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434
次編輯
變更
沪剧
,無編輯摘要
[[File:沪剧《家.瑞珏》.jpg|370px|缩略图|右|沪剧《家.瑞珏》[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255079369&di=30b0ce159688e54277500bba71c1907c&imgtype=0&src=http%3A%2F%2Fsh.people.com.cn%2FNMediaFile%2F2018%2F0213%2FLOCAL201802131627000245589175263.jpg 原图链接][http://sh.people.com.cn/n2/2018/0213/c350122-31257377.html 来自人民网-上海频道 的图片]]]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沪剧《家.瑞珏》</big> '''
|-
| [[File:沪剧《家.瑞珏》.jpg|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255079369&di=30b0ce159688e54277500bba71c1907c&imgtype=0&src=http%3A%2F%2Fsh.people.com.cn%2FNMediaFile%2F2018%2F0213%2FLOCAL201802131627000245589175263.jpg 原图链接][http://sh.people.com.cn/n2/2018/0213/c350122-31257377.html 来自人民网-上海频道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沪剧
'''批准时间''' 2006年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 上海市 遗产编号Ⅳ-54
|}
'''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属吴语地区滩簧系统主要流布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为与同在上海演唱的苏滩、甬滩等其他滩簧相区别,故称本地滩簧、申滩时调,简称“本滩”。沪剧源出太湖流域的吴淞江及黄浦江一带农村中的“小山歌”,沪剧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清代[[道光]]年间,浦江一带的滩簧发展为二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和三人以上演员装扮人物、另设专人伴奏的“同场戏”。1898年,已有艺人流入上海,并固定在茶楼坐唱,称作本滩。1914年,本滩易名为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沪剧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其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易于塑造现代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艺术]]美。从最早的花鼓戏到当代沪剧,大致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1914年,邵文滨、施兰亭、丁少兰等发起组织“振新集”,从事本滩改良, 并改名为“申曲”。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开始把申曲改称为“沪剧”。 1953年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沪剧演出团体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前身)。2006年5月20日,沪剧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f>[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3269 沪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ref>。
沪剧的曲调优美,富有[[江南]]水乡的气息,音乐唱腔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
==沪剧历史==
===沪剧时期===
[[File:1952-11 沪剧 罗汉钱.png|thumb|1952年沪剧《罗汉钱》]]
民国三十四年(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演出了根据美国电影《[[魂断蓝桥]]》改编的剧目,并将申曲改名为“沪剧”。此次演出摒弃了幕表制,采用固定剧本,舞台软景也改为立体布景,化妆改水粉为油彩,并运用了灯光、效果。此后各个剧团相继效仿,使整个剧种舞台面貌为之一新。新剧目有取材于小说的《[[秋海棠]]》、《[[啼笑因缘]]》、《[[骆驼祥子]]》、《[[家]]》等;由话剧改编的《[[雷雨]]》、《上海屋檐下》及根据外国影片或世界名著改编的《[[乱世佳人]]》、《[[铁汉娇娃]]》、《[[王子复仇记]]》及新编的《女单帮》、《碧落黄泉》等。随着剧种影响的扩大,40年代初,《贤慧媳妇》、《阎瑞生》等相继拍摄成沪剧电影。
“文革” 期间,沪剧受到严重摧残,剧团被迫解散,演员遭受迫害。粉碎“[[四人帮]]”及[[改革开放]]以来,沪剧编创演出现代戏更多, 可占上演剧日百分之七十以上,由于现代戏贴近生活真实,程式化东西较少,易于表现都市风情风貌,如《一个明星的遭遇》、《明月照母心》等受到观众热烈赞扬和好评。《罗汉钱》、《星星之火》等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罗汉钱》还被拍摄成电影在全国上映。80年代后,沪剧舞台运用激光灯光,乐队使用电声乐器,如电吉他、电贝司、电子琴,乐师增加为十二至十六人,沪剧改革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
=== 现状 ===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沪剧艺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由于以上海为代表的吴语地区本土文化的缺失,以及民众不重视母语([[吴语]])的心态,沪剧的社会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观众减少,沪剧从业人员收入偏低,出现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著名沪剧演员[[马莉莉]]发现已经很难招聘到发音合格的年轻沪剧演员,对此她曾提出建议,要求对[[上海话]]进行保护。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对此做了肯定的批示。[[江南]]地区原有的数十个沪剧演出团体现在仅剩3个,以有力措施抢救和保护沪剧艺术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 艺术特色 ==
沪剧唱腔音乐来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广采博取,逐渐形成了其丰富多彩的曲调以及独特的风格。它既擅于叙事,也长于抒情。为了适应剧情和人物感情的需要,在演唱时巧妙地运用速度的放慢或加快,变化其节奏、节拍、调式与伴奏过门等,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板式,曲调主要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类:
沪剧的伴奏乐器,从对子戏时的一把[[胡琴]]、一副板和一面小锣,到40年代时较大的沪剧团已使用五至七、八件乐器伴奏。以竹筒[[二胡]]为主(俗称“申胡”),辅以[[琵琶]]、[[扬琴]]、[[三弦]]、[[笛]]、[[箫]]等,属于[[江南丝竹]]类型配备,也采用支声复调手法演奏。后吸收了少数[[广东]]乐器,使一些江南丝竹乐及广东乐曲的音调融入唱腔过门中。
沪剧的表演艺术,没有那种配合虚拟夸张的程式动作及伴奏念白的各种锣鼓点子的运用,打击乐很简单,并有在静场及某些情节中奏一段民间乐曲作为气氛音乐的做法。建国后,有的剧团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的弦乐、木管乐(有时还有铜管),组成中西混合乐队;有的还设置电声乐器,应用[[复调]]、[[和声]]以管弦乐技法配器,向新歌剧及电影音乐借鉴,戏剧配乐和剧情紧密配合。与此同时,发展了前奏曲、幕间曲及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的运用<ref>[http://www.xi-qu.com/huj/zs/6067.html 沪剧唱腔艺术特色],中国戏曲网</ref> 。
== 角色行当 ==
同场戏时期,原先上手(男角)在不同剧目中演唱各种角色,后来有了生行、丑行的分别。生行包括小生、老生,小生又分正场小生、风流小生;丑又称撮角、触角。表演上生行举止稳重,谈吐文雅;丑角则动作夸张、油腔滑调。旦角总称头笄,又名包头,分正场包头、娘娘包头、花包头、老包头、邋遢包头等。虽然分工有所细致,但由于本滩班社演员较少,所演角色大多串扮,演小生的艺人戴上胡子,就成为老生,旦角换个包头,小姐就变成了娘娘。表演上,动作极为简单,跑圆场及穿插行走,称为“串链条”、“如意头”,手面有“掠发势”、“拔鞋势”,此外有绣花、摇船、推磨、挑担等虚拟动作。
沪剧早期由男角扮演“女口”(下手)时,作女性头饰,称“扎头髻”(一作“扎头肩”),模仿女性举止体态,在发声上也模拟女声,由此有旦行的称谓。原先,上手(男口)在不同剧目中演唱各种角色。后来有了“先阳”(生行)、“触角”(丑行)的分野。生行举止稳重,谈吐斯文;触角则举动夸张,腔调油滑。这种具有生、旦、丑行当雏形的不同性格色彩的表演,未发展为成熟的角色行当,后向文明戏、话剧的表演方法发展,而唱、做、念均未形成行当,演唱都用[[真声]]<ref>[http://www.xi-qu.com/huj/zs/8550.html 沪剧不同时期角色行当],中国戏曲网</ref> 。
== 沪剧与越剧对比 ==
* 语言
| 越剧流派纷呈,每个流派的发声方法都不一样,有的很甜美比如[[付派]]和[[吕派]],有的比较清新象[[王派]],还有暗哑的[[戚派]],同为花旦但唱腔和发声方法都相去甚远;而沪剧流派划分不明显。
|}
== 著名艺人 ==
=== 老一辈著名演员 ===
[[丁是娥]]、[[解洪元]]、[[邵滨孙]]、[[石筱英]]、[[王盘声]]、[[杨飞飞]]、[[汪秀英]]、[[王雅琴]]等。
=== 当代著名演员 ===
[[马莉莉]]<ref>[http://www.xi-qu.com/huj/ds/4260.html 沪剧名家马莉莉],中国戏曲网</ref> 、[[茅善玉]]、[[孙徐春]]、[[陈瑜]]、[[吕贤丽]]、[[钱思剑]]等。
==社会影响==
2018年11月15日至21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指导,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上海大世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资源联盟主办,上海市宝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江苏]]省南通市非遗保护中心、[[浙江省]][[宁波市]]非遗保护中心、安徽省宣城市非遗保护中心协办的“2018大世界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大世界城市舞台中国魅力榜(长三角非遗展演项目榜)发布活动”在沪举办,期间沪剧在上海专场演出。
==视频==
<center>{{#iDisplay:v0535dy7d5h|650|480|qq}}</center>
<center>经典回眸:沪剧袁派钱思剑</center>
<center>{{#iDisplay:u3026jjg7su|650|480|qq}}</center>
<center>{{#iDisplay:l0842fp83ul|650|48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80 戲劇總論]]