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足竅陰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足竅陰穴】Zú qiào yīn(GB44),經穴名。《靈樞.本輸》原名竅陰,《聖濟總錄》名足竅陰。屬足少陽膽經。井(金)穴。足竅陰穴的位置:足第4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中醫認為刺激足竅陰穴有緩解治療偏頭痛、目眩目痛、耳聾耳鳴、失眠多夢、高血壓等作用。

穴位含義

膽經經水由此回流體內。
1.足竅陰穴。「足」,指穴在足部。「竅」,空竅之意。「陰」,指穴內物質為陰性水液。足竅陰名意指膽經經水由此回流體內的空竅之處。本穴為膽經體內與體表經脈的交會點,由於膽經體表經脈的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所處為高位,因而循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體內,故名「足竅陰穴」。
2.膽經井穴。井,部孔隙也。本穴有地部孔隙連通體內,故為膽經井穴。
3.本穴屬金。屬金,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其運行為從地之表部流入地之地部,而因本穴流入地之地部的經水量少,流入體內後則大量氣化又外出體表,氣化之氣表現出肺金之氣的涼濕特徵,故其屬金。

概況

【取穴】位於足第4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1]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和天部之氣。
【運行規律】經水由地之表部流入地之地部,經氣由地之地部外出地之表部。
【功能作用】溝通內外經脈氣血。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疏肝解郁,通經活絡。
【主治病症】
主治頭、五官、胸脅等疾患:如頭痛、眩暈、目痛、耳鳴、耳聾、喉痹、口於、舌強、舌本出血、熱病脅痛、咳逆、煩心、夢魘、手足轉筋、肘不得舉、癰疽等
現代又多用足竅陰穴治療肋間神經痛、高血壓、胸膜炎等
【配伍應用】
足竅穴陰配頭維穴、太陽穴,有祛風止痛的作用,主治偏頭痛。
足竅陰穴配翳風穴、聽會穴、外關穴,有清熱瀉火,通經活絡聰耳的作用,主治耳鳴,耳聾。
足竅陰穴配少商穴、商陽穴,有清熱利咽的作用,主治喉痹。

穴位療法

【針刺】一般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斜刺0.1~0.2寸;或點刺出血
【灸法】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按摩】兩手手指指腹垂直按壓足竅陰穴1~3分鐘,左右各1次,每天堅持按摩,能保健足部,緩解全身神經痛。或用拇指指腹揉按本穴,每次1~3分鐘,長期堅持按摩,可以緩解足跟痛、下肢麻木。

視頻

得了紅眼病怎麼辦? 教你一招, 刺激足竅陰穴緩解結膜炎

參考文獻

  1. 足竅陰穴,穴位密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