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拉米狄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阿德拉米狄翁 |
---|
|
阿德拉米狄翁(Άδραμύττιον|Adramyttion)是位於伊奧利亞地區的一座古代城市與教區,位於今日的土耳其。其最初位於阿德拉米狄翁灣邊,坐落於底比平原的卡伊庫斯河畔,地處當今的城鎮布爾漢尼耶以西4千米處。但在後來其向東北遷移13千米到了現在的位置,即埃德雷米特。
歷史
古典時期
最初在這裡定居的包括愛琴海沿岸的土著居民利利格人以及鄰近的密細亞地區的人[1]。此後,呂底亞人、辛梅里亞人以及伊奧利亞希臘人也定居於此,伊奧利亞地區的名字也由來於此。公元前8世紀該地區成為城邦國家米蒂利尼的領地<,城市阿德拉米狄翁則於公元前6世紀建立。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說法,阿德拉米狄翁由國王阿呂亞泰斯之子阿德拉米托斯(Adramytos)建立,並以其名字命名[2]。阿呂亞泰斯的繼任者克羅伊斯在登基之前,也曾管理過以阿德拉米狄翁為中心的地區[3]。546年王國滅亡之後,阿德拉米狄翁落入波斯帝國的掌控之下,自前5世紀起成為赫勒斯滂弗里吉亞總督省份的一部分[2]。前422年,赫勒斯滂弗里吉亞總督法爾奈克為來自提洛島的流亡者提供庇護,讓他們定居在了這座城市。此後阿德拉米狄翁被認為是一座希臘城市[4]。呂底亞與卡里亞總督提薩斐尼屬下的一位將軍阿薩息斯(Arsaces) , 曾大批屠殺提洛人[5]。最終在前421/420年,提洛人在雅典人的批准下,得以返回提洛島。
前404年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後,阿德拉米狄翁重新由米蒂利尼控制。希臘的萬人僱傭軍團在沿海岸進軍的時候,曾途徑阿德拉米狄翁。米蒂利尼的管轄延續到了前386年,此後根據安塔爾基達斯和約的條款波斯重掌此地。在波斯的總督叛亂中,赫勒斯滂弗里吉亞的總督阿里歐巴扎尼斯於前367年參與了反抗阿爾塔薛西斯二世的叛亂。前336年,呂底亞總督奧托夫拉達提斯與卡里亞總督摩索拉斯在阿德拉米狄翁將阿里歐巴扎尼斯包圍。但這次圍攻在前365年斯巴達國王阿格西萊二世到來之後便中止了。
希臘時期
前334年格拉尼庫斯河戰役取勝之後,亞歷山大大帝控制了阿德拉米狄翁[6]。前323年其去世之後,其帝國由繼業者根據巴比倫分封協議瓜分,列昂納托斯被委任為赫勒斯滂弗里吉亞的總督[7]。前321年的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中,阿里達烏斯接替了列昂納托斯的赫勒斯滂弗里吉亞總督職位[8]。前319年,阿德拉米狄翁與赫勒斯滂弗吉利亞皆被大弗里吉亞總督安提柯一世控制[9],直到第四次繼業者戰爭中,該城市於前302年被色雷斯巴西琉斯利西馬科斯的盟軍將領普瑞迫勞斯強行占領[10]。阿德拉米狄翁以及利西馬科斯在安納托利亞地區的其他領土在前281年庫魯佩迪安戰役戰敗後被併入到塞琉古帝國[11]。前3世紀,阿德拉米狄翁建造了一座人工港口,使得鄰近的基斯特涅 (密細亞)港黯然失色[12]。
前3世紀中期,阿德拉米狄翁開始由塞琉古帝國名義上的附庸,歐邁尼斯一世治下的帕加馬王國阿塔羅斯王朝統治。克里特戰爭期間,歐邁尼斯的繼任者阿塔羅斯一世和羅德斯同盟對抗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腓力在前201年率軍入侵了帕加馬王國並劫掠了阿德拉米狄翁周邊的鄉村地區。
作為羅馬的盟友,帕加馬參與了對抗塞琉古帝國的羅馬-敘利亞戰爭。前190年,安條克三世洗劫了阿德拉米狄翁的郊區,但是羅馬-帕加馬艦隊的出現阻止了其奪取城市的企圖。前2世紀,阿德拉米狄翁鑄造了帕加馬王國一種名為基斯托福魯斯的銀幣。帕加馬最後一任國王阿塔羅斯三世在其死後將王國贈予了羅馬,因此,前133年,羅馬開始統治阿德拉米狄翁。該城成為了羅馬亞細亞行省的一部分。
羅馬時期
前129至前126年間的亞細亞行省總督馬尼烏斯·阿基利烏斯重修了連接阿德拉米狄翁與士麥那之間的道路。前1世紀,曾有一座著名的演講學院坐落於該城。阿德拉米狄翁還曾是一處領土中心,管轄範圍包括特洛阿德與密細亞西半部分。
在第一次米特拉達梯戰爭中,一名將軍以及米特里達梯六世的支持者狄奧多羅斯殺死了城市的議會成員並將城市移交給了米特里達梯。前88年完全征服亞細亞行省後,米特里達梯下令將所有羅馬居民殺死。在阿德拉米狄翁,羅馬人被驅趕到海里,並被屠殺。戰後亞細亞行省重新由羅馬掌控,來自阿德拉米狄翁的著名演說家色諾克利(Xenocles)被送往羅馬,以保障城市在戰爭期間的活動。但是,阿德拉米狄翁被剝奪了自治權,從此不得不向羅馬定期繳稅。
根據《使徒行傳》27章記載,在前往羅馬的途中,使徒保羅在亞大米田(阿德拉米狄翁)搭船離開濱海凱撒利亞,前往了米拉與呂基亞。
此後阿德拉米狄翁成為了羅馬的一處關稅中心。皇帝圖拉真在位時期(98年−117年),城市在地震中被毀,隨後被皇帝重新建立。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去世後,東西羅馬分治,阿德拉米狄翁成為了東部帝國的一部分。
中世紀
7世紀拜占庭帝國的行政改革中,阿德拉米狄翁成為了色雷斯西亞軍區的一部分。715年初,奧普西金軍區的士兵發動兵變,進軍至阿德拉米狄翁並在此擁立稅務官狄奧多西為帝。後者不願服從,逃往山區,但被尋獲並強迫稱帝。9世紀阿德拉米狄翁又歸於薩摩斯軍區管轄,成為該軍區一位師長的駐地。一個位於阿德拉米狄翁腹地的分軍區的雖然隸屬色雷斯西亞軍區,但其治所在阿德拉米狄翁。
1090年,阿德拉米狄翁被突厥統治者札卡斯洗劫。但此後於1109年由菲洛卡利斯(Eumathios Philokales)重建。在此時期,阿德拉米狄翁被作為抵抗意大利人與突厥人進攻的據點。1112年初,在發現魯姆蘇丹國的馬立克沙意圖入侵後,皇帝阿歷克塞一世派遣了一支軍隊前往阿德拉米狄翁迎戰,因為前者正沿着克爾索尼斯半島進軍。在皇帝曼努埃爾一世統治時期,阿德拉米狄翁成為了新的新卡斯特拉軍區的一部分。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期間,法蘭西十字軍南下向以弗所進軍期間曾途徑此地。1183年安德洛尼卡一世即位之時,安德洛尼卡·拉帕達斯發動叛亂並向比提尼亞進發加入叛軍,但在阿德拉米狄翁被擒獲並被監禁。大將軍米海爾·史特里弗諾斯曾向熱那亞商人卡佛里奧(Cafforio)課收罰金,後者隨後在1197年劫掠了愛琴海沿岸城市並攻陷了阿德拉米狄翁。
1204年第四次東征中,十字軍攻陷君士坦丁堡並組建拉丁帝國後,拉丁皇帝鮑德溫一世將赫勒斯滂阿卑多斯至阿德拉米狄翁之間的土地允諾給了其兄弟佛蘭德的亨利,後者在1204/1205年冬季占據了阿德拉米狄翁。拜占庭的狄奧多拉·曼加法斯試圖奪回此地,但在1205年3月19日的阿德拉米狄翁戰役 (1205年)中被亨利擊敗。
同年晚些時候,阿德拉米狄翁被尼西亞帝國收復。此後尼西亞一直掌控該城至1211年,但在1211年10月林達庫斯戰役中尼西亞皇帝狄奧多拉一世戰敗後被亨利重新奪取。狄奧多拉一世此後在尼姆法伊翁和約中將該城割讓給拉丁帝國。1224年,安納托利亞的拉丁人統治崩潰,阿德拉米狄翁由尼西亞帝國重新占領。
此後在1261年的另一個尼姆法伊翁和約 (1261年)中,熱那亞共和國被允諾獲得貿易特權,包括在阿德拉米狄翁以及其他愛琴海城鎮市場的特權。1268年,威尼斯人在阿德拉米狄翁獲得了特許權。1284年初,皇帝安德洛尼卡二世在該城舉行了一次宗教會議,來與君士坦丁堡大主教阿爾瑟尼奧斯的支持者和解。阿爾瑟尼奧斯被宣布為殉道者,他先前未被安德洛尼卡二世的父親米海爾八世好好對待,還曾被其免職。作為交換,其支持者們暫時承認了對大主教格里高利二世 (普世牧首)的任命。
1302年7月,在巴菲烏斯之戰中戰勝拜占庭帝國之後,奧斯曼王朝的建立者奧斯曼一世侵襲了阿德拉米狄翁的鄉村地區。1304年,來自突厥人的威脅使得福西亞的熱那亞人在阿德拉米狄翁一樣獲得了特許權。在1334年之前,該城市落入了卡拉斯突厥人的手中。此後在14世紀中期,卡拉斯貝伊國包括阿德拉米狄翁在內,都被併入到了奧斯曼貝伊國之中。
教會史
公元325年,阿德拉米狄翁(亞大米田)教區成為以弗所總教區的副主教區。當地主教赫拉迪烏斯(Helladius)曾在431年出席了以弗所公會議,奧勒留(Aurelius)曾出席過448年君士坦丁堡的宗教會議。 弗拉維阿努斯(Flavianus)曾出席過449年的第二次以弗所公會議和451年的迦克墩公會議。狄奧多拉在680年出席過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巴西琉斯在787年出席過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米海爾曾出席過869年的君士坦丁堡公會議。
塞爾吉烏斯(Sergius)在11世紀初曾擔任阿德拉米狄翁主教,此後則是主教格奧爾基(George)活躍於這一世紀。君士坦丁在11至12世紀成為主教。12世紀下半葉的主教則是約翰。1167年,格里高利成為主教。1230年,主教格奧爾基出席了以弗所宗教會議。13世紀末,阿塔納修斯(Athanasius)成為主教。15世紀,阿德拉米狄翁教區廢置,但在1922年2月19日和原來的帕加馬總教區合併成為了帕加馬都主教區。1923年在希臘土耳其人口互換後,其成為了名義上的教區。
拉丁帝國時期,在1211與1224年間,曾有一位拉丁主教被任命,其亦成為基齊庫斯總教區的副主教區。自15世紀中期起,這裡成為了羅馬天主教會的一個名義教區。
位置
阿德拉米狄翁遷至其如今位置埃德雷米特的時間有所爭論。威廉·托馬謝克認為是在羅馬皇帝圖拉真統治時期,但有人認為在其統治時期沒有理由搬遷城市,海盜侵擾是這麼做的唯一原因,但其可能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基佩爾特(Kiepert)認為其遷移發生在1109年,然而,學者們指出,當時並無資料表明這座城市在內陸重建。此外也有人認為,其遷移是在1197年熱那亞海盜將其摧毀之後發生。
參考文獻
- ↑ Karavul et al. (2010), pp. 876-877
- ↑ 2.0 2.1 Hansen & Nielsen (2004), p. 1038
- ↑ Parke (1984), p. 218
- ↑ Magie (2015), p. 83
- ↑ Foster & Lateiner (2012), p. 274
- ↑ Coruhlu (2012), p. 63
- ↑ Roberts (2007)
- ↑ Roisman (2012), p. 174
- ↑ Tritle (2013), p. 130
- ↑ Magie (2015), p. 89
- ↑ Will (1984), p. 113
- ↑ Leaf (1923), p.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