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清福建水師提督
| ||
籍貫 | 安徽懷寧縣 | |
族裔 | 漢族 | |
字號 | 字萬宜 | |
諡號 | 慎愨 | |
出生 | 康熙三十年(1691)三月初九 | |
逝世 |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 |
出身 | ||
|
馬大用(1691-1759),字萬宜,清朝將領,武探花及第,官至福建水師提督。安徽懷寧人。依澤馬氏第29世(邦字輩)。
生平
雍正五年(1727年)丁未科殿試一甲第三名武進士,探花及第。
猿臂虎口,磊落有大志,每言「男兒當橫行海內,取青紫如拾芥,誰能尋章摘句作老博士耶?」遂廢書,嫻韜略。
居官嚴肅慎重。在甘肅花馬池駐防時期,正逢饑饉災年,軍民爭糧矛盾尖銳,他整頓營伍,屯墾自養,讓利於民,「民賴以安」。
於駐守湖南沅州時期,曾單騎入峒寨,調解漢苗糾紛,維護了民族團結。
乾隆十八年(1753年)任臺灣鎮總兵。在鎮守臺灣時,幫助原住民發展生產,乾隆十九年(1754年)風災,親涉鹿耳門,拯救四千餘人,又施藥撲滅瘟疫救人無數,民眾感恩戴義。
有關其在臺灣的事蹟記載於《 重修臺灣省通志》與「國家圖書館」編纂的《臺灣記憶》中。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轉任廣東潮州鎮總兵,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六月癸酉因功接任福建水師提督。任台灣鎮、潮州鎮總兵與福建水師提督期間,當時粵閩海氛不靖,自馬大用抵轅後,奮力清剿海寇,遂臻平定,濱海賊渠畏服,時人謳歌,謂之為東南半壁福星。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閏六月十二以病乞休。卒賜祭葬,諡慎愨,乾隆帝親撰悼文,榮封「三代正二品」。
乾隆十九年馬大用奏報臺地被風情形摺,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圖片來源:馬大用 |
逸事
乾隆年間,北方黃河決口,百姓流離失所,凍死餓死的不計其數,為撥出鉅款救災,並開倉放糧賑濟,有人向乾隆皇帝獻策以拍賣官爵來補充虧空,並提出高價賣出四名「翰林官街」,每名批價十萬兩。旨諭一下,很多富翁都想買個大官銜來光耀門庭,潮州揭陽縣京崗鄉孫奮揚眼看叔父家資巨萬,便為他買下「翰林官銜」成為第一個買下此顯赫官銜者。
此事大受翰林院眾翰林的反對,特聯名上表提出諫議說:「翰林乃是博學之士,從來是考選天下最有學問的人充任。如果學問可用金錢代替,那麼今後還有誰去重視學問呢?國家尚文之風豈不長此衰敗麼?」乾隆帝看了諫書後立即命探花郎馬大用前往京崗鄉追回旨諭和「官誥」。
鄭大進在京聞知此訊,很是著急:「若是親家領到手的『官誥』同樣被吊回,那就太沒臉色了!」他急忙差一心腹校尉,日夜兼程,火速到京崗孫親翁家報信,叫他連夜趕建「聖旨亭」。當馬大用千里迢迢來到京崗鄉時,孫家早已把敕封的「聖旨」高掛在宅基的牌亭上了。有道是君無戲盲,哪能出爾反爾把聖旨收回?馬大用也想賣個人情給孫、鄭兩家,便空手回京繳旨。
事已至此,乾隆皇帝只好將差就錯,宣召孫瓊斌上京供職。孫瓊斌得旨,很是歡喜,即刻收拾上京。到得京都,受封為「翰林院待詔」之職。可當他踏進翰林院時,受到眾翰林一番奚落。有個翰林陰著臉孔問他:「我們翰林院是量才任職,不知你用錢買來的『翰林』能幹什麼差使?」另一個接著說:「我們院內正缺一名剃頭匠,就由他充任吧!」
孫瓊斌是個豪爽人,怎受得這氣,隨口回敬道:「怪啊!難道我走錯了門,竟走進剃頭院來了!」說罷,轉身就走。回到官邸,越想越惱。他原以為捐來高官,也就得到榮耀,誰知卻平白招來一場沒趣!即時收拾了行李,便離京回鄉。
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很是生氣,把眾翰林臭駡了一頓。從此,任由乾隆怎麼宣召,孫瓊斌總辭謝聖恩,不願入朝。後來,乾隆皇帝念著孫瓊斌捐給朝廷那麼多錢,卻沒得到什麼好處。便特意御筆親題了一個「福」字,命百歲老翰林劉起振為使,前往京崗賜贈給孫翰林。 劉起振來到京崗,宣讀了聖旨,頒賜了「福」字,再又親自揮筆題下「蘭台紫誥」四字,命工匠鐫彩於孫府大門上,以給孫家增添光彩。
這個舉國獨一無二的買翰林的故事,也就成為流傳民間的逸事。
歷任
- 二等侍衛 (雍正5年-雍正6年)
- 京城南營守備 (雍正6年-雍正7年)
- 陝西督標前營遊擊 (雍正7年-雍正12年)
- 陝西西安城守營參將(署) (雍正10年-?年)
- 督標火器營參將 (雍正12年-乾隆2年)
- 花馬池營副將(署) (雍正13年-?年)
- 潼關協副將(署) (乾隆1年-?年)
- 波羅營副將 (乾隆2年)
- 川陝督標中軍副將 (乾隆2年-乾隆3年)
- 湖北黃州協副將 (乾隆6年-乾隆11年)
- 宜昌鎮總兵 (乾隆11年-乾隆16年)
- 福建漳州鎮總兵 (乾隆16年-乾隆18年)
- 臺灣鎮總兵 (乾隆18年-乾隆21年)
- 廣東潮州鎮總兵 (乾隆21年-乾隆22年)
- 福建水師提督 (乾隆22年-乾隆24年)
紀念
故居至今尚存,為安慶探花第。
參考文獻
- 臺灣通志 列傳武功,頁526。[1]
-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九人物誌,頁269。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 懷甯清真敦悅堂馬氏宗譜木刻版,清光緒二年(1876),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 [2]
-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 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12月 頁393
- 新清史卷十四
- 台北故宮博物院 清宮奏摺史料中的風災紀錄[3]
- 《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廣東卷》之《揭陽資料本》買翰林的故事 [4]
- 安徽安慶市南關清真寺曆史事跡 - 國家宗教事務局[5]
官銜 | ||
---|---|---|
前任: 陳林每 |
台灣鎮總兵 乾隆十八年(1753年)上任 |
繼任: 馬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