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瑟·班傑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瑟·萊斯利·班傑明照片來自adb.anu.edu.au

阿瑟·萊斯利·班傑明(英語:Arthur Leslie Benjamin,1893年9月18日-1960年4月10日),澳大利亞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於1893年9月18日出生在悉尼,他是委託代理人亞伯拉罕·班傑明的兒子,也是他的妻子阿米莉亞,梅塞爾。他的父母於1896年搬到布里斯班,並在Bowen House SchoolBrisbane Grammar School接受教育。他的家庭提供了強烈的非正式音樂背景,6歲時,他作為鋼琴家首次公開露面。9歲時,他開始接受正式培訓,並於1907年陪同父母參觀歐洲,在那裡他發展了缺乏的音樂歧視。他在布里斯班完成了他的學業,並於1911年前往倫敦,並作為查爾斯維利爾斯坦福爵士的學生,在皇家音樂學院學習了三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阿瑟·班傑明加入了英國軍隊。他參加了陸軍軍官訓練團,並於1915年4月29日接到一個臨時委員會,作為在法國服役的皇家槍兵第32營的少尉。1917年11月4日,他作為砲手隸屬於皇家飛行隊。他於1918年7月31日在德國擊落,於11月29日被遣返回國。

1919年應亨利·維爾布魯根的邀請,阿瑟·班傑明回到澳大利亞,成為新南威爾士州悉尼音樂學院的鋼琴教授。他於1921年回到英國,以提升他作為鋼琴家和作曲家的職業生涯,並作為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的審判員和審查員,巡視了澳大利亞加拿大西印度群島

阿瑟·班傑明的第一部作品是1924年獲得卡內基獎的弦樂四重奏,到1926年,他出版的音樂揭示了他的發展技巧。1925年,他作為專業獨奏家首次公開露面,並於當年加入[[皇家音樂學院]。在他的鋼琴演奏學生中,有班傑明·布瑞頓佩吉·葛蘭維爾-希克斯。1929年,他再次訪問澳大利亞,將董事會審查員的角色與一系列成功的獨奏會相結合。回到英格蘭,他繼續他的音樂會生涯,但很快就專注於作曲。他的第一部歌劇「魔鬼帶她」1931年,在托馬斯·比徹姆爵士的指導下進行了一場詼諧的獨幕鬧劇。他在這一時期的出版物包括另一部歌劇,小提琴協奏曲和管弦樂,獨奏和聲樂作品; 他也是一位多產的電影音樂作曲家。

1938年底,阿瑟·班傑明辭去了皇家音樂學院的教授職務,並在加拿大溫哥華定居,並於1941年在那裡開辦了新的加拿大廣播公司交響樂團。1944年至1945年,他還在美利堅合眾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里德學院擔任講師。阿瑟·班傑明的出版商要求他在1946年回到英格蘭,並讓他把時間投入到作曲中。他於1950年成功參觀了澳大利亞廣播委員會,演奏了一套特別寫的鋼琴協奏曲。

在1951年的英國音樂節上,製作了阿瑟·班傑明的芭蕾舞劇,奧蘭多的銀色婚禮,以及他的歌劇「雙城記」 - 一部基於狄更斯一等獎的浪漫情節劇; 它於1953年播出,並於1957年在薩德勒威爾斯劇院成功製作。

威廉和文雅,阿瑟·班傑明享受倫敦生活和戲劇。他是薩維爾俱樂部的成員,住在漢普斯特德。在1957年患上嚴重疾病後,他繼續進行,但在1960年,經常性疾病迫使他打斷世界巡迴演出並返回英格蘭阿瑟·班傑明被收入倫敦米德爾塞克斯醫院,並於1960年4月10日因癌症去世; 他被私下火化了。

阿瑟·班傑明的作品風格折衷。從內心來說,他是一個浪漫的人,繼續受斯坦福的影響。他的音樂以機智和嫻熟的技巧而著稱,具有對戲仿和諷刺的肯定感; 他也以成功的情感和沈思的方式寫作,但很難令人信服地克服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深層問題的挑戰 - 正如他在1944年至1945年寫的第一號交響曲中所證明的那樣。

作品視頻

Arthur Benjamin (1893-1960) : Concertino pour piano et orchestre (1927)

參考資料

  • adb.anu.edu.au [1]
  • 影片來源[2]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