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魯班傳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魯班雕像

中 文 名    : 魯班傳說

外 文 名    : LU BAN Legend

所屬地區  : 山東·棗莊

遺產編號  : Ⅰ-44

遺產類別  :  民間文學

申報地區  :  山東省曲阜市、滕州市

批准時間  :  2008年6月7日

魯班傳說山東地方民間傳說之一。

春秋戰國是中國從奴隸制封建制過渡的社會大變動的時代。手工工匠獲得一定程度的自由,新的生產力的出現和生產工具的變革為工藝技術的提高創造了條件。

魯班是春秋末期魯國的一個工匠,名叫公輸盤。公輸盤在這個時期對工藝製造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由於他技藝超群,又是魯國人,所以後來人們就稱他為「魯班(般)」。

最早記載魯班事跡的是《墨子》,在《禮記·檀弓》、《風俗通義》、《水經注》、《述異記》、《酉陽雜俎》以及一些筆記和方志中也有著錄[1]

2008年6月7日,魯班傳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

魯班(前507年-?),姬姓,公輸氏,名班,又稱公輸盤、公輸般,尊稱公輸子,是春秋末葉著名工匠家,被後世尊為中國工匠祖師。據說魯班出生於魯國的一個世代大家族——公輸族,由於他是魯國人,被稱為魯班或者魯般,後來,魯班此姓名被流傳得最為廣泛,成為通稱。魯班生於約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40年後隱居於歷山(今濟南市東南,又名千佛山)。

由於在中國流傳着許多他對建築及木工等行業貢獻的傳說,被認為是他設計的工具及建造法則,被沿用至今,是以魯班被後世奉為工匠祖師,為中國上架行、中架行及下架行(合稱三行)工匠均敬奉的先師,戲班亦奉魯班為師。此外,魯班被神化,道他出生時群鶴雲集,滿室異香,乃是天上宿星投胎,傳說眾多,奉為神仙。因此魯班又有魯班仙師、公輸先師、巧聖先師、魯班爺、魯班公、魯班聖祖、魯班先師及魯班祖師等稱呼。在中國各地都建有魯班殿或者是魯班廟。

姓名考查

古樂府》:「誰能刻此鏤,公輸與魯班」。顏師古注《漢書》:「魯班與公輸氏皆有巧藝。故樂府云:公輸與魯班。」《呂氏春秋》作注稱:「公輸,魯般之號,在楚為楚王設攻宋之具也。」鄭樵《通志略・氏族略》:「公輸氏,魯公輸般之後也」按史料記載公輸與魯班為兩人,即使為一人,公輸也應是魯班之號而非姓氏,而後人以其號為姓。般、班、盤為通假字。清末孫詒讓認為公輸與魯班同一人,清初焦循則認為為春秋戰國兩個不同時期的兩個人。後世受孫詒讓影響較大,如1980年代錢宗范編的《春秋戰國史話》亦認為:「魯班,姓公輸,名般,當時人稱他為公輸子。因他是魯國人,『般』與『班』同音,古時通用,所以後人稱他為魯班。」

(真實姓名古籍記載有公輸班、公輸——{盤}——及公輸般等,亦有尊稱公輸子。)魯班為其流傳最為廣泛的稱呼,甚至被誤解為真實姓名;其真實姓名難以確認,而且眾說紛紜,大至而言魯班姓公輸,名般、班或者盘,又因為他是魯國人,被稱為魯班或者魯般。

以下為其出現在古籍中的個種姓名。

公輸般:出現在《禮記》、《戰國策》及《呂氏春秋

公輸盘:《墨子 (書)・公輸》

公輸班:《後漢書

據說,於中國古代,「般——{盤}——及班」三字通用。另外,魯班亦和孔子墨子等子 (稱謂)的尊稱。在《墨子・公輸》及《孟子 (書)・離婁》中都稱其為公輸子。明朝午榮等人編的《新鐫京板工師雕鏤正式魯班經匠家鏡》,通稱《魯班經匠家鏡》一書中,卷一「魯班仙師源流」記載:「師諱班,姓公輸,字依智」。

里籍

關於魯班生於何處,未見有書籍明確記載。《山東通志・方技志》曰:「公輸子,魯公族,名班,或作般。」魯國公族就生活在山東曲阜。《太平廣記》中說他是「敦煌人」。據任繼愈等考證,魯班故里當在山東滕州。季羨林提出,「墨子魯班,善國雙聖」,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蕭魯陽考證,魯班的故里在河南魯山[3]

傳說中的發明與作品

魯班的很多發明事跡都是傳說,並無正式的史書記載。

相傳他當年發明雲梯攻城,但未派往戰場採用,而被墨子於模擬戰打敗。傳說他發明滑翔機,使人可以在空中掠過城牆。據說中國鋸子墨斗鈎強曲尺、古代大門扇上用來裝飾及敲門鋪首也是魯班發明的。

《呂氏春秋•愛類》記載「公輸般為高雲梯,欲以攻宋。墨子聞之,自魯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荊王曰:『臣北方之鄙人也,聞大王將攻宋,信有之乎?』」說明魯班當時造的是「高雲梯」。

《韓非子》記載中木鳶的發明者不是魯班而是墨子墨翟。《韓非子•外儲說》記載墨翟曾「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升天空」。

後人為了歌頌魯班,把許多著名建築物都說成是魯班修造的。例如河北省洨河上的趙州橋本是隋代大匠李春設計與修建的,但是民間流傳是魯班所修造的,民間流行歌謠:「趙州橋來,甚麼人修?趙州橋呀,是魯班修!甚麼人從橋上過呀,是財神爺推車壓出一道溝!」

另外時一些文人着書,書名冠以「魯班」兩個字。例如《魯般營造正式》,現存寧波天一閣,為唯一殘本,書名中為「魯般」,還有《匠家鏡魯班經》、《新刻京板工師鏤刻正式魯班經匠家鏡》、《魯班經》等。後三書名是一本書,現存最早的版本為明末萬曆版《魯班經匠家鏡》,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明代版本還有其後的崇禎版,原來保存在北京圖書館南京圖書館,不過南京圖書館的藏本最遲在2002年已經丟失。其它均為清代民國的傳本了。

發明

魯班符咒記載:伏以,自然山水,鎮宅地板,抵抗一切災難,家宅吉祥如意,家庭興旺發達安康。 釋解:伏以於魯班第一個徒弟,自然山水是仙境好風水蘊涵,其指自然山水仙境之中的土地公(神),自然山水同時蘊涵泰山可以鎮宅,所有的災難、大風大浪、雷電鬼怪、土地神泰山可以抵抗,災難被家地板抵抗了家庭自然沒有災難,順應自然給家帶來好運興旺發達,(本可以不用板,僅地一字足以,因魯班乃木工匠開山鼻祖才有其意)。

建築類

這類傳說早有流傳,近代民間傳說還有:北京白塔寺白塔的裂縫是魯班給鋦好的;河北保安附近的雞鳴驛石橋沒有完成,那是因為魯班造橋時,姐姐(或妹妹)怕他過於勞累,提前學了雞叫,魯班因而停工的緣故;山西永樂宮是魯班修建的;四川大足山北山石像是魯班雕刻的;杭州西湖上「三潭映月」的三座石塔,是魯班鑿來鎮壓黑魚精的石香爐的三隻腳等,其中以魯班修趙州橋的傳說最為著名,元初編集的《湖海新聞夷堅續志》(後集卷二)有收錄。

公元前507年,魯班出生在一個窮苦工匠的家庭。他幼年就參加勞動,善於鑽研,有許多創造發明,在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上,毫無疑問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有的說魯班出身於貴族家庭,致力於工程技術,發明了不少新式武器。但是,史書上對於他的記載很少,關於他的經歷,我們很難找到很多可靠的材料,不過,關於他的傳說卻很多,有的寫在古書上,有的流傳在民間。

傳說魯班曾經用木頭製作了車、馬、馭手,並且安裝了機關,然後請母親坐在車上,開動了機關,車子跑得無影無蹤。

魯班橋

在魯班故里魯寨村,有一條大河擋在村前,村民們出入很不方便,於是,村裡的工匠們決定造一座大橋以方便鄉親們的出行。但是,這些工匠平常有個毛病,就是幹活糊弄,不認真。有一天,來了一個白鬍子老頭,總在工地上轉來轉去的。後來,有戶村民對老頭很好奇,便時常送一些吃的給他,晚上還把他請家去住。於是,老頭對這家人說:「我也沒有什麼好送給你們的,給你們打個碓窩子吧。」老頭打碓窩子可真仔細,量了打,打了量的,一點兒也不敢馬虎。造橋的工匠們笑話他:「打個石雄窩子還用費這麼大的勁?」誰知,到大橋合龍時,卻正好缺一塊石頭對不上茬,現打也不是一時半會能打好的。越說着急吧,老天越不作美,眼看着烏雲四合,要下大雨。如果石拱合不好龍門,那這幾個月的工夫非白搭不可!正在這時,白鬍子老頭來了,說:「別着急了,看看我做的那個石碓窩子合適不?」石匠們搬來往中間一放,竟然分毫不差。當工匠們找老頭道謝時,哪裡還有影子?只留下一 張紙條上寫着:「施工馬大哈,橋拱出偏差;回報石一塊,魯班回老家。」這才知道是魯班爺爺顯靈了!從此以後,這兒的工匠們做工再也不敢馬虎了。

建造「春秋亭」

還傳說:古時在一個建造「春秋亭」(紀念亭)的工地上,老師傅正在發愁。按照設計,用黃荊樹做的大梁太短,用紫砂石做的亭蓋太重,抬不上去。這時忽然來了一位老頭,要求做工,給飯吃。老師傅說,下面的工作還不知怎麼幹呢,要吃飯,你自己去廚房吧!過了一會兒,老師傅到廚房一看,那老頭不知到哪裡去了,卻在桌上看到奇怪的現象:一堆飯倒在桌子上,上面合着一隻碗;一隻筷子擱在碗上,兩條吃剩的魚銜着筷子兩頭。老師傅想了想,恍然大悟,立即召集工匠,做了兩條大木魚,銜住了那根黃荊樹制的大梁,不但解決了短的問題,而且很好看。然後,用泥土把整個亭子埋起來,沿着土坡,把沉重的紫砂石亭蓋拉上去,找准位置,架到樑柱上,最後,把土扒掉,亭子就建成了。大家都說,那老頭是魯班,多虧他指點,才解決了困難[4]

趙州橋名「安濟橋」,本是隋代工匠李春設計修建的,所謂魯班修趙州橋,純屬民間傳說,並非史實。上述魯班在各地的修建,以及列在他名下的某些發明創造(如造鋸),也都是人民群眾在不同歷史時期所創作的傳說,並非春秋時期公輸般的勞績。

魯班爺鋦白塔

坐落於阜成門內大街路北的妙應寺白塔,建成於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一座元代藏式佛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建築。相傳在塔身上有七道鐵箍,就是魯班爺的傑作。

據說當年白塔突然裂了個大口子,正當眾人一籌莫展的時候,魯班爺化身成一個鋦碗匠人,不聲不響就把白塔鋦好了。如今的白塔幾經粉刷,七道鐵箍已經看不見了,但是塔身上銹跡斑斑的七排鐵釘,還有那些微微的突起,似乎都在見證着這個傳說的真實性。

當然,修這塔的人其實叫阿阿尼哥尼哥,尼泊爾人,從前是尼泊爾的王族,1260年帶隊到西藏修建黃金塔,後來來到元大都並在中國待了45年,共建造了十餘座宗教建築,並奉獻了大量具有濃郁尼泊爾風情的藝術作品。

蟈蟈籠子蓋角樓

角樓是故宮最有特色的建築。據說明成祖朱棣建北京城的時候,夢見皇城周圍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正合了自己「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想象,於是下令工匠按夢中的形象修築角樓。這時,魯班爺再次顯靈,他變作一個賣蟈蟈籠的老頭,暗中指點工匠根據蟈蟈籠子的形狀,把角樓修成了今天的樣子。

角樓內乾淨利落,沒有一根落地的柱子,更沒有樓梯、樓層。如此設計繁複的建築,怎麼會連一根柱子都沒有呢?其實,四面的菱花木窗都是假窗戶,裡面砌上了磚牆。如此的匠心獨運,說它是魯班爺的傑作,也是理所應當。

不過,真正主持修建故宮角樓的,是木匠馬天祿,他經過精密計算,運用傳統木工的卯榫技法把上萬個部件結合在一起,使整個角樓嚴絲合縫。

德和園大戲樓

魯班的傳說到了清朝有了新版本。傳說慈禧每次到頤和園聽驪館聽戲,總覺得不過癮,於是下令修建一座大戲台,要求戲台建成人間、天堂、地獄三個境界。「神仙要能從天而降,小鬼要能從地獄裡鑽出來。」

一天,魯班爺變成一個賣燒餅的老頭來到工地上,叫賣的燒餅顯得很特別:里外三層,兩邊微翹,中間有幾個窟窿,還特意多放了鹽。魯班爺嘴裡直嘟囔,三層,留洞,放鹽(檐)。魯班爺走了以後,有個聰明的工匠醒悟過來,這是魯班爺下凡指點迷津啊。於是馬上照着三層、留洞、放檐的提示,修出了今天的德和園大戲樓。

建成後的德和園大戲樓共分3層,上稱福台、中稱祿台、下稱壽台,可同時做戲。

雲梯

雲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傳說是魯班發明。以下是各種相關記載。

  • 《墨子 (書)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 戰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章》寫到墨子往見公輸般時說:「聞公為雲梯」。

鈎強

「鈎強」也稱「鈎拒」、「鈎巨」。是古代水戰用的爭戰工具,可鈎住或阻礙敵方戰船。傳說是魯班發明。以下是各種相關記載。

  • 《墨子・魯問》:「昔者楚人與越人舟戰於江,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敗楚人。公輸子自魯南遊楚,焉始為舟戰之器,作為鈎強之備,退者鈎之,進者強之,量其鈎強之長,而制為之兵,楚之兵節,越之兵不節,楚人因此若埶,亟敗越人。」

木鵲

據說是一種以竹木為材的戰事偵察工具。

  • 《墨子・魯問》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
  • 渚宮舊事》記載:「嘗為木鳶,乘之以窺宋城。」

鋸子

傳說鋸子是魯班所發明,其實依考古學家發現,居住在中國地區的人類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會加工和使用帶齒的石鐮 和蚌鐮,這些是鋸子的雛形。魯班出生前數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銅鋸,「鋸」字也早已出現。

以下是魯班發明鋸子流傳甚廣的傳說之一,作者不詳,近代有人以這傳說認為魯班是運用「仿生學」的先驅:

相傳魯班接受建築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需要頗多木料,魯班讓徒弟們上山砍伐樹木。徒弟們用斧頭砍伐,效率低下。工匠們天天起早貪黑拚命去干,也砍伐不了多少樹木,使工程進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來越近,魯班甚是着急。為此,他決定親自上山察看砍伐樹木的情況。上山時,他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手被劃傷了。魯班覺得很奇怪,一根柔軟的小草為何能割破手?於是摘下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着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魯班了解到就是這些小細齒劃破他的手。後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也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口部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着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由於這兩件事,魯班受到很大啟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若做成一鋸齒狀的砍伐工具,是否同樣鋒利?於是他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試鋸小樹,成果不錯,幾下子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杆就劃出一道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於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有者折斷,有者變鈍,需要更換竹片。這樣就影響了砍伐樹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個很大的浪費。看來竹片不宜作為製做鋸齒的材料,應該尋找一種強度、硬度都比較高的材料來代替它,這時魯班想到了鐵片。於是他們立即下山,讓鐵匠們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然後到山上試鋸樹木。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

曲尺

曲尺最早的名稱是「矩」,又名魯班尺,傳說是魯班發明。

《墨子・天志上》說: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圓。規矩,即圓規及曲尺。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較短為一尺,主要為量度之用;尺翼長短不定,最長為尺柄一倍,主要為量直角、平衡線之用。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長短甚至平衡線。

以下是各種相關記載。

  • 最早的記述在南宋時期。陳元靚着《事林廣記・引集》卷六「魯班尺法」中:「(淮南子曰)其尺也,以官尺一尺二寸為準,均分為八寸,其文曰財、曰病、曰離、曰義、曰官、曰劫、曰害、曰吉;乃主北斗中七星與主輔星。用尺之法,從財字量起,雖一丈、十丈不論,但於丈尺之內量取吉寸用之;遇吉星則吉,遇凶星則凶。恆古及今,公私造作,大小方直,皆本乎是。作門尤宜仔細。又有以官尺一尺一寸而分作長短寸者,或改吉字為本字者,其餘並同。」
  • 明代刻本《魯班營造正式》卷六有曲尺直尺圖,圖名為魯班直尺;在曲尺圖中並註明:曲尺者有十寸,一寸乃十分。凡是營建房屋門的尺度,均用魯班尺。

墨斗

墨斗是木工用以彈線的工具,傳為魯班發明。

此工具以一斗型盒子貯墨,線繩由一端穿過墨穴染色,已染色繩線末端為一個小木鈎,稱為「班母」,傳為魯班之母親發明。

班母通常離地面約一吋。固定之後,將已染色線繩向地面彈動,工地以此為地平直線標準。又可以班母固定於高處,墨斗懸垂,以墨斗之重量作墬力,將已染色線繩向壁面彈動,以此為立面直線標準。

傳說中魯班能以染色線繩夜中切石, 一夜即能完成工程所需大部分石料。後石匠師父以斗線定採集下來的岩石形狀,再用其它工具把不要的部分敲掉,以成所需方石,長石等形狀的石料。

傳說中魯班的妻子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據說是她發明的。傳說魯班妻子云氏因為憐惜魯班在風雨烈日下工作,見亭子可避雨遮陰,於是想出一個"活動亭子"讓魯班帶在身邊,乃造傘子。紙是漢代才出現的,最早的傘面不可能是紙的。

另外工匠刨木時,頂着木料的橛子,有人叫它做"班妻"。傳說因為魯班刨木時,都是妻子云氏替他按扶着,後來他在木料前釘上橛子,才不用來妻子按扶。

作品

  • 造季家墓:《禮記・檀弓下》記載:「季康子之母死,公輸若方小。斂,般請以機封,將從之」。
  • 北京白塔寺:民間傳說,北京白塔寺的白塔的裂縫是魯班給鋦好的。
  • 杭州西湖上「三潭映月」的三座石塔:相傳是魯班鑿來鎮壓黑魚精的石香爐的三隻腳。

徒弟

魯班還有一個弟子,姓名不詳,腳上有傷口,以荷葉包紮。因其技藝高超,人爭相師法,卻投火爐化青煙而去,人稱「荷葉先師」。

文化

魯班鎖

魯班鎖是一種將各個積木的三軸組合拆卸或組合來進行的益智玩具,因其木構奇巧而委名魯班。事實上這種玩具來源於歐洲,而並非為魯班所發明[5]

魯班尺

「魯班尺」是一種刻有吉、凶標字的尺,運用在風水上丈量特別之建物、器具等,以求達到吉利之標字。通常該尺由上至下為「台寸」、「文公尺」、「丁蘭尺」、「公分」四種標尺;其中「文公尺」用在陽宅、神具,「丁蘭尺」用在陰宅、祖龕。傳說為魯班所制,故稱「魯班尺」,亦以其中標尺名為「文公尺」。現此些功能多由捲尺替代,因為捲尺一次就能做到這些功能,不必再攜帶這麼多的工具尺。

節日

魯班師傅誕

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三是「魯班師傅誕」,華人圈尤其是港澳的木匠多有慶祝這節日。台灣則多以農曆五月七日為巧聖仙師聖誕。中國上架行木藝工會很重視這個節日。他們每年祝賀師傅誕時,有一項傳統活動,派「師傅飯」,就是在師傅誕那天, 用大鐵鑊煮白飯,再加上一些粉絲、蝦米、眉豆等。相傳吃了「師傅飯」的小孩子,不僅能像魯班那麼聰明,而且快高長大,健康伶俐。另外,在「魯班師傅誕」這一天,會請一班藝人回來唱八音,或者請一台木偶戲來演出。

香港慶祝魯班師傅誕,是建築地產界盛事,大至地產發展商,承建商以至小老闆,都在此日請客,以慰勞各方工作人員,但凡與建築業有關業界,毋須邀請,都在賓客之列。

台灣的魯班尺,通常口語稱為文公尺,或直接簡稱為紅字。

魯班節

中國雲南省通海縣興蒙鄉的蒙古族在每年農曆四月初二都要過魯班節。

位於中國四川省德陽市的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每年5月開展魯班建築文化節活動。

地名

由於魯班有盛名,中國各處多有以魯班命名的地區。

  • 魯班峽:四川省廣元市以西15公里處的三堆鎮附近,三國時代馬鳴閣棧道遺址位於此處。
  • 魯班胡同:北京市崇文區龍鬚溝附近。胡同內有座魯班廟,魯班胡同原來叫魯班館胡同,文革後才改叫魯班胡同的。這胡同南北向,全長一里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胡同內的居民多數是各種工匠和做小買賣者。

辦公大樓

  • 深圳魯班大廈,位於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西路7022號。

魯班獎

魯班獎全稱為建築工程魯班獎,於1987年由中國建築業聯合會設立,於1993年移交中國建築業協會,是為了鼓勵建築施工企業加強管理,確保工程質素,爭創一流工程,推動中國工程質量水平普遍提高。目前,這項標誌着中國建築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中國建築業協會聯合頒發。

視頻

魯班傳說相關視頻

魯班傳說:魚日就是魯啊,這位「天神」難不成就是魯班大師


魯班傳說:魯班為了幫助掌墨師,在線研究新圖紙,真是天人!


魯班傳說:魯班周遊列國,來到蜀國看見有人修橋,立馬停留下


參考文獻

  1. 工匠精神的境界——從魯班、墨子、莊子談起,中國魯班,作者:王凱 唐亞華 來源: 日期:2019/4/1 15:02:23
  2. 魯班傳說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06-19 08:34:55 華夏經緯網
  3. 魯班裡籍再惹爭議 有學者稱其故里在河南魯山,中國新聞網
  4. 魯班的傳說,新浪旅程的博客,2010-03-31 20:49:28
  5. 中國古代智力玩具——魯班鎖,中國魯班,200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