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therapy)是一種用於靜脈注射的血液製品,免疫球蛋白療法首次出現於1930年代,1981年美國批准了靜脈注射劑用於醫療用途。注射後其效果可以持續2周至3個月。它是一種從上千獻血者所捐獻的血漿中提取出來,並匯聚到一起的非特效丙種免疫球蛋白(G型抗體)。主要用於以下三個大場景:
- 免疫缺陷如:伴性遺傳無丙種球蛋白血症、低丙球蛋白血症(原發性免疫缺陷),以及獲得性免疫力下降疾病中導致抗體水平變低的情況;
- 自體免疫性疾病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者炎症如川崎氏病;
- 急性感染。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肌肉疼痛和過敏反應。其他嚴重的副作用包括腎臟問題,過敏反應,血塊和紅細胞分解。許多特定的免疫球蛋白製劑也可用於治療乙型肝炎,狂犬病,破傷風,水痘感染和Rh陽性血液暴露。
醫療用途
免疫球蛋白療法可用於多種情況,其中許多情況涉及抗體產生能力的降低或消失,範圍從完全不存在多種類型的抗體到IgG亞類缺陷(通常涉及IgG2或IgG3),到其他病症,抗體在正常的定量範圍內,但缺乏質量-無法像往常那樣對抗原產生反應-導致感染率增加或嚴重程度增加。在這些情況下,免疫球蛋白輸注會通過增加接受者所擁有的IgG的數量/質量使接受者產生被動抵抗感染的能力。免疫球蛋白療法還用於許多其他疾病,包括許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皮肌炎以減輕症狀的嚴重性。免疫球蛋白療法還用於一些繼發性免疫缺陷的治療方案, 例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和川崎病),某些神經系統疾病(多灶性運動神經病,僵硬人綜合徵,多發性硬化症和肌無力)重症)一些急性感染和一些器官移植並發症。
免疫球蛋白療法在某些急性感染病例(例如小兒 HIV感染)中特別有用,並且也被認為是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格林-巴利綜合徵)的治療標準。 需求量大,加上難以大量生產免疫球蛋白的問題,導致全球短缺,使用限制和免疫球蛋白配給的增加。
不同的國家機構和醫學協會已經建立了使用免疫球蛋白療法的不同標準。[1]
併發症與副作用
儘管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常規使用,甚至有時候長期應用,都是常見做法,以及被認為是安全的,但其仍然可能引起下列併發症:
- 頭疼
- 皮膚炎,通常是手掌與腳底的皮膚剝離
- 通過受污染的血液製品感染(例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或病毒性肝炎);可能存在導致變種克雅二氏病的不明風險,但目前的產品提取方法顯示,通常不會存在此問題;
- 由於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帶來的高滲透壓所引起的肺水腫;
- 過敏及全身過敏反應;例如過敏性休克,尤其是IgA缺乏的病人,這類病人仍然可以生產IgG,這類病人較普通人往往更容易產生與注射的抗體相抗衡的IgG抗體;
- 由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中的抗體所直接引起的損害,如肝炎;
- 急性腎衰竭[2]
- 靜脈血栓形成
- 無菌性腦膜炎
參考文獻
- ↑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IMMUNOGLOBULIN USE (PDF).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 [5 December 20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9 May 2015).
- ↑ Aaron Graumann, MS-IV And Edward T. Zawada Jr, MD. Case Report: Acute Renal Failure After Administering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Postgraduate Medicine. March 2010, 122 (2): 142–147. PMID 2020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