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鏡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鏡洋鎮福建福清市下轄鎮,位於福清市北部,鎮府駐鏡洋街102號,轄17個行政村。鏡洋鎮因四面環山,中間地平如鏡而名。[1]

1961年5月建立鏡洋人民公社,1984年改社為鄉,1993年10月撤鄉為鎮。鏡洋現轄17個行政村及1個居民小組。

2017年,鏡洋鎮行政區域面積8345公頃,常住人口27113人。

中文名: 鏡洋鎮

行政區類別: 鎮

地理位置: 福清市西北部

面 積: 88.6 km²

下轄地區: 官口、長征、上店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61萬人(2004年)

車牌代碼: 車牌註冊代碼:閩A

鄉鎮概況

鏡洋鎮,共轄琯口、上店、紅星、西邊、東升、齊雲、光榮、波蘭、磨石、鏡洋、下施、玉埔、墩頭、梨洋、浮山、東風17個行政村及琯口1個居民小組。

鏡洋鎮行政機構設在鏡洋街,區內建有綜合市場、郵電大樓、中行大樓、醫院、文化活動中心等,是鏡洋鎮的政治、文化、金融中心。

歷史沿革

鏡洋鎮因四面環山,中間地平如境而名。1950年鏡洋屬東張區管轄。

鏡洋鎮1958年東張撤區並鄉,鏡洋歸上店鄉政府。1958年十月,鏡洋又併入東張鎮人民公社。1961年5月,鏡洋從東張人民公社分出,單獨建立鏡洋人民公社。1984年改社為鄉,稱鏡洋鄉。1993年10月改鄉為鎮。

地理位置

鏡洋鎮位於東經119°17',北緯25°46',地處福清市西北部,福廈公路、福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長達11公里。北接閩候,直通福州,南連福建融僑經濟開發區,西與東張鎮和一都鎮交接,在鏡洋鎮客運站有縣道174線和福廈公路交叉,在此通過縣道174線和莆田縣道221縣線往西、南可直接通莆田市、涵江區、永泰縣和東張鎮客運站。該鎮分別使用福清話和莆田話等。

該鎮西南的東張鎮原為莆田縣文秀鄉安香里部分,至少自唐朝起即屬於莆田縣,原來的莆田縣文秀鄉蘇田裡,安香里,明朝時割給福清縣,是今福清市漁溪鎮中西部(和莆田市江口鎮和新縣鎮相接)、東張鎮中西部(和莆田市新縣鎮和大洋鄉相接)。宋代屬於莆田縣唐安鄉,莆田縣界東北,千年以來一直至少以莆田縣新厝鎮北邊蒜嶺與福清交界,新厝一帶在自從莆田縣成立時就隸屬莆田縣,自古就居住着幾萬莆田人,該地自古就使用莆田話, 是莆田話區的一部分。

和莆田市江口鎮區相接的新厝鎮在1949年後因為福清要發展工業而被劃給福清。新厝鎮僅有蒜嶺北邊的棉亭村、東樓村被福清話同化。情況相同的還有一都鎮,自古就隸屬永泰縣,在1958年也因為福清發展工農業而劃給福清。莆田縣江口鎮有蒜溪和福清戶籍的莆仙民系人群和莆田縣人、仙遊縣人合建的福莆仙東嶽觀。

鏡洋鎮鎮不少村、自然村保留使用莆田話,鏡洋鎮墩頭、東風、梨洋、玉埔、下施、浮山、長征村部分、鏡陽村部分、北張村部分、前張村部分等;該鎮東部和南部的、西部鎮也有保留使用莆田話的,該鎮東邊的音西街道雲中村嶺口自然村;該鎮南邊的漁溪鎮東漈村、聯華村梧瑞自然村、紅山村(下姚、半嶺、赤岐)、水頭村部分、建新村部分、蘇田村部分、鍾前村馬頭崎自然村、柳厝村石塘頂自然村、南升村部分、雙墩村新厝一部分等;東張鎮崔後村、嶺下村、金芝村、雙溪村部分、蘆嶺村、漈山村部分、玉林村部分等;一都鎮後溪村、善山村(松山、吳斜、菜林底、田萬)、羅漢自然村以及鳥囝山等(和莆田市新縣鎮和大洋鄉相接;江陰鎮小麥村、下石村等因為這些地方外圍地處福清話為主的地方,因此還有地方在長期歷史過程中被當地的周圍的閩南語和閩縣話、福清話同化了,前述地方 語音情況較複雜,加上那時語言普查交通不便,普查時間倉促短,不少居民點漏了統計。

此外除了前述莆田話分布地方還有莆田話未被其它語言同化而混合的地方,比如莆田話和閩縣話混合區域,比如鏡洋鎮的琯口村、東張鎮的泗洲村等,莆田話和福清話混合地方:比如一都鎮的王坑村部分 。通過東張鎮客運站也有客車到莆田市、涵江區、永泰縣。

氣候環境

鏡洋鎮地形上系一向北開口的馬蹄形盆地,東、北、西為丘陵、低山所環繞,東有齊雲山,西有玉龍鏡洋鎮岩,海拔較高,中部為平原,福廈公路貫穿南北。鏡洋鎮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20℃以上,無霜期長,年平均降雨量約1300毫米。境內有洋尾溪和十八重溪兩條溪流。洋尾溪流經紅星、官口、上店、波蘭、光榮、齊雲、磨石等村,匯入東張水庫,為農田灌溉和福清市的生產生活水源之一。擁有百萬方以上水庫兩座,分別是墓亭水庫和十八重溪水庫,十萬方以上水庫6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