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國家地質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黃河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黃河中游與下游的交接處,黃土高原與黃淮平原的過渡地帶。西起滎陽市牛口峪,東至鄭州黃河二橋,規劃面積200餘平方公里,核心區域位於鄭州市黃河風景名勝區內的五龍峰景區。由河南省地質調查院規劃設計的整個園區突出了黃土、黃河、黃淮平原、黃河文化四大主題[1]。
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是一座集科普教育、科學研究、標本收藏、觀賞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博物館。以現代建築與黃土窯洞相結合,充分運用了圖片、文字、模型、實物、標本、影視等形式,利用高科技的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資源豐富的科學內涵。遊客在博物館內不僅可以觀賞到大河風光、馬蘭黃土、黃河、黃淮平原與黃土高原交界處等地質奇觀,也可以領略黃河民俗風情和黃河文化。通過電子沙盤可看黃河全景,還可模擬體驗沙塵暴,穿越「時光隧道」了解第四紀動物化石等。
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周圍,有古人類文化遺址大河村遺址,有反映漢代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冶鐵技術的古滎漢代冶鐵遺址,有反映仰韶文化時期我國早期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北郊田村西山遺址,有古代水路交通樞紐鴻溝遺址,有清朝雍正皇帝為祭河神而修建的淮、黃諸河龍王廟嘉應觀,有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黃河風景名勝區,文化景觀燦若群星,自然風貌中原獨秀。位於現黃河風景名勝上游的趙下峪、桃花峪、古柏嘴等三條代表性的第四季黃土地層剖面,具有國際、國內的對比意義,尤其是晚更新世馬蘭黃土的厚度堪稱世界之最,有其特殊的科學意義,更具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優美性、系統性和完整性,是研究東亞變遷,青藏高原形成、華夏文明歷史與黃河形成演變的重要結節點,地學價值備受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黃土是世界上研究地球環境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河的演變歷史與人類尤其是中華民族起源的關係等研究成果在博物館中充分展示,充分體現了黃河地質博物館的特色。
在北京召開的第二批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專家諮詢評議會上,該景區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從來自全國的54家申報單位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全國「國土資源科普基地」[2]。
視頻
黃河國家地質公園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在平凡崗位上續寫不平凡故事!習總書記回信精神在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引發強烈反響 ,搜狐,2020-05-01
- ↑ 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入選「國土資源科普基地」,搜狐,201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