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隴川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隴川縣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西南部的一個縣,西接緬甸。面積1931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17萬人。縣政府駐章鳳鎮。

目前下轄:章鳳鎮、城子鎮、景罕鎮和隴把鎮;戶撒鄉、清平鄉、勐約鄉、王子樹鄉和護國鄉;以及隴川農場[1]

歷史沿革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王朝於雲南設郡縣,隴川屬益州郡不韋縣[2]

東漢歸永昌郡哀牢縣。

唐南詔時屬永昌節度,宋屬大理金齒。

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年),麓川思氏部酋興起,在勐卯(今瑞麗)統一了幾個部落,隨之兼併勐宛(隴川),建立麓川王朝政權。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在麓川統轄範圍置麓川路、平緬路(置首府於今隴川壩北)。至順元年(1330年)置麓川軍民總管府,統管原麓川地。

元至元六年(1340年)思可法立為勐卯王,遷都「姐蘭」,建立麓川王國,並開始向德宏及保山地區擴張。

至正十五年(1355年),在姐蘭(今緬甸南坎附近)置麓川平緬宣慰使司。

明王朝為鞏固其統治,派兵「三征麓川」,於正統九年(1444年),立隴川宣撫司(正四品),轄今隴川、瑞麗、遮放及緬屬高麗等地區。

明朝庭廢恭項(1447年),立原同知多歪孟為隴川宣撫使,沿襲28代,執政503年。

清襲明制。

1912年,設彈壓委員,劃入戶撒、臘撒兩司地。

1916年,改為行政委員,行署旱季住章鳳,雨季住杉木籠。同年,戶撒劃歸干崖,臘撒歸勐卯。

1932年,改設隴川設治局,隸屬雲南第一殖邊督辦。

1950年5月,隴川解放。

1951年12月21日,成立隴川縣各民族聯合政府,隸屬保山專區管轄。

1952年11月21日,政務院批准:撤銷隴川設治區,設立隴川縣。

1958年11月30日,瑞、隴兩縣合併,稱瑞麗縣。

1959年9月,瑞、隴分開,重置隴川縣,隸屬德宏州。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隴川,傣語稱"勐宛",意為太陽照耀的地方,位於中國西南邊陲。東鄰潞西縣,南連瑞麗市,北接梁河縣盈江縣,西與緬甸毗鄰。國境線長50.899公里,地理坐標:北緯24°08′-24°39′,東經97°39′-98°17′。國土面積1931平方公里,縣城章鳳距省府昆明779公里,是中國西南邊陲的最前端。

地地形貌

隴川縣境地形由高黎貢山余脈縱貫,西南走向,東北高峻,西南低平。地貌特徵為「三山兩壩一河谷」,東北高峻,西南低平,最高海拔2618.8米,最低海拔780米。

氣候特點

隴川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不明顯,乾濕季分明。每年5至10月是雨季,11月至來年4月是旱季。歷年平均氣溫18.9℃,降雨量1595毫米,日照數2316小時。年均相對濕度79%。西南風,歷年平均風速1.5米/秒,最大風速30米/秒。歷年平均降雨量1595毫米,年均降雨日166天,終年無雪。

自然資源

植物種類

隴川縣植物資源因地理條件的影響,境內植被呈垂直帶譜狀分布,天然植被有150餘種類,人工植被20餘種類。優質木材有:紫椿黃心楠黃檀(柞難能可桑)、木荷(紅木)、楸木禿杉西南樺櫟樹黏棗杉木雲南松楝木等。

動物種類

隴川縣內峰巒迭翌和茫茫林海,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野生動物有4大類107種。其中:野生動物有:水鹿棕熊黑熊金錢豹雲豹、蘇門羚(山驢)、豺狼九節狸野豬、黃猴、長臂猴、旱壩羊、破臉狗(果子狸)、麂子刺蝟(毫豬)、猞猁野兔、野貓、鼬、灰猴、水獺、松鼠竹鼠穿山甲等27種;野禽、留鳥類35種;候鳥類14種;兩棲、水族類有31種。

水利資源

隴川縣境內有大小河流98條,總長752.85公里,由北向南流入麗江大盈江後,匯入伊洛瓦江,地表水量為77億立方米。

主要河流有:南宛河,增內流長65.7公里,徑流面積1058.7平方公里,年產水10.5億立方米;戶撒河,境內流長34.4公里,徑流面積257平方公里,年產水2.88億立方米;龍江,境內流長51公里,徑流面積615.3平方公里,過境水量58億立方米。

人口民族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隴川縣總人口17000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章風鎮 40740、隴把鎮 16030、景罕鎮 18588 、城子鎮 11192、戶撒鄉 21715、護國鄉6259、清平鄉13142、幫瓦鄉7138、王子樹鄉13161、賽號鄉8554、姐烏鄉8900、勐約鄉4587。

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26個民族分布。其中,景頗族傣族阿昌族傈粟族德昂族5個民族為隴川縣世居民族。

民族文化

民族工藝

三寶一絕

戶撒刀:因產於阿昌族聚集的戶撒鄉而得名。戶撒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以其精湛的工藝著稱,有「柔可繞指,削鐵如泥」之譽。

有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及裝飾性工藝品等三大類120多種,不僅銷往北京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甚至還遠銷緬甸、泰國印度等國。

1990年,戶撒刀製作名師用自己獨特的工藝鍛造了象徵民族騰飛的「九龍」指揮刀,被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的指揮刀。2006年戶撒刀鍛制技藝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 阿昌族銀佩飾:主要有銀插針、銀耳環、銀項鍊、銀手鐲、銀戒指、銀紐扣、銀衣鏈、銀腰鏈、銀泡花、銀花飾以及銀飾「掛膀」等。各種銀佩飾都是由阿昌族民間銀匠手工製作而成。不僅是男女服裝的佩飾物,而且往往還是財富和光明的象徵。

戶撒煙:又名竹杆煙,素以煙葉厚實,煙味醇香,煙絲細膩,柔軟、色澤鮮艷、加工別致而聞名,有「戶撒草煙賽重九」之說。戶撒煙每年的種植面積約為1000多畝。

戶撒過手米線:是阿昌族特有民族佳肴,相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因其酸辣鮮香,軟糯無渣,解暑清涼而獨具一格。以前,過手米線是一道奢侈的大餐,即使是物質豐富的今天,吃過手米線也是一件盛事。

景頗族織錦

內涵豐富,種類繁多,形式內容及色彩別具一格,花紋圖案獨樹一幟,是中國民族民間染織工藝百花苑中一朵瑰麗的「斑色」花,在景頗族人民中世代傳承,是景頗族婦女朝夕接觸的充滿濃郁民族風格的民間手工藝品。凝聚了無數代景頗族婦女的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是景頗族婦女手工文化的藝術精髓所在。

景頗族織錦可分為傳統織錦和現代織錦兩大類。傳統織錦有長裙、短裙、婦女內裙、毯子、背腰、護孩圍巾、祭祀毯、男女腰帶、挎包、護腿、包頭、馬鞍坐墊等;現代織錦又增加了材質柔軟、款式新穎的錢包、挎包、提包、披巾、拖鞋、男子領帶等。

民族節日

目瑙縱歌節

是景頗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數萬人踩着同一個鼓點起舞,規模宏大,震撼力極強,是中國西部地區的民族狂歡節,有「天堂之舞」、「萬人狂歡舞」的美稱。「目瑙」是景頗語,「縱歌」是載瓦語的直譯,意思是大家一起來跳舞。在德宏州景頗族聚居地,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後就是目瑙縱歌節,村村寨寨都要舉辦目瑙縱歌。在景頗山寨,目瑙縱歌按其內容可分為祭祀木代貴的「木代」目瑙,出征的「達如」目瑙,重大迎賓或節慶的「克拉」目瑙,祝壽舉行的「柱罷麗」目瑙,起義時的「共潤」目瑙等10種之多。

嘗新節

景頗族俗稱「吃新谷」,原本是景頗族在秋收前穀物基本成熟後舉行的一種原始宗教祭典。嘗新時,各部落、村社的群眾齊集官家;擔任取嘗新谷的老年婦女身着盛裝;用來盛放稻穀的竹籃,四周要有稻米、豆類、高粱以及五顏六色的鮮花點綴。收來的稻穀上面用大而圓的青葉覆蓋着,背到官家,先由老年婦女用鍋炒,炒後由姑娘用手碓舂,並把舂好的米用姜拌好,再由巫師主持祭祀,感謝各種神祗賞賜的豐收。祭畢,巫師當場拋丟用青葉包好的小包新谷和菜,意讓野精靈分享。通常在農曆八九月間舉行。

阿露窩羅節

阿昌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來源於祭祀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的一種古老宗教儀式,過去沒有統一的固定日期。1983年4月9日經德宏州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確定每年農曆正月為梁河縣阿昌族窩羅節,農曆九月為隴川縣阿昌族的會街節,節日時間兩天。1993年5月德宏州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將阿昌族節日名稱統一為阿露窩羅節,於每年公曆3月20日舉行,節日時間兩天[4]

闊時節

傈僳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九八三年四月九日經德宏州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決定為法定節日,每年春節期間(一般在農曆正月初九、初十)舉行節日活動。

闊時節,即新年的意思,在傈僳語中,「闊」是「年」的意思,「時」是「新」的意思。闊時節的主要活動內容包括跳三弦、彈口弦、吹葫蘆笙、對歌和跳對歌舞,「都達」(種遊戲)、「跳嘎」(眾性舞:歌唱一年來生產生活的全過程)、下火海、上刀山、過刀梯(隴川一帶)、打彈弓等。

火把節

是德宏傈僳族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傈僳族過火把節別有一番情趣,節日這天,寨子裡熱熱鬧鬧,人們喜笑顏開穿上節日盛裝,全家團圓,殺豬宰羊,談天說地,論古道今,美美地喝着水酒,唱歌跳舞,人人講團結、家家戶戶互相祝福。

潑水節

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一九九三年四月九日經德宏州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決定為法定節日。在節日裡,潑水的方式有一定的規範。給老人澆水時,只能用盛着清泉水的小竹水筒,且要插上花,讓水順着花束滴到老人伸出的手心上,不能潑到身上。男女青年之間相互潑水時, 也必須用竹筒,輕輕地從肩膀往下潑,不能潑在頭上。未婚男女青年在給新婚夫婦潑水時,相互間都不准出現不禮貌的粗野行為。不然,輕則受到眾人斥責,重則被剝奪參加潑水節的權利。

旅遊景點

戶宛溫泉

位於隴川縣清平鄉西山腳的戶宛寨頭,距縣城章鳳41公里。這裡,群山環繞,樹木蔥籠,翠竹搖曳,青山綠水,碧綠萬頃,風景秀麗,引人嚮往。這裡地質屬沉積斷陷混合花崗岩類型,清澈的泉水從孵石下噴涌而出,熱氣騰騰,水溫達60℃,最熱的泉源處可以將雞蛋煮熟。泉水潺潺流入南宛河,再向南悄悄地流去,出水量約31.4升/秒,清澈見底,時時散發出噴鼻的硫磺味兒。溫泉匯集成河,與大孵石下的清澈涼水合攏,沐浴時可自行調溫。這裡被稱為孔雀歇腳的地方,溫泉具有祛病除毒的多功能效果,是沐浴、療養的好地方,可以與騰衝溫泉相媲美[5]

皇閣寺

又稱皇閣報恩寺,位於隴川縣戶撒鄉政府北角的金鳳山上,海拔1470米。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約公元1387年前後),它是由上下兩奘組成。上奘稱皇閣寺,下奘稱報恩寺,歷來俗稱皇閣寺。皇閣寺和報恩寺是道教和佛教合一的寺廟,上奘皇閣寺塑着玉皇大帝及諸神像,故稱皇閣寺,為道教;下奘報恩寺塑佛、法、僧三寶及其它佛象,故稱報恩寺,為佛教寺。

章鳳觀音寺

位於隴川縣章鳳城內的一座漢傳佛寺,始建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寺內正殿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嚴重破壞。1982年修復,恢復了原貌,1987年擴建,建造了藏經樓,藏經樓里珍藏有一部國內稀有的《中華大藏經》,此經是1991年由台灣財團教育基金會贈送的。

章鳳觀音寺是隴川唯一的大乘佛教聖地,而且寺內還有着素食佳肴迎賓客,在這裡可以品償佛家的素餚名菜。

視頻

隴川縣相關視頻

美麗的雲南隴川
2019中國隴川第三十八屆統肯目瑙縱歌節
生態隴川: 綠色家園

參考文獻

  1. 隴川概況, 隴川縣人民政府信息公開網
  2. 隴川宣撫司,名詞解釋大全,2019-12-27
  3. 【可愛的中國 雲南篇】阿昌族:「戶撒刀王」用40年鍛出最鋒利的刀, 雲南網 ,2019-09-10
  4. 「非遺科普」中國非物質遺產之一《遮帕麻和遮咪麻》:創世神話瀕臨消亡的危險 ,搜狐網,2018-08-21
  5. 戶宛溫泉,隴川縣人民政府信息公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