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Germany)
前往: 導覽搜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國旗


國徽
首都    柏林
最大城市  柏林
官方語言  德語
兩德統一  1990年10月3日
總統    弗蘭克-瓦爾特·施泰恩邁爾 
面積

總計    357,168 km2(第63名)
水域率   2.416 %

人口    82,521,653[1](第16名)
GDP    2016年估計

總計    3.494萬億美元(第4名)
人均    42,326美元(第18名) 

貨幣    歐元(EUR)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關於這個音頻文件 發音 說明·資訊),通稱德國(德語:Deutschland),是位於西歐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由16個組成,首都最大城市柏林。其國土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南北距離為876公里,東西相距640公里,從北部的北海波羅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爾卑斯山氣候溫和,季節分明。德國人口約8,180萬,為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僅次於美國[1]

歷史沿革

下頜骨化石的發掘表明至少600,000年前在德國即有古人類活動。自舍寧根的煤礦中亦出土三支380,000年前的標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狩獵武器。在尼安德河谷發現史上第一枚非現代人類化石,這一物種被稱為尼安德塔人。尼安德塔-1化石具有近40,000年的歷史。烏爾姆附近施瓦本汝拉山洞穴中亦有同一時期的現代人類生存跡象,包括42,000年前的鳥骨和猛獁象牙笛,為至今出土的最早樂器;40,000年前大冰期的獅子人為世界已知無爭議的最古老雕塑品;距今35,000年前的霍勒費爾斯維納斯則為無爭議的最古老人類雕塑。內布拉星象盤於薩克森-安哈特的內布拉附近出土,為一歐洲青銅時代銅製文物,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名錄。[2]

在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3]

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國家元首為聯邦總統,政府首腦則為聯邦總理[2]

經濟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內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4]

政治

德國為1993年歐洲聯盟的創始成員國之一,為申根區一部分,並於1999年推動歐元區的建立。德國亦為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八國集團20國集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其軍事開支總額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內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2][5]

國名

中文德意志一詞是德語Deutsch的音譯,而日耳曼是英語German的音譯,來自拉丁文日耳曼尼亞,尤利烏斯·凱撒日耳曼尼亞稱呼萊茵河東岸的各個部落,日耳曼尼亞紀載於西元100年的《日耳曼尼亞志》,後來英語單詞的德國(Germany)由此演變而來。而德文中的德國(Deutschland,德意志人的土地,起初為diutisciu land)來自deutsch,由古高地德語的diutisc(大眾的,指屬於diot或diota"人"的])一詞而來,該詞最初用以區別源自拉丁文及羅曼語族的地方話。diutisc一詞依序來自原始日耳曼語的þiudiskaz(大眾的),þiudiskaz又來自於þeudō,þeudō又承繼自原始印歐語的tewtéh(人)。] 日本與韓國對德國的國名漢字寫法,都是「獨逸」,日文寫作「ドイツ(獨逸,Doitsu)」,韓國字寫作「독일(獨逸,Dokil)」。在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中分別稱德國為阿利曼(Allemagne)、阿拉曼尼亞(Alemania、Alemanha),是承襲過去稱呼由日耳曼人一支的阿勒曼尼人創建的獨立國家的舊稱。[6]


參考資料

  1. 德國 國家簡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2019-10-12] (中文). 
  2. 2.0 2.1 2.2 歐洲國家介紹(四)德國.  ESRI.   [2019-10-12] (中文). 
  3. 拉丁文名稱Sacrum Imperium(仁聲帝國)見於1157年的文獻,而Sacrum Romanum Imperium(神聖羅馬帝國)最初記載於1254年,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可追溯到15世紀。
  4. 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每日頭條. 2019-05-02 [2019-10-12] (中文). 
  5. 德國概況. 德林格曼德語中心. 2019-10-12   [2019-10-12] (中文). 
  6. 德國. smart travel.   [2019-10-1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