影響到他對老人的孝道。在灰窯,他掙了平生第一筆收入———24元工錢,立刻抽出了一元錢給母親買了一斤蛋糕,找回的幾角零錢則給弟妹們買了一把水果糖,剩下的23元全部交櫃了。等他後來轉了幹部,對於母親則更是周到侍奉,禮敬如佛了。不說一日三問安,也是每天必到母親房間問候的。在他彌留之際,最難以割捨的,就是母親。讓白髮人送黑髮人,以他的孝順是怎麼也無法寬恕自己的。在醫院的病床上,在他離開這個世界的前三天,他的精氣神消耗殆盡了,可心裡還是惦念娘的生日。他讓妻子回家去,和母親玩會兒麻將:「娘生日哩,你回去吧,讓娘開開心。」

在家裡,大山是兒子,是丈夫。他很傳統,但沒有一點兒的夫權的影子。他們家是妻子當家,掌握財政大權,他所擁有的只是買盒紙煙、喝上二兩的小錢。他樂於這樣,懶於俗務,不願操那麼多的心。他的興致更願意寫文章、做工作。他給予妻子的除了放權,就是幽默了。聽了他的段子、故事,妻子憋不住不樂,從臉上樂到心裡。他究竟是個大作家,具有幽默的天賦。

嚴管兒子

對兩個兒子,他管束甚嚴,不過兩個孩子從小長到大,他沒捅過他們一指頭。最厲害的體罰是讓他們站窗台,一邊高高地站着,一邊反思自己的錯誤。對於他們的成長,他很關注思想教育,一定要讓孩子走正道,千萬不可出了轍。他給他們記點,做一件好事記一個紅點,做一件錯事記一個黑點。為了多幾個紅點,兩個孩子自我約束意識極強,長大後都出落得規規矩矩。

在作家圈子裡,大山是一個小核心。這不只因為他的善良,也還因為他的智慧。在北京的文學講習所,他成了作家圈子的核心之一,因為有他在,朋友們總是覺得很開心。在河北這塊地方,他成了文學陣營的紐帶之一,因為有他在,朋友們總是覺得很和諧。

在正定的文學圈子,他則成了旗手和領袖,正定成就出一片文學風景,以至後來被人們稱作正定現象。市井之中,他也有不少朋友。他從他們那裡討生活,他們從他那裡討智慧。他許多小說的靈感、素材、原型等等,都是從他們那裡獲取的。因此他的小說里,儘是鮮活生動的市井百態。

主要作品

1978年,短篇小說《取經》。

1981年,短篇小說《花市》,與另一篇散文《取經》一起,被選入全國中學語文課本。另有短篇小說《夢莊記事》系列、《古城》系列等。

賈大山雖然著名但並不算高產的作家,但他的作品意在發掘人性的共通之處,關注底層小人物的笑與淚,歌與哭,在現實主義文學層面的積極探索,使得賈大山在同類作家中獨樹一幟。其作品多次獲獎,並被翻譯到國外,產生了很大影響。

獲獎記錄

取經》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花市》、《村戲》獲河北優秀小說獎。《乾姐》獲河北文藝振興獎。《趙三勤》收入日本銀河書房出版的《中國農村百景》,並獲《山西文學》1980年優秀小說獎。

他的主要作品收入《賈大山小說集》。

人物影響

小說《取經》榮獲全國首屆短篇小說獎。

人物評價

習近平1998年《憶大山》:賈大山離開我們已經一年了。他去世以後,在他的家鄉正定,在他曾默默耕耘了二十多個春秋的當代文壇,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昔日的同事、朋友和所有認識他、了解他的善良的人們,無不在深切地懷念他,許多文學界的老朋友和他家鄉的至交,懷着沉痛的心情,寫下了一篇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紀念文章。一個雖然著名但並不算高產的作家,在身後能引起不同階層人士如此強烈的反響,在文壇、在社會上能夠得到如此豐厚的紀念文字,可見賈大山的人格和小說藝術是具有何等的魅力。

大山是一位非黨民主人士,但他從來也沒有把自己的命運與黨和國家、人民的命運割裂開。

習近平:賈大山擔任文化局長的幾年,他就下基層、訪群眾、查問題、定製度,幾個月下來,便把原來比較混亂的文化系統整治得井井有條。在任期間,大山為正定文化事業的發展和古文物的研究、保護、維修、發掘、搶救,竭盡了自己的全力。常山影劇院、新華書店、電影院等文化設施的興建和修復,隆興寺大悲閣、天寧寺凌霄塔、開元寺鐘樓、臨濟寺澄靈塔、廣惠寺華塔、縣文廟大成殿的修復,無不浸透着他辛勞奔走的汗水。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賈大山作品所傳遞出的積極的道德秩序和優雅的文化價值,相信能讓還不熟知他的讀者心生歡悅,讓始終惦念他的文學同好們長存敬意。

賈大山為人光明磊落,嫉惡如仇;說話談鋒機敏,詼諧幽默;為文則勤奮刻苦,精益求精;其作品寓意深刻,清新雋秀,膾炙人口。於人於文,多有驚世駭俗之語傳世。可謂人品、文品俱佳,歷為人所稱道。

賈大山一生為人剛直,一身正氣,襟懷坦蕩,淡泊名利。在文學創作上,嚴謹認真,一絲不苟,語言詼諧幽默,敘事生動形象,篇幅短小精練,內容寓意深刻。被文壇譽為短篇小說的「高手」。他的作品有着鮮明的精短取向,一直追求着在短篇領域裡作出精緻。在創作中,他不趕潮流,一直堅持着源於生活的本真追求。他的作品植根於河北平原小城、鄉村的底層,生動地描摹出世情百態、社會萬象。他的小說很有蘊涵,越是細讀,越能讀出小城、鄉村的多姿多彩、濃郁魅人的地方風情。他的作品不澀不滯,是一種灑脫、空靈的風格。幽默也是他的作品的一大特色。

清廉從官

大山不想做官,卻實實在在地做了官,做了縣裡的文化局長、省政協常委和省作協副主席。他做官,也給人們留下了兩個深刻的印象。首先是清廉。他欣賞清官文化,也身體力行地這樣去實踐。他在文化局任局長九年,局裡竟沒有一筆吃喝賬。他跑來和經手的上千萬元的文物修繕工程費,竟沒有一分錢不合理的搭車開支。他多次出差,卻沒有報銷過一分錢的差旅補助。還有就是做事。他干工作條分縷析,綱舉目張。鐘樓、凌霄塔、華塔、大悲閣等大型修繕工程,都是他親自去北京跑來的。常山影劇院、正定電影院的新建和重建,也是他爭取來的。文化大樓的立項和建設,也得益於他在任時的成功鋪墊。還有諸如常山戰鼓隊打進北京亞運會等等,他都功不可沒。

優秀作家

當然,大山最看中的還是自己的作家身份,他恪守中道,不趕潮流,作品總是很傳統的樣子。但就這一點也不影響他筆下功夫的內蘊和紙上風景的精彩。他立身周正,不媚低俗,作品總是很端直的樣子,但這一點也不影響他作品的幽默與風趣。路子上,他沒有選擇喜劇,也沒有選擇悲劇,大體上是循了正劇的路子。這在他的《夢莊記事》、《古城人物》以及後來的禪意小說之中都體現了出來。

他的為人與作品,大概就是真、善、美。他將世事看得很透,也將生死看得很透,惟獨寫起小說來,偏像拚了命似的。據知情者講,他寫小說時,總是反反覆覆地構思推敲,甚至為了一個細節一句對白都可能徹夜不眠。寫成之後,也不急於投寄,而是放在褥子底下,偶有所感時,便再拿出來潤色一番。在他的炕席底下,究竟壓着多少小說,恐怕沒有誰知道。那時候,編輯們也很敬業,常常去登門約稿。每有編輯來,他也不管是大編輯還是小編輯,一概地說:我就從褥子底下給你拿了,拿到哪篇算哪篇。其實他的作品,每一篇都是用心血凝就的。因為他曾說過,他的每篇小說,無論長短,在發表之前均能從頭到尾地背過。

無論文場、官場和生活場,人們都忘不了他這個好人。而在大山眼裡關於好人的定義,卻令人聽了很覺意外,想想又在意料之中:一次他突然問朋友:「你說什麼叫好人,什麼叫壞人?」朋友一時語塞,他說:「有賊心,沒賊膽,是好人。有賊心,有賊膽,是壞人。」令在座者無不拍案叫絕。覺得古人的話,文縐縐,令人思摸半天,何如他這話乾脆,一語破的,一針見血。就憑這句話,便可想見,他的小說為何能被孫犁所青眼相加的原因了。

1997年,賈大山因罹患癌症,不幸去世,年僅54歲。熟悉大山的人們都說,他的作品是一本書,他也是一本書,都很耐讀。

後世紀念

憶大山

憶大山》是1998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寫的一篇敘事性散文,最先發表在《當代人》雜誌1998年第7期上,是為懷念去世的老友賈大山。2014年1月,《憶大山》一文的責任編輯康志剛將這篇文章重新發表在博客上,隨後被《光明日報》轉載。這一段30多年前有關友情、知己和勤政的往事才得以被更多的人知曉。

憶大山》深情記述了習近平河北鄉土作家賈大山的交往和友誼,對賈大山的人品、文品給予了高度評價,對賈大山的英年早逝表達了深切哀悼。這篇3200多字,字字情真、句句意切的文章,字裡行間充滿着布衣之交、貧賤之交不可忘的情懷,讀之令人動容。

相關視頻

《賈大山文學作品全集》介紹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