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餃子的崇拜(王德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餃子的崇拜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餃子的崇拜》中國當代作家王德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餃子的崇拜

中國人一直是講究應景兒的,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過年吃餃子,都是應景兒的事。但對我來說,吃餃子卻不是。莫言在一次演講中談到,他為什幺要當作家呢,就是因為一個老師曾經告訴過他當作家可以吃餃子,一天三頓,早晨還可以煎着吃。因而樹立了當作家的遠大理想,我深以為是。

我對吃餃子是極其崇拜的。

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過年的時候吃餃子是新春佳節的一種必不可少的神聖,不管這一年混得好賴,吃一頓餃子,消除一年的晦氣,企盼着一種良好的開始,寓意深着吶。

早一些時候,家裡窮,平時是吃不起餃子的。每次出遠門,母親總是要為我包餃子,哪怕是大頭菜、粉條餡的。經過母親的手,大頭菜變成了美食,餃子變成了情懷,一切都變得那幺美好。因此,吃餃子,不管什幺時候,都是我的情結。

其實,餃子就是人生,味道就是感悟。

那一年,劉奶奶臨死前想吃頓餃子。她兒子比較窮,滿足不了她的願望。村裡的鄰什家湊錢給老人包了餃子,當大家把餃子包好送給她時,餃子變成了「辭靈」。劉奶奶的眼睛始終沒有合上,不知是對餃子的顧盼,還是牽掛兒子什幺時候才能吃上頓餃子,村里人管這叫死不瞑目。電影《喜盈門》,之所以用孫媳婦偷着包餃子不給爺爺吃這樣一個鏡頭來抨擊不孝順的社會現象,就是因為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餃子寄託了無限的情感,沒有餃子就什幺也沒有,這種感悟永遠解脫不掉。

劉奶奶的事,讓我想到遠方,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到省里讀書的第一年元旦,學校怕新生想家,組織學生包餃子過節。以班為單位,組長領着我們一組在一個房間裡聊天過節,吃桔子,吃餃子。外面的餃子再香也代替不了母親的嘮叨,但同學們在一起包餃子聊天,沖淡了同學們想家的心緒,也結下了另外的一種同學情誼。大家一起討論問題,爭辯是非,邊包餃子邊思考問題,至今回想起來,擡槓都是那樣溫暖。

畢業以後,到大連工作。計劃經濟模式糧食都是按照人頭兒供應的。落上戶口後再落糧食關係,就可以買糧食了。我們住在五五路警備區後勤部招待所,就在招待所里就餐。供應的糧食,面都領出來包餃子,粗糧領糧票,在食堂里買飯用。

當時我的領導姓孫,名永虹,省里最年輕的幹部,我們兩個住一個房間。只要不出門兒,每個星期天我們兩個都要去爬山,回來後在屋裡包餃子,喝點兒小酒,很愜意。孫永虹,個頭兒不高,粗壯結實,為人老實厚道。他是我第一位工作上的領導,也是我工作上的第一位老師,是他教會了我如何對待工作、學習、生活和家庭,我們兩個爬遍了大連的山。一次,我們兩個爬上一座沒有路的山時,天空下起了雨,電閃雷鳴的。我們披着雨衣,抓着樹枝,拄着拐杖,穿過一片墳塋,沿着一片石壁繞向海灣。大雨滂沱之中,到了很晚的時候,才在海岸邊上走出來,見到了人煙。準確的說,是「兵煙」。當時裁軍還沒有開始,整個的大連還是一片綠色。我們兩個被一隊當兵的帶到一個辦公室接受檢查,原來我們兩個從棒棰島的後山穿越了封鎖線,到了著名軍事禁區國賓館,被當做壞人抓了起來。據說,當時還有中央首長住在那裡。經過一番盤查以後,看我們兩個長得不像壞人,就把我們兩個放了回來。這給我這樣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農村人上了一課,往往神秘的地方都住着一些大人物。

在五五路,離我們單位不遠處有一個小飯店。那時候,我正處在熱戀當中,和女朋友在那個小飯店吃了一頓鮁魚餡的餃子,大有私定終身的意味感。那個時候,人們是窮到了一定的程度,很少有人下飯店。有經濟實力的因素,吃不起;也有社會背景問題,飯店也很少,過年都不開門;更有消費觀念影響,再苦再累也都是回家吃飯,特別是在外面吃飯是會被人笑話的。那時候吃飯是沒有科目列支的,必須自己拿錢,因此也就沒有公款吃喝問題。領導來了,也就是在食堂就餐。不知道從什幺時候開始,有了招待費科目,人們開始招待客人,也招待自己。陪同的人越來越多,無關緊要的人也越來越多,國家機器也越來越龐大。一開始招待客人吃殺豬菜,發展到吃海鮮,飯店的玻璃魚缸里遊動着大蝦。接着,又開始吃蛇,時興了好一陣子,不毒不足以待客人,不毒不足以顯示地位。再後來就是吃穿山甲,吃蝙蝠了,終於吃出了新冠肺炎,被囚在家裡躲災。

有誰知道吃是多大的災難呢?尤其對動物來說。

我始終對餃子情有獨鍾,每次女兒回來我都要給她包餃子。餃子是一種食物,也是一種記憶,更是一種情懷。去年再到大連,又去了五五路那家老店,一切都已改變。要了一盤鮁魚餡兒餃子,浪漫的愛情早已隨時光一起飄散,桌上只剩下油鹽醬醋。昨天,在Queen Market,碰上了一些新鮮的魚籽,就買了一些回來,配上一些鮮肉,包了一次魚籽餡兒的餃子,味道並不如煙。

餃子是一種食物,但吃法有所不同。用魚肉做餡兒,可得魚肉味道。用羊肉做陷兒,可得羊肉味道。如果用魚肉羊肉調餡兒,可得鮮美,重要的是完美的比例。這裡我用的是完美比例而不是相同比例,因為每個人對生活的感悟不同,對味道的喜好不同,就像生活。工作、學習分配的比例不同,生活的結果肯定就不一樣,這讓我想起了孫永虹教給我的三三制理論。當時,他給我說的生活標準就是拿出30%的力氣做工作,拿出30%的力氣抓學習,拿出30%的力氣對生活,比例拿捏的準確,就會有一個普通人完美的人生。我認同他的話,方法要把握准。

像莫言說的那樣,早晨也要吃餃子,煎着吃。

讀書人喜歡書,莊戶人喜歡莊稼。餃子於我,宗教般的信仰。[1]

作者簡介

王德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