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禹瑞(中科院院士)原圖鏈接來自 個人簡歷網 的圖片

金禹瑞,男,中科院院士、無機化學家。1961年10月5日生於廣東省揭陽市。中科院院士、無機化學家。1983年於 中山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1986年於中山大學化學系獲碩士學位,1992年於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獲博士學位(導師麥松威教授)後 回到中山 大學工作。1993年12月晉升副教授,1994年12月破格晉升教授,1996年7月被遴選為無機化學的博士生導師。12009年12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目錄

履歷

中國化學會理事,中國稀土學會理事,中國晶體學會理事,《無機化學》、《結構化學》和《中國稀土學報》雜誌編委、十多種國際性學術雜誌(包括《美國化學會會志》、美國《無機化學》和10種國內學術雜誌(包括《中國科學》、《 化學學報》、《中國化學》、《科學通報》、《高校化學學報》等)審稿人,曾擔中山大學任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院長。

科研成果

他主要從事功能金屬配合物和聚合金屬配合物超分子體系的分子設計、合成和結構與性能研究。目前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三個方面:

(1) 1992年起,開展「金屬酶活性中心構的小分子模擬」的研究,取得具有特色的進展,合成了多種金屬酶活性中心結構的新型模型化 合物並進行深入的結構與催化性質研究。

(2) 1994年起,開展了「具有光電子性能的簇合物與聚合物研究」,創立合成含銅與其它金屬的異多核配合物的獨特方法,設計和組裝新 型異多核金屬配合物,在複雜異多核金屬配合物的分子設計與合成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成功建立起系列銅-稀土18核簇合物及其它銅-稀土異 多核配合物的新穎製備方法,開展複雜金屬配合物體系的磁性及光電性質研究,為異金屬功能配合物在分子光電器件中的應用研究提供了新的 基礎。

(3)成功利用橋連配體與金屬離子作為模塊組裝了大量的、具有不同框架結構的聚合金屬配合物,並通過超分子作用等調控聚合物的框架 結構,獲得系列具有新穎結構和發光功能等功能的新型有機—金屬聚合物,為此類新型無機—有機雜化材料的研製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1993年以來,主持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國家基金重點項目等1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學基金課題。迄今在國內外學術雜誌上發表學 術論文230多篇,其中在包括國際第一流的化學雜誌《美國化學會會志》、德國《應用化學》、《歐洲化學》等知名學術刊物發表200多篇。部 分論文已被同行在國際性學術雜誌上引證1160多次。根據國家科委情報中心的統計,1996年金禹瑞在國際上發表(《SCI》收錄)的論文居全國個人排行榜第五位,1997年國際論文被引用篇數全國個人排位第三名。1999年國際論文被引用篇數全國個人排位第三名。曾應邀在13次國際性 和17次全國性學術會議上作邀請報告。在教學方面,他曾講授《結構化學》、《波譜化學》、《X射線單晶結構分析》和《金屬配合物的現代研究方法》、《現代無機化學》、《 配位化學》等本科生、研究生課程。指導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等的科研工作,其中7名博士生和6名碩士生已畢業並獲得相應學位。他指導 的一名博士生的學位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論文」(2001年)。

科學家精神

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1]。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科學家精神是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2]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

視頻

金禹瑞 相關視頻

無機化學第一講-原子結構基礎
中國科協舉辦「中國科學家精神」座談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