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義大利麵

增加 20 位元組, 3 年前
增加內部連結
|}
'''意大利麵粉'''稱'''意大利麵''''<ref>[https://www.wikiwand.com/zh-tw/%E6%84%8F%E5%A4%A7%E5%88%A9%E7%B2%89 意大利麵],wikiwand</ref> ,是[[意式麵食]]的一種,由[[小麥]]品種中最硬質的[[硬粒小麦|杜蘭]]磨粉於 [[ 意大利 ]] 中南部製成的长、细、固体、圆柱形麵條。
是[[義大利飲食]]的[[主食]]。
意大利面的世界就像是千變萬化的萬花筒,數量種類之多據說至少有500種,再配上醬汁的組合變化,可做出上千種,是意大利的特色主食。
[[ 羅馬帝國 ]] 為了解決 [[ 人口 ]] 多、糧食不易保存的難題,想出了把麵粉揉成團、擀成薄餅再切條曬乾的妙計,從而發明了名垂千古的著名美食——'''PASTA(意大利面)'''。
最早的成型於公元13至14世紀,與21世紀我們所吃的'''意大利面'''最像。
[[ 文藝復興 ]] 時期後,種類和醬汁也隨著藝術逐漸豐富起來。
最初的'''意大利面'''都是這樣揉了切、切了曬,吃的時候和肉類、蔬菜一起放在焗爐裡做,因此當年意大利半島上許多城市的街道、廣場,隨處可見抻麵條、晾麵條的人。
吃起來連汁帶水,頗不方便,早期的人們都是用手指去抓,吃完後還意猶未盡地把蘸著汁水的十指舔淨。
[[ 中世紀 ]] 時,一些上層人士覺得這樣吃相不雅,絞盡腦汁發明了餐叉,可以把[[麵條]]卷在四個叉齒上送進嘴裡。
餐叉的發明被認為是[[西方飲食]]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從這個意義上講''' 意大利面'''功不可沒。
新大陸的發現開拓了人們的想像力,也給帶來更多變化:兩種從[[美洲]]舶來的植物—[[辣椒]]和[[西紅]]柿被引入醬料。
13,3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