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鄧州南朝彩色畫像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鄧州南朝彩色畫像磚(1)
圖片來自搜狐

鄧州南朝彩色畫像磚出土於河南省鄧州市張村鎮學莊村西南的一座南朝劉宋時期的墓地。這批畫像磚自1957年12月出土後轟動考古界,是中國工藝美術考古的重大發現。這些畫像磚上的畫像種類多樣,大體涵蓋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現代人了解南朝社會的實物標本,具有重要研究價值[1]。畫像磚現分別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河南博物院

畫像磚是古人營造祠堂墓室石闕等壁面的一種重要的裝飾性圖像材料,始於戰國晚期,盛於漢代厚葬之風,創新於魏晉南北朝,流行至,是我國歷史文物寶庫中的一朵奇葩。[2]

時代地理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南北分裂時期。 這一時期,中國北方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朝被統稱為北朝。南方的劉宋四朝被合稱為南朝。鄧州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在南北朝時期,這裡地處南北邊界,是各方勢力爭奪的要塞,是南朝早期的邊防重鎮。太和23年(499年),北魏孝文帝和北齊將領陳顯達在鄧州東北的馬圈城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北方的勢力才較穩定的滲透到這一地區。然而一直到蕭梁初期,鄧州地區仍處於南北勢力相互爭奪之局。[3]

文物簡介 

1957年發現的南北朝時期的彩色畫像磚墓,位於鄧州市西北28千米的張村鎮張許村西南100米處。該墓南北長達10米,東西寬約3.1米,高約3.2米。全部都是磚構造的,甬道墓室皆用花磚砌成。墓室東西兩壁各築12個方柱,柱的中下部用模印彩色畫像磚砌築。墓壁畫面為朱紅,黃,棕,藍,紫,淺紅,黑七種顏色,有吉祥動物青龍、白虎、鳳凰、麒麟等,有貴族生活與人役侍奉圖景,有孝行人物,名人高士,老萊子,郭巨,竹林七賢,南山四皓等,有仙佛故事人物,飛天仙女。絢麗多彩,栩栩如生,畫面內容豐富多彩,構圖嚴謹,生動形象。[4]

墓地狀況 

1957年鄧州興修水利時,這座彩色畫像磚墓被發現,河南省考古工作隊於1958年進駐發掘。因為出土的墓磚上有墨書文字「家在吳郡」等字,故被鑑定為南朝劉宋墓。該墓高度約3.2米。南北長9.8米。墓葬結構複雜, 形制龐大,由墓室和甬道兩部分組成,全墓全部用特製的浮雕畫像磚築成。據估算,建成此墓需用9萬塊磚。 [3]

墓磚具有平整、光滑、堅硬的特點,形狀可分為長方形、楔形、矩形和子母形等,花紋磚可分為蓮花紋、菊花紋、忍冬紋、女相身荷花紋等12種。這些磚根據不同形狀被分別砌築在券頂、牆壁和地面上。甬道、墓室一磚一圖鑲砌的34種模印畫像磚,填塗紅、黃、綠、藍、棕、紫、黑七種顏色,出土時色澤鮮艷如新。[5]

畫磚詳情

鄧州南朝彩色畫像磚上的每一個畫面都有一個主題故事,圖畫內容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數量眾多,以牛車為中心的儀仗,內容包括武士、樂舞和鼓吹等;第二類表現的是孝子故事,如「郭巨埋兒」等;第三類是與神話宗教有關的題材,如青龍、白虎、飛仙、羽人等,既有道教內容,也有佛教內容。這批畫像磚多用淺浮雕的雕刻手法,畫面呈現很強的立體感。這種手法在附近南陽出土的漢代漢畫像磚上被廣泛採用,鄧州南朝彩色畫像磚在技法上明顯受到南陽漢畫磚技法影響。鄧州南朝彩色畫像磚的繪畫藝術線條的運用非常講究,線條流暢,刻劃準確,節奏感強。畫像磚的着彩雖色彩簡單,但顏色增加了畫面的感染力。更不可多得的是這批畫像磚出土時顏色如新,幾十年後,其色彩仍保存完好。[1]部分磚上有榜題,如「千秋萬歲」、「老萊子」、「浮丘公」等。[6]

參考文獻

  1. 1.0 1.1 唐新. 盛放在地下的奇葩——鄧州南朝彩色畫像磚. 《收藏》 (西安: 陝西省文史研究館). 2013年, (第4期): 第114–117頁. ISSN 1005-3964. 
  2. 鄧州南朝彩色畫像磚,每日頭條,2017-06-13
  3. 3.0 3.1 王明發. 南朝畫像磚的時代精神 (PDF). 《東南文化》 (南京市: 南京博物院). 2005年, (第6期): 第47–52頁. ISSN 1001-179X.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7-14). 
  4. 鄧州南朝彩色畫像磚,每日頭條,2017-06-13
  5. 鄧州南朝磚畫. 華裔網. 2014-03-20 (中文(簡體)‎). 
  6. 解讀鄧州彩色畫像磚的精湛藝術. 盛世收藏. 2014-04-03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