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華文學 - 馬來西亞華文文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馬來西亞華文文學 |
中文名稱;馬華文學 類別;文學運動 全稱;馬來西亞華文文學 時間;1919年 |
馬來西亞華文文學受影響於"五四"文學,發軔於1919年。作為中國文學海外流傳的一脈,歷經幾代馬來西亞華人作家的努力,已成為世界華文文學的重鎮之一。不久前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全球語境·多元對話·馬華文學〉,則集結了近年來國內馬華文學研究的最新成果。[1]
序言介紹
馬華文學一開始就是離散文學:從中國與中國文學離散到南洋,而在星馬的文化場域蔓延滋生.文學的地方感性使得馬華文學漸漸有了自己的屬性.但在獨立建國之後,隨着華裔移民及其後裔因政治與經濟等因素繼續離散,馬華文學也繼續流動-不僅是地理上的流動,語言上的流動也成為可能.另一方面,二十世紀八,九十年馬華作家在國內外的耀眼表現,與當代其他離散華文文學匯流,形成一個新興華文文學的局面.
社會發展
馬華新文學發端於一九一九年,它的起步只稍後於中國新文學運動數年。從馬華文學的發展軌跡來看,它是受中國新文學直接影響下產生的。某些學者認為早期馬華新文學是中國新文學的支流,乃有着一定的根據。但在特定的時空及不同社會環境下,馬華新文學所反映的畢竟是馬華社會的各種風貌與活動,有別於中國新文學作家與作品。
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的星馬地區(包括砂勞越與沙巴)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所展開的各種社會運動,對文學創作產生重大的影響,作家通過作品反映出不同時代的特徵。
戰後新馬地區所展開的反殖反帝,爭取獨立的鬥爭,這一場波瀾壯闊的社會運動,參與的包括知識份子、工人和農民各階層,經歷十多年的間,參與者前仆後繼的血淚抗爭,這一運動對馬華社會產生重大衝擊,它所形成的文學思潮對文學創作的內容和形式有着廣泛深遠的影響,湧現的作者之多,以及文學作品的豐盛,不論是小說、詩歌、散文、戲劇都有多方面的成就。
三十多年來,馬來西亞的發展是顯著的,但馬華社會卻是在淒風苦雨中成長。不同的歷史階段所展開的不同社會運動,乃是文學創作的重要題材。維護華族文化教育、捍衛華族政治、經濟權益……等重大課題所形成的社會運動,馬華文學都有着不同層次的反映,留下歷史的記憶。
抗日時期
1937年抗戰文藝的勃興,乃是隨着這一社會運動所展現的。抗戰救亡成了文學創作普遍的主題,不同於前時期不少作品所反映的階級對立現象。這種直接或間接反映抗戰救亡現實,與當時的救亡運動緊密配合的小說、詩歌與戲劇創作乃是馬華新文學繁盛期(1937-1942)的創作主流。
小說創作反映了抗戰救亡運動的各個層面,因取材傾向的不同,這裡可以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偏重中國題材的描寫,這在抗戰初期尤為盛行。原因之一是當時的小說作者有很多是剛由中國南來,對於中國的變亂有着豐富而深刻的體驗,這些經歷就常常成為他們創作的源泉。
另一類抗戰小說,是直接取材於當地救亡運動的作品。作者有乳嬰、陳南、鐵抗諸家,而以鐵抗的作品最豐,發揮積極的影響,而鐵抗也不幸喪生於抗日戰爭時期,令人惋惜。
抗戰時期的馬華詩壇空前熱鬧,優秀作者特多。諸如靜海、李蘊郎、東方丙丁、劉思--等《吼社》詩人,以及晚出的清才、蓬青、野火、三便……等《澎湃社》的作者,這些作者以激情的文字,激勵了人們的抗日情緒。這一時期文學創作的繁盛乃是抗日救亡這一社會運動直接影響下形成的。
政治定位
在馬來西亞多元文化的社會里,"馬華文學"不純然是個文學議題.它是整體社會文化生態的產物,在國家獨立後,它的兼文本(context)-政治性也愈形彰顯,馬華文學的本質與馬來西亞國,馬來西亞華人的本質是息息相關的.從文學的角度看,"馬華文學"揭示兩種可能性:一,它涉入人類學範疇;二,它的書寫語言-華語,具有高度的吸納能力.前者擴大了馬華文學的定義與內涵,後者實踐了華語的文化性格,兩者在書寫場域上終於找到了契合點,使馬華文學擁抱了更廣闊的書寫天地.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黃錦樹談馬來西亞華文文學 , 搜狐 202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