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通藝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通藝錄》,考訂文集。程瑤田著。清嘉慶八年(1803)刻本。民國二十二年(1933)影印《安徽叢書》本。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之外,尚有《果贏轉語記》1卷、《儀禮經注疑直》5卷、《蓮飲集濠上吟稿》1卷,均收入《安徽叢書》,附於《通藝錄》之後。本書考證文章,各歸專類,雜文則散見各類,計《論學小記》3卷、《論學外篇》2卷、《宗法小記》1卷、《儀禮喪服文足征》10卷、《釋宮小記》1卷、《考工創物小記》8卷、《磬折古義》1卷、《溝洫疆域小記》1卷、《禹貢三江考》3卷、《水地小記》、《聲律小記》、《解字小記》各1卷、《九穀考》4卷、《釋草小記》2卷、《讀書求解》、《數度小記》、《九勢碎事》、《釋蟲小紀》、《修辭余鈔》各1卷。末附《讓堂亦政錄》、《嘉定贈別詩文》、《樂器三事能言》及《補編》各1卷。程氏平生對許慎、鄭玄之書,誦習極熟。旁究群經、諸子,而詳究其異同。每考一事一物,必詳其所以然,與王念孫同為乾嘉時學者。王氏治訓詁、程氏究名物,都以終身之力從事,因而精而能博、專而能通,成就卓著。其《禹貢三江考》據《禹貢》導漢、導江及荊、揚二州諸經文,以破二千年來說三江之謬。其釋字、辨器皆窮極隱微,非常人能及。汪喜孫《從政錄·再示左生書》說:「今之經學書,無過《通藝錄》、《經義述聞》二種。《通藝錄》既精且博,千門萬戶,非讀書數十年之功不能成,亦非讀書數十年之功不能讀」。(引自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足見該書對名物制度、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價值。

作者介紹

程瑤田(1725—1814),字易疇,安徽歙縣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舉人,選授嘉定教諭。嘉慶元年(1796)舉孝廉方正。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通藝錄 相關視頻

歙縣旅遊宣傳片
傳承非遺文化 《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分享會舉辦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