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M1911手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M1911手槍(45手槍)是一種在1911年起生產的.45 ACP口徑半自動手槍,由約翰·勃朗寧設計,推出後立即成為美軍的制式手槍並一直維持達74年(1911年至1985年)。M1911曾經是美軍在戰場上常見的武器,經歷了一戰、二戰、朝鮮戰爭、越戰以及海灣戰爭

1940年美國軍方對M1911正式命名為「Automatic Pistol, Caliber .45, M1911」,而對1924年推出的改進型M1911A1則命名為「Automatic Pistol, Caliber .45, M1911A1」,越戰時期的M1911A1又更名為「Pistol, Caliber .45, Automatic, M1911A1」,在整個服役時期美國共生產了約270萬把M1911及M1911A1(不包括盟國授權生產)[1],很可能是歷來累積產量最多的手槍。M1911系列亦是約翰·勃朗寧以槍管短行程后座作用原理來設計的著名產品,其各種特點也影響着其他在20世紀推出的手槍

歷史

M1911於1890年未期起開發,當時的美軍在裝備了M1892/96/98 Krag及M1895李氏海軍步槍後,希望以自動裝填手槍(半自動手槍)來取代多種仍然服役且種類繁多的轉輪手槍。在1899年尾至1900年初,美軍舉行了自動裝填手槍評選,參加的廠商有毛瑟(毛瑟C96 Broomhandle)、曼利夏(施泰爾-曼利夏M1894)及柯爾特(柯爾特M1900)。

德意志帝國的德意志武器彈藥製造公司(DWM)購買了1,000把發射7.65×21毫米魯格彈瓶頸式子彈的魯格P08半自動手槍作實戰測試以研究其停止作用,其他國家的政府亦有作相關測試,結果DWM把7.65毫米帕拉貝魯姆彈改進成直壁式無邊緣彈殼的9毫米帕拉貝魯姆彈(即現在的9 x 19毫米北約手槍子彈),其中50把在1903年被美國陸軍測試[2]

美菲戰爭中美軍制式的.38 Long Colt口徑轉輪手槍在叢林戰場中表現不可靠、停止作用低,無法有效對抗服用麻醉用途毒品的摩洛游擊隊。美國陸軍短暫地重新採用19世紀發射.45柯爾特槍彈的M1873單動式轉輪手槍作戰並發現較低速、較重的彈藥對健壯的摩洛族人更為有效,而陸軍在1902年把更多的M1873運至菲律賓戰場,當時的美國陸軍軍械兵團主管威廉·歇爾將軍亦決定測試新的半自動手槍以取代轉輪手槍作為制式輔助武器。

在1904年的湯普森-拉格特手槍子彈威力測試(Thompson-LaGarde Tests)後,約翰·湯普森上校認為新的制式手槍口徑「不可小於.45英寸」及最好採用半自動運作。在1906年共有六間生產商參與了制式手槍評選,包括柯爾特、伯格曼(Bergmann)、DWM、薩維奇輕武器(Savage Arms)、克魯比(Knoble)、Webley & Scott及懷特-美林(White-Merril)。在他們各自提交六個手槍設計後,只有薩維奇輕武器、DWM及柯爾特所發射.45 ACP(Automatic Colt Pistol,柯爾特自動手槍子彈)的樣槍能繼續參與評選,但仍然被認為需要進行改進設計,同時DWM亦退出了評選,理由可能是DWM認為評選不公平,他們的手槍只是其餘兩家公司手槍代罪羔羊。薩維奇輕武器及柯爾特的樣槍在1907年至1911年間進行多次測試,每次測試後兩者亦不斷進行改進,至1910年尾,柯爾特的樣槍在6,000發射擊試驗後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而薩維奇輕武器的樣槍就出現了37次故障。

視頻

M1911手槍 相關視頻

絕地求生中M1911手槍現實中真的很雞肋嗎?測試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實測美軍引以為傲的M1911手槍,服役74年曆經大小戰爭無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