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鷗鷺忘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鷗鷺忘機為一首古琴曲,歷代琴譜有許多關於鷗鷺忘機的記載,流傳甚為廣泛。 其中在《琴學初津[1]和《天籟閣琴譜》等許多琴譜中有關於它的解題。

如《琴學初津》沿用《五知齋琴譜》的原文記載:「臞仙曰,有海翁者,常游海上,群鷗集而狎焉,其妻知之,抵暮還家,謂翁曰,鷗鳥可娛,盍攜一二歸玩之。至旦往,則群鷗高飛而不下矣。乃知前此之忘機也此調屬淸宮,其音淸而委蕤也。」

琴歌

《天籟閣琴譜》歌詞原文:

第一段 撓蘭槳,乘月泛滄浪,江空人靜夜茫茫,秋興長。淅瀝金颷漸涼,覷沙鷗白鷺,兩兩相忘,誦詩人窈窕之章。

第二段 少焉,長往扁舟任蕩漾,聽漁歌初唱也繞虹梁,看驚鴻嘹嚦也過水鄕。喜澄波如熨白露瀼瀼。趁西,解脫了天羅那地網,任翱翔。

第三段 有那黃鱨赤鯉與青魴,香芹白藕充腸。行過萬疊嶂,碧水汪洋。又聽花村短笛,水國菱歌,山窗琴韻,不覺的月轉東方動曙光。更那吹細浪,燕度危檣,別有一般況的是泉石膏肓。

第四段 回舟自想,可識那用舍行藏。及時行樂,又何須紫緩金章,笑邯鄲夢惹黃梁。利名疆,既從今頓斷,何妨枕藉孤航。山林閒曠也,說什麼侯王。

尾聲 蜉蝣天地寄淸狂,想餘風水遠山長。

賞析

古琴曲《鷗鷺忘機》,一名《忘機》,宋代劉志芳所作。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所編的《神奇秘譜》[2](1425年刊行)。

此曲由兩個樂段加一個泛音的尾聲組成。其內容原出自《列子·黃帝篇》,其中《好鷗鳥者》說:「海上之人有好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鷗鳥游,鷗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鷗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上,鷗鳥舞而不下也。」這首琴曲規勸人們要心地善良,不要存有害人之心。它也說明作者不滿於社會的黑暗現象,但又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鷗鷺忘機」一詞即來源於上述寓言的前半部。

「忘機」是道家語,意思是忘卻了計較、巧詐之心,自甘恬談,與世無爭。「鷗鷺忘機」即指無巧詐之心,異類可以親近。後比喻淡泊隱居,不以世事為懷。

「人能忘機,鳥即不疑;人機一動,鳥即遠離」,勸喻人莫生機心。「忘機」一詞舊作「心無紛競,淡焉光明磊落焉」的樣子;而從積極方面來理解,應當是一種積極樂觀精神的體現。

儲光曦詩:「達士志寥廓,所在能忘機。」

又,李白詩:「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皆可參證其涵義。

明清以來的《鷗鷺忘機》則是一首頗為精緻的古琴抒情小品。其曲意雋永,指法細膩,哲理深邃,耐人尋味。《五知齋琴譜》後記中說它表現了「海日朝暉,滄江西照,群鳥眾和,翱翔自得」的意境。該曲通過鳥的安詳神態,表現了人們對鷗鷺忘機式的質樸。古人不僅仿鷗鳥,退隱田園,閒適而生,而且還賦予它善知人意的靈性,於是有李白「心靜海鷗知」的佳句,即只有心地純正無邪、自然淡泊,鷗鳥才會與之友善而不具防備之心,整個世界才會和睦相處下去。

此曲曲情充滿生趣和怡然自得,和諧的琴聲泛起,引導人們的思維趕往美麗的大自然,心境也隨之而豁然開朗。樂曲表現了真、善、的精神世界。

視頻

鷗鷺忘機 相關視頻

[古琴]鷗鷺忘機
古琴 鷗鷺忘機 葛勇演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