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鐵杉林自然步道

鐵杉林自然步道位處海拔2,000至2,200公尺針葉林闊葉林過渡帶,森林結構分為四層,最高層為台灣鐵杉及檜木混和林,第二層為台灣杜鵑等闊葉喬木,第三層為玉山箭竹等,最底層則為草本層,層次分明,物種豐富,此區地勢高聳且面迎洋流,至水氣凝聚,終年雲霧瀰漫,宛如人間仙境,亦為太平山莊的水源地。

全長1.3公里的鐵杉林步道來回約需2小時,沿途古木參天、蓊鬱蔽日、空氣氤氳,富含豐沛的芬多精,是條略帶挑戰性的高山森林步道。步道入口在太平山山莊上方的檜木原始林步道後方。

鐵杉林步道一路向上爬昇,終點的觀景平台是全程的最高點,是賞雲海、觀夕照的絕佳位置。步道設有60公尺長的木馬道遺跡與兩句再著木料的仿古木馬,撫今追昔,懷古幽情油然而起。

目錄

台灣鐵杉

松科 學名:Tsuga chinensis var. formosana 英名:Taiwan Hemlock 鐵杉因材質堅硬而得名,可作為建築、家俱、枕木、電線桿等用途,在以前中小學的課桌椅就是利用鐵杉做的,因材質堅硬可以使用很久;它為常綠喬木,可生長至50公尺,樹皮暗灰色且會片狀剝落,葉子線形,螺旋狀排列於枝上,葉背有二條氣孔帶,相當容易辨認。鐵杉生長在海拔2,000~3,000公尺地區,而枝條多呈水平伸展,葉片多集中在枝條末端,遠望就像是一把大傘聳立在山林之中,雄壯的軀幹時而彎曲搭配上怒張的枝枒,優美樹姿,十足呈現中國山水畫的風格。 [1]

雙代木

步道沿途有密集的原始紅檜扁柏,或俯或倒的巨木造就不少樹洞奇景,盤根錯節,姿態多端,令人稱奇,尤其是一個個穿越紅檜樹根的天然拱門。橫臥的巨幹蘊含著豐富的養分,有些甚至滋養著落在其上的種籽,長出第二代巨木,形成「雙代木」景觀。

寧靜沼澤

步道約1公里處有一小沼澤,水份、陽光、有機物皆足,生命力可觀。池裡有水毛花、燈心草、戟葉蓼與浮萍水草,池畔有地衣與泥炭苔等苔蘚,孕育了蛙類、水黽、豆娘等小動物。

遠眺聖稜線

鐵杉林步道一路向上爬昇,終點觀景平台立足中央山脈、遠眺蘭陽溪河床與雪山山脈聖稜線大霸尖山盡在眼前,是賞雲海、觀夕照的好地方。步道設有60公尺長的木馬道遺跡與兩具載著木料的仿古木馬,讓遊客體驗早年工程之艱鉅。

植物分布

從太平山莊往上到鐵杉林畫成一條植物分布剖面,即是冷溫帶林到暖溫帶林典型的植物分布狀況,由上往下依序為鐵杉林、台灣扁柏、紅檜、柳杉林下有玉山箭竹、高山芒,闊葉樹混生其間,如森氏杜鵑、台灣紅榨楓、昆欄樹、台灣杜鵑、玉山假沙梨等,而豐富的草本附生樹幹及潮濕林地之泥炭苔、魚鱗蕨、瘤足蕨、栗蕨等霧林帶植物相依相存。

本區森林結構

分為四層,最高層為鐵杉及檜木混合林,第二層為台灣杜鵑等 闊葉喬木,第三層為玉山箭竹等灌木,最底層則是草本層,層次分明,物種豐富。

鐵杉

有壯碩的樹幹、朝天彎舉的粗壯胳臂,以及俐落的傘形樹冠,其樹皮因高空幅射而泛白,立在雲霧裡,仿如國畫山水景物。鐵杉葉子柔軟、呈扁線形,與粗質地的 枝幹呈強烈對比,素有「柔情鐵漢」之雅號;粉嫩的台灣杜鵑及森氏杜鵑在鐵杉林蔭下綻放著,好似嬌羞的小姑娘,依偎在鐵杉壯漢的胳臂下。 [2]

視頻

太平山【鐵杉林國家步道】

2020 0503 太平山鐵杉林自然步道

2018.10.21 太平山・鐵杉林自然步道終點平台雲海

鐵杉林自然步道 展現古森林樣貌

20170416夢幻的太平山鐵杉林步道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1]林務局
  2. [2]台灣山林悠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