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黃帝內經靈樞》,簡稱《內經靈樞》或《靈樞》,中國古代醫學理論著作。與 《黃帝內經素問》同為 《黃帝內經》的組成部分。現通行本12卷,約9萬字。該書在漢張仲景 《傷寒論自序》中稱 《九卷》,晉皇甫謐 《甲乙經》稱 《針經》,《隋書 ·經籍志》稱 《九靈》,唐代王冰始名 《靈樞》。明張介賓 《類經》卷1稱: 「神靈之樞要,是謂靈樞」。此書著作時代較古,根據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有一段文字與現存 《靈樞·經脈篇》文字相似,可以證明 《靈樞》成書年代最早淵源於先秦戰國之時。《靈樞》在北宋時期一度散佚,宋哲宗元祐七年 (1092) 朝鮮派使臣來獻 《黃帝針經》。後南宋史崧於紹興二十五年 (1155)將家藏舊本 《靈樞》 9卷,81篇,重為修訂,增加音釋,改訂24卷。後至元代復改為12卷,沿用至今。現存元、明、清多種刊本,近年有影印、鉛印本。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亦以黃帝與歧伯、雷公等問答形式寫成。第1—9篇論九針形制、輸穴、刺禁。第10—18篇論經脈,經別、經水、經筋、骨度、脈度、營衛生會。第19—27篇論四時之氣、五邪寒熱、癲狂、熱、厥等病候。第28—40篇論古代臟腑認識和針刺與經脈。第41—47篇論十二經脈以應十二月之理,以及百病始生於寒暑燥濕風雨、喜怒、飲食、居處等。第48—65篇論水脹、賊風、衛氣失常之病以及針刺五禁、五味、五音之於五臟等。第66—77篇論用針之理,持脈之道,針刺之法。第78—81篇再論九針主治和歲露、癰疽等。《靈樞》主要學說,首先亦闡發人與天地相應之觀念,認為自然界天地相感,寒暖相移。人之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臨診必須得病所始,謹度病端,與時相應,內合於五臟六腑,外合於筋骨皮膚,立形定氣,而視壽夭。其次,論述九針,即鑱針、員針、鍉針、鋒針、鈹針、員利針、毫針、長針、大針,各不同形,用途不一,進針疾、徐、虛、實,迎、隨、補、瀉,均有定法。再次,論十二經脈,365絡脈,五腧(井、滎、輸、經、合)之大要。其中十二經脈所確定的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是中國經絡學說之精華。按1973年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醫學帛書,有《陰陽十一脈灸經》和《足臂十一脈灸經》,所論經脈為十一脈,循行路線亦與《靈樞》所述不同。可見《靈樞》所述十二經脈是古代研究經絡循行之結果,沿至今日,針灸經絡學者大體仍然遵照,足見這一學說在當時是有一定的實踐依據。又次,該書論述人體骨度、臟腑形態、尺度、重量,亦為中國醫書最早所見,「平人絕谷篇」記載的臟腑尺度、重量、經近代學者研究,與實際解剖結果比較,所得數值近似,亦可表明《靈樞》雖產生在2000年前,而其實際科學價值則殊為深遠。此外,本書論述的陰陽逆順、氣血形神、臨診注意事項,以及針刺要領、刺禁等均極詳盡,亦為針灸學者必讀之內容。
本書早期曾傳入日本,據日人富士川游《日本醫學史》記載:大化革新時,大寶元年(701)頒行「大寶令」,醫學教育皆分科講授,其中針科,《黃帝針經》為講授內容之一。又因該書北宋初期散佚,故宋校正醫書局未予校正。後至明馬蒔著《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9卷,清張志聰著《靈樞經集注》9卷,《靈樞》要義始為更多學者了解。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黃帝內經靈樞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 ↑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