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風箱(孫同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風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風箱》中國當代作家孫同林的散文。

作品欣賞

風箱

民俗館參觀,見幾個小青年站在一隻舊風箱前發呆,他們正在「研究」這是個什麼東西,是做什麼用的。聽他們的議論,我忽然覺得一個時代就像一陣風一樣從身邊「呼啦」一聲就過去了。上世紀的七十年代之前,農村中家家戶戶都有這種風箱,沒有風箱怎麼做飯呢?那時候,人們燒飯用草用柴,有時候草不太干,柴有點潮,就必須借風助燃,風箱是農家必備的一件助燃工具。一轉眼,年輕人居然就不認識它們了。

我家的風箱是木匠祖父製成的。祖父照着一個舊風箱,依樣畫葫蘆,做成我家第一個風箱:三尺長,一尺半寬,二尺高,一隻純柏木風箱。我家風箱一經出現,便成為村子裡的一件精品。由於風箱用的是柏木,柏木的材質結實,細密,不僅風大,而且拉動時的聲音輕;其次是製作工藝精緻,風箱蓋板頂頭上還被祖父雕成一個龍頭畫飾,有了一點藝術的美感。特別是拉風箱的兩根拉杆,用的是柏木的紅心,表面且刨得油光光的,減少了推拉過程中的摩擦,相應地減輕了拉風箱人的力氣。正因為此,每到過年蒸饅頭的時候,鄰里不少人家都會到我家來借風箱。

農家一日三餐離不開風箱,使用時間長了,需要進行必要的維護和修理。當祖父維修或保養風箱的時候,我時常靜靜地待在一邊,認真地觀看。看祖父如何將風箱拆開,把風箱裡面的風板退下來,摘去舊雞毛,又纏上新雞毛;給拉杆擦上一點油,然後再一件件裝上去。在我心裡十分神秘的風箱,居然就這樣簡單。我有點奇怪,也有點覺得不過癮,為什麼風箱一拉動就能出風?頂頭那兩片拍門是趕不上什麼用的?於是,便想自己好好研究一下。一天,在祖父又一次保養好過年風箱之後,趁着家裡沒人,我悄悄地將其拆開,拉杆、颳風板、送風道、風口……就是這幾件呀,為什麼會有風呢。哦,風箱頂頭上有兩個小窗口,在拉動風箱的時候,小窗口上的拍門自動打開,吸進風來,推送拉杆的時候,拍門又關閉上,風被逼入風道……我總算理弄明白了風箱的工作原理,這個發現讓我驚喜,由衷地佩服風箱發明者的匠心。

在終於弄明白風箱原理後,我急急地將風箱照原樣組裝起來,結果,重新組裝起來的拉杆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卡住了,想查明原因的時候,正好有人回來,我連忙把風箱放回原處。真巧,是有人來向我家借風箱的,他急急忙忙地就把剛才經我「整理」過的風箱扛走了。不過,只是一會兒功夫的時間他就又扛了回來,說是拉不動。祖父拉開風箱蓋板只是瞧了一眼,忽然就哂哂笑起來,祖父什麼也沒說,缷下風箱蓋板,把雞毛風板退下來,轉了一個角度重新裝上去,試拉幾下,「啪嗒啪嗒」,風箱又完好如初。看那人高高興興地扛走風箱以後,祖父朝我看了看,我以為他會狠狠罵我一頓,結果,他不但沒罵我,還在我頭上拍了拍說:「等人家饅頭做好了,我們再把風箱拆開來好好看看好不好?」

拉風箱的日子我喜歡做飯。將米和水坐在鍋里,然後坐到灶膛前,在灶膛里填上柴禾,一邊拉風箱一邊看書。拉風箱並不耽誤看書。將小說書攤放在兩個併攏的膝蓋上,一隻手拉風箱,一隻手翻書,看完一頁翻一下,看完一頁再翻一下。當然,不知有多少回,鍋里的粥頂起了鍋蓋,漫出了灶台,從灶台上往地上滴粥湯的聲音把我驚醒,我不得不放下手裡的書,停了風箱,去清理灶台上一片狼藉的「粥跡」。

炒菜的時候,母親在灶上忙,我坐在灶膛前一邊看書,一邊拉風箱。「快拉幾下,快拉幾下。」「別拉那麼快,別拉那麼快。」母親一邊炒菜,一邊指揮我,一會兒要快,一會兒要慢,此時的我正被書中精彩的情節迷住了,有點兒煩。母親說:「算了,讓我來吧。」我慌忙攔住母親,推開書,又好好拉起風箱來。

風箱除了「民用」,鄉間那些走街串村修鍋釘碗的,挑銅匠擔子的,炒炒米的生意人,挑子上也都會配個小風箱,爐子裡的火不旺了,「啪嗒啪嗒」隨手拉幾下,爐上的鐵水就熔化了,炒米機里的炒米就可以開機了……

資料表明,我國很早就開始使用風箱,冷兵器時代,鐵匠爐鍛打兵器就要用風箱助燃,因此,公元前4世紀就有了風箱的相關記載。兩千多年以來,風箱伴隨着人類,一路走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見證了年代變遷,見證了農家的滄桑歲月,更見證了無數代人的不同生活經歷,聆聽着鄉里人家的鍋碗瓢勺交響曲。

自從有了電飯鍋、煤氣灶、電氣爐之類的炊具以後,農村人世代用柴草作燃料的年代宣告結束,風箱被迫退出了歷史舞台。

我很懷念一邊給母親拉風箱一邊看書的年月,母親那時候還年輕,我呢,對未來還充滿着各種各樣的想象和嚮往。我也很懷念過年蒸饅頭跟祖父一起坐在灶台後面拉風箱的夜晚,爐火把我倆的臉照得彤紅,將一老一少兩個身影映在後面牆上,一晃一晃……幾乎是一眨眼工夫,風箱沒了,祖父和母親也沒了,時光就是這樣地無情。 [1]

作者簡介

孫同林,男,江蘇省如東縣袁莊鎮人,1956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