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賒店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賒店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政府所在地,位於潘河、趙河交匯處。轄10個(社區)村,19個自然村,53個村(居)民小組,轄區面積16平方公里,總人口4.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2萬人。賒店鎮是社旗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潘、趙二河交匯,三面環水,鎮貫三崗。交通便利,南( 陽)駐(馬店)公路、方(城)棗(陽)公路十字相交於此。 2014年,賒店鎮成功入選全國十大「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遊名鎮」,位列第2,僅次於浙江烏鎮;自4月份開始,人民網、《中國旅遊報》、鳳凰衛視、《美麗中國之旅》系列叢書等進行為期6個月的全面宣傳,由《人民日報》、人民網、《中國旅遊報》等10餘家主流媒體和文化旅遊專家組成的「美麗中國之旅」採風團到賒店古城實地採風報道和開展「專家把脈」活動,面向全球進行報道,全面提升社旗的國際形象。 2015年1月賒店古鎮成功入選「2014中國最具價值文化(遺產)旅遊目的地景區」[1]

賒店古鎮

賒店鎮,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東沿,南陽市社旗縣城所在地,因東漢劉秀舉義兵賒旗而得名。

流經此地的潘河、趙河曾使賒店鎮成為「北走汴洛,南船北馬,總集百貨」的清代中原著名商埠。

鼎盛時期

史料記載,乾嘉年間(1736~1820年),賒店鎮達到鼎盛時期,東南有自江淮而來的船隊,似游龍接連不斷;西北有從高原陸路而來的馬幫車輛,如流水川流不息,滿載往返。鎮內商業昌盛、市場繁榮,72條街道分行劃市相交經營。山貨街專營山貨;騾馬店街則為騾馬馱運客商宿店;瓷器街經營各種瓷器,兼營百貨、布匹;銅器街則專營銅器;興隆街為糧行,整日車馬塞道等。八大糧行日交易小麥、高粱、玉米、綠豆各10餘萬公斤,僅「通盛行」每天都有大車400輛、小車20多輛、驢馬40多頭,挑擔1000多人。其中花布行50多家,每天可成交棉花5餘萬公斤、土布7000餘匹;木材行日成交木材1000餘立方米、竹竿2.5萬餘公斤;9家染房中最大一家日染青藍布300多匹。

賒店酒享譽已久,最興盛的有永祿美、永隆統、玉泉、光輝、永樂、正興隆6家酒館。當時賒店酒已行銷冀、秦、鄂、桂、粵等10多個省。鎮內酒樓滿布,現賒店酒廠的前身就是永祿美酒社。其他如三眼洞、醬菜行、延壽堂、廣和堂等藥行比比皆是。鎮內13家粉行、500多個商號,貨堆如山,日進斗金,人喧馬嘶,十里有聲。興盛的廟市文化商業集貿使賒店鎮名揚四海。這裡整天千帆競揚,馬幫鈴響,人聲鼎沸,通宵達旦。

到了清乾隆年間,賒店鎮已發展成為長三里闊四里的繁華巨鎮。藥材、白酒、生漆、桐油、竹木、糧食、棉花、布匹、茶葉食鹽等各種物資匯集於此進行貿易、儲運,其中尤以藥材、茶葉、食鹽為大宗。據傳,當時單藥材月銷售量就達5萬餘公斤,八大糧行日成交糧食20餘萬公斤。山陝會館中至今還保存了5枚清代志石(相當於秤砣),皆在75公斤以上。可見,當時此地商賈做的買賣有多大!市場是何等繁榮!連稅收也呈豐收局面———「咸豐年興榷關,其市歲稅常巨萬」,成為「地頻赭水、北走汴洛、南船北馬、總集百貨」的「豫南巨鎮」,與周口鎮、道口鎮、朱仙鎮齊名,成為中原四大商業重鎮之一,並享有「天下第一店」的美譽。

「房舍重重依岸開,舟船日日順河來,馬幫鈴響丹霞繞,鍾靈毓秀惹人愛。」清代嘉慶裕州貢生李棟的詩,再現了賒店鎮的繁忙景色[2]

視頻

賒店鎮 相關視頻

《記住鄉愁 第三季》 賒店鎮——重信守諾
賒店鎮旅遊紀錄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