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馬賽曲》,法國詩作、歌曲。作者魯日·德·李勒(Chaude Joseph Rouget deLisle,1760—1836),革命軍中的一個工兵上尉。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1792年4月20日法國政府向干涉法國革命的奧地利宣戰,4天之後,李勒創作了這首歌的詞和曲,當時叫做《萊茵河軍隊的戰歌》,歌曲在整個法國軍隊中迅速傳播開來。此後,一支馬賽志願軍把它當作自己的戰歌,從一個城市到一個城市沿途高唱。後來,馬賽志願軍又把這支歌帶到了巴黎,從此傳播更廣,人們稱之為《馬賽人之歌》簡稱《馬賽曲》。在資產階級革命處於被撲滅的危急時刻,《馬賽曲》把籠罩着整個法國的激昂的情緒和氣氛,表現為戰鬥的音樂旋律和激動人心的號召,歌詞充滿了對「干涉」強烈的仇恨,充滿了對反侵略正義戰爭的熱情,歌詞中的「祖國」與「自由」,在當時反封建反外國干涉的正義戰爭中,是激動人心的口號,曲調明快、雄壯、自然,在當時歷史條件下,起到了團結和激勵法國人民的作用。1792年10月,這支歌被革命政府宣布為共和國之歌,1879年又被定為法國的國歌。在整個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各國的人民在反封建、反專制的鬥爭中都唱過這支歌曲。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馬賽曲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 ↑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